APP下载

新课堂,要善于运用讨论

2017-06-18吴勇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课堂讨论时机教学效果

吴勇

摘 要:新课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课堂小讨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调动学生动脑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时,应舍得时间组织学生做专题讨论,促进素质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课堂讨论;时机;教学效果

新课标课本内容并非与旧课本一样,文字说理非常详细,在新课标里出现最多的往往是问号,至于答案,就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才能得到。这样的课文特点,就决定在新课标课堂里,必须以学生为主,而学生又必须以讨论和实践活动为主。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组织好课堂氛围,通过实践积累,我总结出几点:

一、善于利用课堂小讨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调动学生动脑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1.当学生对于知识的正确性提出质疑的时候,老师首先要鼓励这种行为,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的行为,然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对其进行侧面的引导,指引其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近似数的学习中,学生很快就理解中国目前人口约为12亿人中的12亿为近似数,但他们理解不了一袋苹果重3千克中的3千克是个近似数,他们认为3是个整数,就跟小明有3个苹果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3千克是个精确的数。我不动声色,又给出一题:小明买了2斤瓜子,并模仿卖东西的人说:“哎,平了一点再抓一把就差不多了,哎,都多了,看你那么可爱就给你吧。”听了我的提示,哄笑中有的同学马上理解了,并把自己的理解和同学交流了起来。三分钟后,我佯装不懂地问:2千克、3千克到底应该是什么数呀?答案和理由马上就有学生说出来了,轻松解决“测量出来的数字都是近似数”这个知识点。

2.當学生意见分成几组时,老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同时也要借鉴其他学生不同的想法,例如,我曾出过一题:

已知:如图AB//CD,且AB=CD。

求证:△ABO≌△DCO。

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练习新学知识点ASA的,但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有几个学生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做的才是对的。我略看了他们的说理过程,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我叫了三名学生把他们的“道理”写到黑板上,并让全班同学做小老师,看看谁的对,错又错在哪里。黑板上出现三种答案:

A同学:因为AB//CD,所以∠A=∠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AB=CD,所以△ABO≌△DCO(ASA)。

B同学:因为AB//CD,所以∠A=∠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AB=CD,∠AOB=∠DOC(对顶角相等),所以△ABO≌△DCO(AAS)。

C同学:因为AB//CD,所以∠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AB=CD,∠AOB=∠DOC(对顶角相等),所以△ABO≌△DCO(AAS)。

在答案慢慢出现在黑板上时,下面的学生就自由讨论起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脸上出现了惊喜的表情,甚至有学生忍不住大叫起来:都可以都可以。三个小老师再点评讲解一翻,最后几个不太明白的学生都哦声连连。稍微点评一下,让学生了解,其实有时候一道题并不是只有一种答案。

二、舍得时间进行专题讨论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学不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对问题提出质疑。这才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正确过程,以往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知识讲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不同,也都有自己对问题独特的思考,传统的课堂教学完全以教师为主体,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进行教学,而新的课堂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将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兴趣和思路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总之,课堂讨论是新课程标准中重点实行的教学方案,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教学,不再是以往单一的教师讲解,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这样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动脑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课堂讨论时机教学效果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师生互动4时机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