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体 聚焦语用
2017-06-17吴怀美
吴怀美
【摘要】语文教什么,怎么教?首先要取决于文体本身。什么样的文体就决定了文本的教学价值。要从朗读训练、学生理解文本难易度以及表达形式上发现语言训练点出发,才能真正做到聚焦“语用”,而“语用”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文体 语用 文本价值
近日,听一位骨干老师执教《蒲公英》,她激情满怀,“太阳公公说了什么”,“你们听懂了吗?除了黑黝黝的泥土,其他地方能去吗?”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兜圈子,课堂热热闹闹,读书声此起彼伏。
又一日,听研究课《天安门》,教者带着学生们徜徉在天安门的热闹之中,在情感体会上做文章,一遍一遍朗读,“看谁能把天安门的美感读出来。”课后与之交流,她说:“课文文字写得比较美,就把朗读作为重点。”
掩卷沉思,这就是文本的教学价值吗?这就是现在的“语用”课堂吗?
“语用”,即“语言文字运用”。语文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能力建构,强调学生的言语实践,让学生在听说中学会听说,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读写中学会读写。不管什么样的课文都能用一样的方式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要由文体本身来决定。于是,我想起特级教师刘荃在本校执教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画面,他紧紧抓住文体,利用文本的语言文字,聚焦“语用”,呈现了一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
片段一:抓显著特点学写人物外貌
师:你们见过爱因斯坦吗?
生:没有。
师:(出示图片)请你捕捉他的特点。(别说话)
(出示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生:胡子、眼睛写得好。
师:怎么好?
生:抓住特点。(师板书 抓特点)
师:有没有写耳朵?写鼻子?
生:没有。
师:是呀,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爱因斯坦的显著特征来写的。
这篇课文是写人的文章,最大的文本价值就是教学生学写人物,要紧紧把握文体,从观察入手,引导孩子体会作者抓住显著特点写人物,并且当堂训练抓特点写人物。这样就把理解内容和表达理解结合起来,言意兼得,这样才是真正的言语实践,即“语用”。
片段二:抓用词精当学写人物外貌
师:第二个高明之处呢?仔细想。
生:用了一些词。
师:哪些词?作者是怎么去写爱因斯坦的胡子的?眼睛呢?头发呢?
生:作者写“一撮短而硬”的胡子。
师:用了“一撮”,能不能用“一把”?
生:不能。“一把”给人感觉胡子比较多,比较长。
师:所以只能是“一撮”,数量不多不少。“短而硬”呢?
生:说明爱因斯坦的胡子很短,而且硬硬的,不像有的人是软的、长的。
师:这“短而硬”写出了爱因斯坦的胡子长度和质感。用5个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写,用词非常精准。(板书 用词准)
这“一撮”“短而硬”“深陷”“蓬乱”看似平常,却用得非常准确。刘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这才是叙事类写人的文章该关注的地方。而这些,往往是老师们容易忽视的地方,或者简单理解为一般性的数量词和形容词。
片段三:抓描写有序学写人物外貌
师:最后一个法宝,看谁能发现?
生:作者写得有顺序。
师:写作顺序是什么?
生:从下往上写的。
师:原来作者写作是讲究顺序的。(板书 按顺序)
师:同学们破译了这段文字的语言密码。按照一定顺序,用精准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显著特征而不是面面俱到,这就是作者高明的地方。好,同学们,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到我脸上,看看我有什么特点?
生:戴眼镜、头发短……
师:头发短,其实是卷,天生卷;戴眼镜……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也像作者一样,也用一些词,抓三处最突出的特征,写写刘老师的长相。
(生练写。写完之后,刘老师带着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今天课堂上学到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师:作者不仅写了爱因斯坦的长相,还写了穿戴。(出示写穿戴的句子)
师:思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或者明显的写法,重点写了什么?又用了什么描写?
生:比喻,所见。
师:还有?(师把“整个人就像……”那句变红字)
生:这是小女孩的所感。
……
(刘老师带着学生发现作者写爱因斯坦的穿戴的特点之后,也让学生模仿写刘老师的穿戴)
刘老师带着学生一步一步走进语言文字,先发现作者写外貌的秘密,后自己来练写,把自己當成“模特”,引导学生去观察,去临摹,“在文中走一个来回”,把刚学到的本领——学写人物外貌运用于实践,不仅写外貌,还写衣着,这是充分关注了文体,聚焦了语言文字,让学生由“认识”到“运用”,这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即“语用”的最主要的形式。这样的实践,对学生而言才是有用的,才是有效的。
片段四:抓言行感受人物特点
师:如果我们单单看爱因斯坦的穿着、长相,他会给你留下邋遢的印象。但如果再看看他的神态、语言,你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爱因斯坦。
(出示写爱因斯坦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读)
生:爱因斯坦是个谦虚的人。
师:小姑娘撞到他了,他对小姑娘说:“对不起,是我不小心。”这能说明谦虚吗?说明什么?
生:很宽容。
师:你看,我们结合人物语言去读,对这个人的认识就更加全面了。
……
师:如果要了解一个人,不单单去看外表,还要听其言,就是听听他说了什么;还要观其行,就是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做了什么;还要察其神,看看他流露了哪些神态和表情。(板书 听其言 观其行 察其神)
就这样,刘老师带着学生们阅读,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语言资源,聚焦“语用”,让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和内容分析式的教学再见”,让学生们在含英咀华的过程中培养语文素养。
现在再看前文提到的《蒲公英》《天安门》两课,如何确定文本“语用”价值呢?笔者以为,不妨思考“四问”:
1.这是什么样的文体?
这是首先要做判断,然后才可以进一步做思考。这两篇课文,前者是说明一个道理,不过是用故事的形式;后者直接是建筑物的说明,都应归入说明性文体。
2.朗读训练是重点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说明性文章来说,文体的特点就决定了语言特点——简明、平实。这样的语言风格也就注定不是有感情朗读,所以,文后的习题中一般也没有设置“有感情朗读”之类的要求。细读文本,也不难发现。《蒲公英》应该重在讲述这个故事,可以朗读,但明白其中道理显然不是主要目标,课后习题中更是明确提出“复述故事”的要求。
3.学生理解文本有难度吗?
接下来教者就要思考,学生理解文本有难度吗?如果有,哪儿有难度?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引领点拨?如果学生可以读得懂,那又何必多花精力?《蒲公英》一课虽然是说明性文章,但文本就是通过故事来实现的。而故事对学生来说,不是很难懂,对于故事里蕴含的道理,学生们一下就能读懂。因此,课堂中不必在读懂道理上下功夫。《天安门》一课,对于天安门的方位,学生们能读懂,但是没有方位感,很难辨别清楚;其次,《天安门》赋予的意义,学生们认知上恐怕不够到位,这需要老师的点拨。
4.表达形式上有语言训练点吗?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和规范的书面表达技巧。《天安门》一课,作者在开头第一节提出“天安门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下文紧紧围绕“最宽广、最壮观”展开叙述,处处显示出“最宽广、最壮观”。课文的核心价值应该在学习方位介绍建筑,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
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运用是最好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这就是价值所在。”作为语文老师,对文本应当有特殊的感情,關注文体,聚焦语用,从字词的精准选用、标点的特殊含义、句子和语段的独特表达,篇章结构的精妙等角度去揣摩作者的表现手法,为学生真正学习语言,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智仁勇.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3]夏家发,刘云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