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17-06-17张东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契机目标作业

张东萍

“我们班的孩子都是捣蛋大王,好差劲!” “×××的作业总是做的一塌糊涂!”闲暇时间坐在办公室,总能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话、作业马虎、上课没人举手等等,真有点“恨铁不成钢”,不管怎么批评教育都收效甚微。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批评总多于鼓励,可孩子们对于批评根本不放心上,批评后可能会有所改正,但是没多久,又会重蹈覆辙。若是给予他们一个表扬,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他们可能一整天都会表现得很好。这就是赏识的魅力,赏识对教育的成功起着推动作用。

一、挖掘学生潜能,发挥赏识教育最大优势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赞赏,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赞赏属于精神食粮,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惊人的优势:

(一)赏识教育,维护学生自尊心,让校园充满和谐的声音

我班里有一位女同学,是从外校转来的学习困难生。她性格内向,在学校里从不多言,各科成绩都不理想,自信心明显不足。通过观察,我发现她的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她做事认真,乐意做我的小助手。因此我时常表扬她、鼓励她。渐渐的,她开始找到了一点儿自信心。作业没按时完成,我没有责备她、批评她,而是私底下找她谈心,找出她为什么不会做的原因,及时帮助她。当她有一次能按时完成时,我就立刻表扬她,并奖给了她一颗五角星,她高兴得不知所措。后来她不做作业的次数逐渐减少,这对她来说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她得到一次又一次地鼓励、肯定、认可后,自信心逐步增强。尤其可贵的是,她不再那么内向,开始爱与人交流、爱表现,乐意展示自己。

(二)赏识教育,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充满自信的力量

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在人生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却各具千秋,大相径庭。因此我们要会教育、会欣赏,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进步、长处,并正确引导,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和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给与赏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

赏识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豪感,它的目的是使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但赏识不可随意乱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赏识要确立目标

赏识不能盲目。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赏识的教育功能,教师实施各种赏识方法时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有短期、长期之分,有个别、集体的区别。例如,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帮助的学生,要针对性地实施赏识教育,持之以恒地创新性运用赏识方法,必须制定阶段性的目标,采用恰当的方法,及时反思总结目标的达成。又如,有时的赏识活动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为了活动的实效性,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实施赏识才能不流于形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赏识要把握好度

对学生的赏识不能一味滥用,免得失去赏识的功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赏识方法。有的学生各方面表现较好,平时受到的赏识很多,难免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的赏识就需要吝啬一点,在他取得较大进步的时候才热情赏识;有的学生各方面比较落后,自信心不足,教师就要寻找和挖掘他的闪光点,发现他点滴的进步就及时肯定,激发他的进取心。赏识就像阳光和雨露,哪种植物都不能缺少,但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和雨量却是不同的。施与太多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教育学生也是相同的道理。同时,赏识教育也要和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

(三)赏识要抓住契机

首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赏识资源常常是不可预知的。教师要有一颗敏感智慧的心,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契机,实施赏识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在学生心理需要时把賞识及时送给他。比如,在学生脆弱的时候,在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在感到委屈的时候……这些都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最好的契机。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功效,掌握好赏识的艺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和赞美我们的学生,把信任和赏识给予他们,让心与心交融碰撞,用赏识给予学生一碗心灵的鸡汤!

猜你喜欢

契机目标作业
快来写作业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尝试
作业
盘面拉升暴发点与契机
失恋的好处
春天的回望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