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小组方法介入城市空巢老人孤独心理的实践

2017-06-16陈聪

现代交际 2017年9期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工作

陈聪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空巢老人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空巢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不仅存在生理机能的降低,而且在心理方面的问题更是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大多数的老人在退休之后,空闲时间明显增多,他们多数选择待在家里,这样长此以往,人际交往发生了障碍。本文就以笔者实习的项目为例,通过社会工作小组方法干预老人的孤独心理,使老人走出孤独的阴影,重建健康的人际关系,提升晚年生活的質量,收获幸福人生。

关键词:社会工作 小组方法 空巢老人 孤独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57-02

一、小组工作及相关概念概述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

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1]

(二)空巢老人基本概述

所谓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单独居住或者夫妻双方共同居住的老人。[2]按照它的定义分类,社区空巢老人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膝下无子女的真正的空巢老人,这种老人的子女大多数是因为意外而死亡;第二种是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地工作、上学,导致家中只有老人;第三种是精神上的空巢老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因工作而忽视了与老人的沟通,导致老人内心十分寂寞。

(三)时尚银发项目介绍

时尚银发项目是由乐和社会工作中心创办,旨在让老人通过学习当下社会的新潮事物,充实他们的闲暇时间,丰富其精神生活,不至于被社会所“抛弃”。其内容主要是每周一次在社区举行主题活动。“传声歌唱”通过教授老人流行歌曲,让他们了解线下年轻人的爱好;“舞动夕阳”让热爱广场舞的叔叔阿姨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带动其他的老人加入其中;“手工艺制作”通过教授老人制作手工艺,既锻炼了他们的脑力也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参加时尚银发项目的一系列活动,老人纷纷走出家门,从自己孤独的世界中走出来。

二、社区空巢老人孤独心理概述

Andersson[3]将孤独感定义为缺乏满意的人类关系时的主观体验。Peplau[4]等认为孤独感是一种负性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又无法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感受。Young[5]认为孤独感是对社会关系不满意伴随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这些概念的相同部分是: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社会关系不足的感受。

空巢老人体验到两种类型的孤独感:社会孤独感和情感孤独感,其中情感孤独感更多。我们通过对第一城社区的调查发现,社区的老人大部分都是空巢老人,子女长期不在家,老人因缺乏子女的关爱而产生失落、孤独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会对老人的心理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长期的孤独、寂寞、焦虑不安等情绪会使老人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对生理方面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社区空巢老人的孤独心理分析

通过对第一城社区的空巢老人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第一城社区主要是以回迁户和精品商品房为主,而我们服务的受益对象主要居住在回迁户一带,他们大多数在退休之前是工薪阶层,每日除了基本的休息时间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生理机能的下降,老年人由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低下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而面临退休。同时,子女由于工作原因长年在外,出现老人独自在家的局面,长时间不与外界交流,最终造成了老人的孤独心理问题。通过对第一城社区老人的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老人有以下几方面需求:

(1)缺少子女的关爱。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因为自身的追求,多数选择在大城市甚至国外工作,因此造成了家里只剩下父母二人。繁忙的工作使得年轻人无法随时照顾父母,可能唯一的方式就是电话问候,老人缺乏真正的照顾,内心充满孤独压抑的情绪无法排解。而现代高楼的住宅方式减少了邻里之间的联系,老人不愿意走出家门去和他人交流,独来独往,长此以往老人心理会出现许多问题。

(2)缺乏社会支持。[6]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机能的下降,社会竞争能力低下,逐渐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虽然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公共设施中也有许多专门为老人提供方便的措施,但就第一城老人的反映,他们觉得社区内部缺少老人休息娱乐的场所,而其他的场地又距离自己太远,不方便经常去。同时,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在我们实习之前,社区内部几乎很少有针对老年人的活动项目,大部分老人选择待在家里。

(3)老人自我认同感降低。老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辉煌阶段之后,下岗在家的他们空闲时间增加,整日无所事事,这让已经习惯工作忙碌的他们一下闲了下来,每天多数待在家里,逐渐与社会相脱节。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运用改变了之前的生活方式,年轻人纷纷选择上网购物、工作和学习等。但是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慢,在智能化的今天老年人显得手足无措,他们觉得是自己年老的原因而被社会所排斥,开始出现否定自己的想法,导致认同感降低。

通过对社区空巢老人的分析,我们了解老人在家庭保障、子女关爱、社会支持以及自我认同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需求。为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在解决空巢老人孤独心理问题方面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必要的。

四、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

针对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我们前期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有针对性地了解了老人的需求,为此我们每次活动都安排了一个主题,使老人能够通过此项活动学会一些技能,更希望他们能从孤独的内心中走出来。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开展了四期的大合唱活动,通过大合唱不仅能让老人们再次唱起熟悉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老人之间相互教授《鸿雁》《打靶归来》《女儿情》等歌曲,在音乐的世界中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不快。同时,鉴于第一城社区的阿姨居多,我们还开展了几期插花课活动。教授用彩纸、剪刀、胶布剪出一朵朵漂亮的花,例如向日葵、牡丹、康乃馨、红掌等。最后四期活动下来,阿姨们的花篮里都插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朵。除了日常的主题活动以外,我们还开展了一次浑河西峡谷出游活动。我们同老人一起结伴出行,不仅让老人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更加深了我们与老人之间的感情,老人更愿意敞开心扉来向我们倾诉自己内心的问题。endprint

五、社会工作介入对空巢老人孤独心理问题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强,解决社区空巢老人的孤独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政府也在出台多种措施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加大财政投入,同时联合社区和社会工作组织共同应对老人的问题。但是基于我国在养老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方面处于滞后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共同合作。政府发挥支持引导作用,社区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的方法,用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去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这里的服务不仅只是日常生活的照顾,更重要的是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社会工作相比较政府和社区,对空巢老人的帮助更具体直接。拿我们所参与的时尚银发项目来说,从上门家访、个案、小组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对空巢老人进行不同层次的帮助。而每周一次的主题活动,更是直接拉近了我们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作为专业的社工,我们不仅为老人提供关怀、家庭照顾,更是通过专业的方法技巧来帮助老年人增加自我认同感。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解决空巢老人孤独心理问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老人提供更多的关爱

社区空巢老人之所以出现孤独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缺少子女的关爱。一方面,子女在婚后照顾双方老人的经济压力使得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工作上,缺乏对老人的关心与呵护;另一方面,在重视物质生活的今天,许多子女认为对老人提供物质帮助更能真正帮助他们的生活,而缺乏对他们精神的关怀。为此我们首先要与子女联系,对其子女做深入的个案工作,让他们意识到父母当下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我们更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老人的身上,通过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等一系列的专业过程,去帮助老人走出心理困境。

2.增强对老人的社会支持[7]

空巢老人之所以出现孤独心理问题,不仅与其子女密切相关,更是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作为第三方组织的代表,社会工作的作用显而易见。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与空巢老人多交流沟通。大多数老人由于与外界交流少,缺乏交际圈,不接受周围的新鲜事物,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多与老人沟通,可以多开展像“时尚银发”这种类型的活动,老人在活动中不仅能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更是能从心理层面真正走出去,敞开心扉,快乐地生活。另外,我们也要加强与其子女的联系。在开展服务活动中,我们可以把每次活动之中老人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子女,让他们了解父母存在的问题和真正的需求,能更具针对性地帮助老人走出困境。同时,社会工作者要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老人解决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小组工作,使空巢老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分享各自的经历,增加认同感。最后,社会工作要争取多方面支持。政府的引导、社区环境的营造为我们解决老人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开展的时尚银发项目就得到了中央财政的支持以及第一城社区的帮助,才使得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

3.增强老人的自我认同[8]

面对老人自我否定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应该与其进行真诚的沟通。通过耐心倾听老人的感受,了解老人的真正需求,进而在社区服务活动中满足他们的需要,让老人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社工应该与社区工作者加强联系,通过他们了解每个老人的家庭背景,对具有相同经历的老人开展小组工作,在小组中,老人能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

综上,面对社区空巢老人的孤独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运用小组方法,从人文关怀、自我认同以及社会支持等角度来对老人进行介入,让老人在认清自我问题的同时,对自己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參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博生.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Andersson L.Loneliness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a review of the litera- ture[J].Aging Ment Health,1998;2(4):264-274.

[4]Peplau LA,Perlman D.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re- search and therapy[M].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82.

[5]Young JE.Loneliness in college students:a cognitive approach[D].U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79.

[6]侯梦龙.个案工作介入城市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

[7]侯明妍.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8]周怡.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分析[D]. 辽宁大学,2014.

责任编辑:孙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巢老人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护值得关注
“空巢老人”一样老有所乐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