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西旧州绣球的功能转变

2017-06-16梁莹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绣球

摘要:长期以来,地处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与现代社会相异的文化体系,随着文化的变迁,绣球的功能也发生改变。本文以处于西南边陲的靖西县旧州村为调查点,探究旧州绣球从传情绣球到商品绣球的转变。

关键词:靖西旧州;绣球;功能转变

靖西县位于祖国南疆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边境,百色地区南部,旧州位于县城南部,距离靖西县城约7公里。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旧州绣球实现了从传情绣球到商品绣球的转变。

一、绣球的历史传说

根据史料记载和口述资料表明,靖西绣球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古时候,靖西旧州、龙邦一代的乡村男女青年喜欢成群结队地在山野间对唱山歌,谈情说爱时,随手摘下山间的花草,用藤扎成花球,抛给意中人,以示爱情,这就是绣球形成的初期阶段。而后演变成用绣有莲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绸巾,包上种子,连上丝绳缝制成球状物品,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形状。绣球起初為壮族男女青年传情信物,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提及:“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位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紽。男女目成,则女受紽而男,婚已定。”

关于绣球,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旧州街有一对青年男女,经过三天三夜的对歌后,相互间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并且拟结为夫妻。可是,当地官府老爷在一次出游时看见了那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便垂涎三尺,想纳之为妾,占为己有。官府老爷经过一番精心策划,设法将那位男青年关入牢中,还张贴告示定于农历七月十四日午时三刻处死那男青年。该女子为了向自己意中人表达忠贞不渝的爱情,精心绣制了一个小绣球,用蜡纸包好,放在碗中的饭下,趁叫人帮送饭时带入牢中。那男青年吃饭时发现包团,打开一看,见是一只精美的绣球,喜出望外。当天夜里,男青年手持绣球到窗前向外眺望,只见那绣球突然“啪”地一声发出一道金光,金光射过窗棂,窗条纷纷脱落。那男青年赶紧跳窗逃走,和自己心爱的人远走高飞,结为百年之好。尽管这是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壮族传说,但其实质是赞美忠贞不渝的爱情和爱情的传情信物——绣球。

二、绣球的制作流程

绣球的制作要经过以下九个步骤:

1.球面贴面。先用棉布来做底,小绣球一般用家里的棉质旧衣服裁剪而成。不管大小绣球,都需要浆两层布。待浆的底布晒干后,再贴上一层绸缎,晒干变硬即可。

2.球面绘画。一般绣球上面一共有12瓣,代表一年12个月,因此要画12个花瓣。花瓣的最上方一般绘画龙跟凤,当地人认为龙代表中国,凤代表广西,有的人画仙鹤,代表长寿,有的画喜鹊,象征喜庆。中间那一排是四个花瓣,代表爱情,一般绘画成双成对的大小,比如鸳鸯、金鱼、蝶恋花等,也有人采用祝福语“吉祥如意”、“一帆风顺”等。最下方的四个花瓣代表一年四季,因此一般绘画梅花、兰花、竹子、菊花。

3.球面刺绣。搭配各种颜色的丝线开始刺绣,一般采用平绣,简单快捷,唯独被誉为“中华巧女”的黄肖琴及其女儿采用堆绣的刺绣工艺,制作繁琐,耗时长,但是产值高。

4.球瓣裁剪。按照制作绣球的大小,用硬纸片裁剪出一个圆形,然后贴上黄色的绸布并将其晒干。

5.球瓣对折并缝合。将球瓣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缝合,将其分成两个小瓣。

6.球瓣填充。将木屑填充进球瓣里,并且不断往里压,直到完全填满为止。

7.缝合球面。用光亮的红色包边将球面与球瓣缝合起来。

8.球瓣合成。将12个缝合好的球瓣合成球型,上中下各四个,然后用线将其顶部及底部固定缝合好。

9.成品。把穗缨加上塑料小金珠缝到绣球底部,裁剪尺寸适合悬挂的绸带,绣球制作完成。

三、绣球的文化产业

(一)偶然机遇,酿造商机。

绣球作为一种传情的信物,旧州人民在改革开放后积极挖掘商机,将它用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之一。被自治区文化厅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俗称“绣球王”的朱组线(男,壮族,旧州人,已故)最先发现商机,其女儿朱红俏(女,30岁,壮族,中专学历)告诉笔者:

我爸爸是1984年的时候去参加广西的三月三歌节,那时候我们壮族喜欢把那种最小的绣球,也就是2.5公分的小绣球系在腰带上。后面跳舞的时候,一个老外追着我爸爸过来,当时他说英语,我爸爸听不懂,他就指着那个绣球说话。我爸爸叫翻译帮问问怎么回事,原来是他想买这个绣球,但是我爸爸觉得是个道具所以就不卖。而那老外觉得那么难得来一次中国,就伸出了三个手指,说要给30美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笔很大的数额了。回到旧州后我爸爸就觉得其实这是一种商机。

(二)走出闺房,变成商品。

绣球作为传情的信物,长期以来一直在闺房里进行刺绣加工,没有像现在这样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到村民制作绣球。旧州绣球走出闺房真正变成商品为农民增加收入经历了近十年的历程。

此外,在闺房里制作的绣球,包裹的是晒干了的种子和谷子,意味着爱情的种子,而变成商品后,基本上放的是木糠和木屑。

(三)“公司+协会+农户”生产经营模式。

自1993年起,朱祖线开始培训村民刺绣,不分年龄大小,男女老少都可以成为学员,并在家里开设学员课堂,创办刺绣协会,外地很多学员都慕名而来,免学费,学会为止。于是自那以后,旧州人利用农闲制作绣球,公司统一来收购,成为致富门路。

2002年的时候,只有一家公司老板来收购,村民统一拿绣球来到朱祖线家里,再进行统一发货。2008年以后,来收购绣球的公司多了起来,村民也开始自己联系公司进行发货。主要销往桂林、柳州、南宁、河池等地,特别是壮民族聚居的地方,文化表征的一个物品。近年来,旧州街年产绣球20万个,年产值200万元人民币,基本上每户绣球收入都有一至两万元,老人家做得稍微慢点,也有三至五千块钱,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

成为壮族文化商品的绣球,其经济效益日益凸显。自1987年靖西绣球被评为全国轻工业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以来,其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成为到壮族地区游客的首选纪念品。

四、结语

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地处西南边陲的靖西县旧州村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制作绣球这一生计方式给当地居民带来新的希望,绣球的功能也实现从传情绣球到商品绣球的转变。

作者简介:梁莹,女(1988-05),汉族,广西博白人,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壮族文化。

猜你喜欢

绣球
春光里的绣球
王秀芬把靖西绣球“抛向”全世界
小绣球,大产业
绣球驱鸟器
壮乡绣球:诉说美丽的爱情故事
绣球抛上天
绣球:千针万线间游走着的绵绵情意
抛绣球找朋友
哪吒的三头六臂
“绣球 ”,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