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改汉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和指导方法
2017-06-16努尔西旦·斯拉依
努尔西旦·斯拉依
摘要: 在写作练习中,要及时改正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加强汉语写作练习的指导。为此要注意:帮助学生搜集生活题材方面的不足;要改正学生联想中的不足;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分段落的错误;修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关键词:写作练习;汉语;母语;语法;生活题材
中学汉语教学中写作作业占比较重要的地位和空间。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常识性课程,其目的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写各种体裁的作品。
中学汉语课上要求学生在以前从、学过的汉语基础知识的引导下,实际生活过程中见闻的事物描写。作文或作品中,客观事物不能机械死板的描写,而是美妙动听的反映。因此,写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般,中学生写作中在段时间内把精力集中到想写的作文,反映作文的中心思想,充分发挥各种表达方式具有困难而不能达到要求。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不够强,词汇量也不够多。中学汉语任课老师要掌握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表现和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写作练习中,要及时改正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加强汉语写作练习的指导。
一、帮助学生搜集生活题材方面的不足。搜集生活题材的方法是多式多样的,观察和亲身經历是学生获得实质性题材的基本途径。但是有一些学生超出自己认知能力范围选题,不能适当反映而吃力。当教师指导学生搜集题材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熟悉的、能够表达的范围内选题。观察是通过注意周围的事物、人、事、景,深化对他们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在写作中要具备的首要能力,同时搜集题材的重要来源。认真观察生活、注意周围的事物才能发现和感觉要写的事物,获得真实、美妙动听的题材。
当今学生,尤其是在城市长大的学生对自然世界各种事物的特点与性质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刻,所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世界和现实生活,组织观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农村长大的学生的认识事物比城市学生多,但是他们的汉语水平不高,词汇量少,因此汉语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考虑这两个方面的不足和长处,重视他们互相配合下完成作业。
学生收集生活题材时,无论是观察获得的题材还是亲身经历的题材,他们不能区别实质性、典型的错误是常见的,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区别、在作文中有序反映。
二、要改正学生联想中的不足。想象是联想的基础上产生,想象和联想是作为思维的特殊方法,我们写作中往往离不开,现代写作技巧更需要的。但是有些学生不仅不能联想,甚至不知道什么事联想。关于联想的认知非常粗浅。因此,教师在学生搜集生活题材过程中,引导学生联想的不足。
三、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分段落的错误。段落是有关作文的结构问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保证一个段落只有一个内容,而且应该写一个段落的内容分成为几个段落或者几个内容塞进成一个段落,或者不分段落连续写下去。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认真解释学生基本写作方法和原则,模范自己改正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四、修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太重视合理运用语句,避免不了这样或那样的语法和逻辑错误,特别是母语费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中经常发生汉语句子按本母语语法来处理的现象。因此,教师耐心的修改作文,也耐心讲解两种语言的语法区别。中学课堂练习册中选入一些循序拆散,用词不当,找出错别字等几项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多练习、多思考、与课堂语境相结合讲解和修改,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句能力。
五、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因为中学生在语法方面的认知不足,母语和汉语的标点符号用的有差别,学生已习惯母语语文中用的标点符号的运用,所以运用标点符号时往往避免不了一些错误。教师首先自己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引导学生正确拼写、注意词语的读音和音标、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