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与技术维护

2017-06-16张华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维护安全性监测

摘要:播出系统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各级电视台都把安全播出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然而由于影响安全播出的因素很多,播出工作人员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故障的准备。本文针对播出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安全性播出措施。

关键词:安全性;监测;维护;优质播出;技术保障

引言

近几年来非法信号攻击破坏已严重威胁我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不但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如何继续搞好安全播出工作,充分发挥硬盘播出系统的长处,避免负面效应是县级电视台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安全播出涉及环节众多,从制作、播控到发射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故障的解决,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处置,因此,我台成立了安全播出领导小组,由台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领导小组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确定安全播出的工作措施和落实办法,研究安全播出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如遇突发故障,小组成员24小时随时响应、协同解决。

一、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

为实现安全优质播出奠定物质基础需要对播出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考虑到广播电视节日播出设备特有物理属性,是一种容易磨损腐蚀的机电电器设备,因此,做好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以便长期有效安全高效地运转。而在新时期中信息技术发展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维护工作却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1.节目频道、播出时间增加。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等新型广播电视技术的推广普及,电视播出频道日益增多,面向群体更加专业化、细分化,同时,播出时间也由当初的几个小时发展到现在部分频道全天播出,可以说广播电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2.传输系统及播控系统日趋复杂。随着节目频道和频率的急速增加,为实际播出的需要已出现综合性播控系统,此系统能实现更为灵活的调度。

3.传输系统容量快速增加与传输手段多样化。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出现数字压缩、光缆传输及卫星传输等手段,这些手段的出现与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过去传输覆盖面及传输容量不足的问题。

4.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入新世纪广播电视发展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得益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广播中“路况试播”、电视直播就是最好的验证。可以说新时代的广播电视进入到了数字化网络化时代,逐渐走向智能化时代。

5.系统趋向多功能化。由于传输系统、发射系统及播控系统逐步实现数字化,数字信息传输技术、多声道传输技术及图文电视技术都相继发展起来,从而使广播电视的功能与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改善。

二、确保播出系统安全可靠

播出系统主要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控、传输、发射等环节。播出及测量设备、机房播出环境、监听监看设施、配电设施、天馈线系统等。

1.保持良好的机房环境。机房环境包括值班人员工作环境和设备运行环境,机房环境应保持清洁、通风、滤尘,播出设备摆放合理,照明设备、防火、防雷电设施要齐全、有效。

2.播控系统安全稳定。播出部门要按“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的要求,对相关设备、系统进行全面维护和检修,排除各类故障和隐患,并做好维护检修记录。目前我台采用的是全数字硬盘播出系统,播控设备包括播出工作站、服务器、音视频矩阵切换器、网络交换机、GPS时钟等。

3.测量仪器配备齐全。我台购置了与播出设备相配套的视频测量和射频测量仪器,以便对设备进行精确测量调整。

4.完善监听监看系統。建立完善的广播电视信号监听监看系统,随时监听监看广播电视节目的图像、声音、信号质量,及时发现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发射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发射设备因长时间处于高频大功率工作状态,其可靠性相对于整个广播电视系统而言是较低的,应定期进行保养维护,提高播出设备运行可靠性,才能保证发射系统高质量、高稳定地工作。

三、完善各项安全播出规章制度

1.加强机房值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播出管理制度,确保不发生人为事故。建立完善的安全播出制度和各工作岗位的操作规程,建立完备的权限操作管理程序;建立上下班交接制度、值班巡机抄表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应急播出预案、月度播出工作总结制度;机房坚持24小时值班制,非机房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机房,机房要有安全防范报警装置,并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加强对自办节目的监审,做到内容有审签、传递有专人、交接有签字、播前有重审,确保节目从制作到播出各个环节的安全。

2.规范播出设备检修工作,确保播出设备安全运行。对电视播出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档案,制定一套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维修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维护责任人,着重落实机房负责人、机务员责任制,使检修工作分工明确,具体任务落到实处。

3.切实抓好各项制度落实工作,建立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建章立制是前提,落到实处是目的,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及时解决排查发现的各种问题,消除事故隐患。

4.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安全播出奖惩机制。为切实提高安全播出水平,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安全运行管理的长效激励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工作人员为安全播出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对年度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队伍

设备的管理使用需要人;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人;安全播出工作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广播电视技术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1.加强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要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工作人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为完成安全播出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播出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性很强,没有过硬的技术素质和熟练的业务水平,一切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用新技术、新知识来解决可能出现的新难题,使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延长使用寿命。

3.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安全播出应急处置预案,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应急方案,遇到突发状况能立即进行处置。

播出工作是广播电视传递党的声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最后一关,我们只有以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熟练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安全优质播出。

参考文献:

[1]赵锡辉,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采取的技术保障,《硅谷》,2012.12。

[2]杨秀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浅析,《青年记者》2011.6。

[3]王勇民,浅谈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电子制作》,2014.01。

作者简介:张华(1978--),女,大专学历,现任河南虞城县广播电视局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维护安全性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学习监测手环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