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强国战略的内在意蕴及其实施路径
2017-06-16王鸿张恩华
王鸿++张恩华
摘要: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该战略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它的提出将有利于中国网信事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应从加强技术创新、培育网络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推动网络强国的建设。
关键词:网络强国战略;内在意蕴;路径
一、网络强国的战略意义
新时期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新战略,该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将有利于中国网信事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巩固国家安全。习近平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一句话道出了网络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我国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强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固然存在着其价值,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当前的互联网领域已衍生出诸如“数字恐怖主义”的新問题,特别是互联网本身的“无国界”属性,使得当前信息时代国家安全成为一个更重要的课题,而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将有利于规范网络空间,推动国家的网络立法进程,增强国家的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将会推动国家创新发展。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产品更迭不断,苹果系列产品越来越受到追捧,海淘购物越来越成为时尚,VR技术使得家庭影院成为现实,3D打印引领制造业的变革,各种视讯聊天已经打破了地域间的限制,各种产品由线下走到了线上,越来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媒介,不断涌现的高科技产品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貌。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重要的课题,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分享经济”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分享经济”的发展,将会使信息技术快速地流通,将会使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分配,其发展在给传统产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将使自身得到发展,各行业的创新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将引领经济社会向前推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将有利于人们转变思维,将激发人们的想象促使人们去创新,最终推动社会的前进。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必须克服治理过程中的信息“屏障”,实现国家的科学治理,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使得科学治理成为可能,“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中的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创新治理途径、提高服务能力已成为时代命题,急速发展的互联网在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的策略理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政务成为可能,通过政民互动交流平台的搭建,不仅便利了民众的诉求,而且方便政府倾听民意、汇集民智。大数据的应用使得政府的决策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数据的大量搜集将直观地看出事物的发展状态,从而还原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更有利于政府进行决策,提高政府防范风险的能力,当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数据的整体与分析也越来越便利化,在政府的治理过程中,数据的系统搜集与整理也将得到科学的运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正逐渐使得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成为可能。
二、网络强国战略的内在意蕴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化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让互联网更好的造福人民,发挥网络反映民意的作用,为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多次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让网络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网信事业的发展为了人民,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的发展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将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体现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网络治理意蕴。习近平指出,在网信事业的发展中必须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面对网络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态度,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要造福人民还是要控制舆论限制人民,对此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解读,有的甚至把互联网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这都背离了互联网发展的精神。习近平还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走网络群众路线,通过政民互动平台与群众交流,了解人民所思所想,积极回应人民关切,要为人民办好互联网,要让广大群众共享互联网发展的成果,在网信事业的发展中,要听取人民的需求,依靠人民走好网信发展之路,加快信息化的普及,扩大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网络技术的应用成本,让群众好上网、上好网,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使得这一切的加速实现成为可能,从上层方针到具体实施,习近平想的都是要造福人民,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推进网络治理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凸显了汇聚人才、技术驱动的网络发展意蕴。习近平指出,网络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优秀的人才,没有先进的技术,是难以成功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需要汇聚天下英才,加强技术创新。在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中,要求解放思想,用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让人尽其才,打破体制机制的界限,让人才在各个领域得以自由流动,从而构建高效的人才制度体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从网络大国转向网络强国,除了应汇聚人才之外,加强信息技术的创新驱动就成为应有之义。当前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与世界的网络巨头仍然存在差距,在核心技术的创新上优势明显不足,要摆脱受制于人的情况,必须要学会自主研发,通过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我国在世界互联网领域将抢占高地,跻身网络强国行列。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表明了共筑防线、攻防兼备的网络安全意蕴。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密不可分,网络安全和网络发展要同时推进,既要发展也要安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是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相对的、共同的,信息的安全攻防博弈不会停止,这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常态,在建设网络强国中,要正确处理好各类关系,把握最佳的平衡点,这才是保证网络安全之道,如果网络防控能力不足将难以应对高级别的网络攻击,基于此,习近平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网络强国,发展网络核心技术,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监测网络安全发展状况,以此增强我国网络抵御风险的能力。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展现了包容天下、不断创新的网络责任意识。加强网络内容的建设,是每一家互联网企业必须担负起的责任,习近平指出,互联网企业由弱到强,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惠及广大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网络强国,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与自主创新,让更多的企业做大做强,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拓展企业发展的海外空间。互联网已成为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时代,每个企业的价值不再是自身拥有多少,而是该企业有多少资源可以为别人所用,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回馈社会,互联网作为增强企业自身实力的重要媒介,在企业发展中有着其关键作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网络强国,将在与别国交流中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实现互联网信息的交互应用,推动世界互联网的技术更新。
三、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路径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应加强技术创新。网络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互联网的普及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应加大力度推进技术创新,中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众多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中国要想跻身网络强国行列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把握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将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那样在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中将会获得自身的话语权,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健全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以及相关人才创新,从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两方面来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各个企业应适时加强合作攻坚技术壁垒,从而实现双赢,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应培育网络文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文化已深深扎根人们心中,网络作为人们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当前加强建设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做好网络舆论工作,运用网络正确引导民众,传递正能量,清朗网络空间。要使网络引导舆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重视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当前中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加强网络空间建设,形成良好的网络空间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要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的正面的网络文化,为广大网民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繁荣信息经济。当前人类已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服务无处不在,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运转的重要支撑,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网络,开放具有垄断性的行业业务如电信、石油等行业,针对偏远山区以及交通不便的农村,应加强网络的铺社,扩大网络技术的覆盖面,加强这些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信息传播之路,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互联网将基本覆盖所有农村,让人民共享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应加强国际合作。当今世界已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便利了人与人的交流,推动国际社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互联网本身具有的全球化属性内在规定着国与国之间应加强合作,习近平指出,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建地球村,当前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还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诉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恐怖主义正在蔓延,影响着世界互联网体系的发展,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携手共建,维护世界网络空间的稳定,习近平为世界破解网络治理难题提出了加强合作与交流、参与制定相关规则的主张,在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上他的方案得到积极响应,应商讨出各国共同遵守的公约,规范各国的网络治理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球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2/16/c_1117481089.htm
[2]新华网.这三年:盘点习近平发展“网络强国”的那些论述[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4/c_128717647.htm
[3]人民网.习近平的”网络观”:努力建成网络强国 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EB/OL].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1208/c385474-27901830.html
[4]人民网.读懂习近平的“互联网思维”:全面实施网络强国战略[EB/OL].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5/1214/c385475-27924104.html
[5]習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01).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1).
作者简介:
1.王鸿(1992-)女,汉,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张恩华(1993-)男,汉,山西临汾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