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辈教育模式在图书馆用户培训中的应用

2017-06-16李金芳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朋辈教育协作学习高校图书馆

李金芳

摘要 基于朋辈教育模式在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用户培训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建立、框架与流程、实践以及评价,同时分析了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完善途径。构成要素包括协作、图书馆员引导、活动管理;影响因素包括多角度的主题设计、层级的激励机制、图示工具的使用;完善途径包括丰富活动定位,开展信息文化教育,全开放式流程管理,树立多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用户培训 朋辈教育 协作学习 高校图书馆

1.前言

随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变革,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models)等正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对教学、学习以及创造性探究产生影响的教育形式。目前,图书馆员以面授形式开展主题培训、通识教育课程以及与教师合作嵌入专业课程是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教育者的角色和作用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学生的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充分体现,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需要完善。

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是一种利用朋辈开展分享活动的教育形式,多被用在健康教育、社交和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和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中。其最大的特点是尊重教育对象、平等、形式活泼和参与性强,以交流为核心,不以要教会别人什么为目标,而是在彼此讨论之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改变态度。朋辈教育模式具有诸多益处。对教育者而言,朋辈教育最具影响力的元素是朋辈支持、有意义的贡献、教学/领导角色和学生的自主身份(ownership),这些元素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战略价值。对于学生而言,朋辈指导在促使学生更好地融人大学生活、缓和紧张的师生关系、促进学术技能发展方面具有正面影响,还能改善学生的教育经历,促进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理论上讲,图书馆可以在学习服务、写作服务、IT服务、学习支持服务、信息素养和教育技能培训、小组讨论与咨询等工作中,通过讲座、现场观摩、戏剧表演等方式广泛应用朋辈教育模式。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将朋辈教育模式应用在用户培训活动中,并建立了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同时开展跟踪式的案例研究,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半结构化的效果评价与要素分析,讨论了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探讨有益于完善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几个方面。

2.图书馆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

2.1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建立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始采利用朋辈教育模式,开展“朋辈风采讲堂”活动,鼓励大学生通过交流、分享与展示,实现学术能力、管理能力与协作能力的提升。活动采用策展学习(CurationLearning)教学法。策展学习教学法以内容策展(ContentCuration)为主,是指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检索、获取与评价、组织与分享,是协作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营销大师贝斯.坎特(Beth Kanter)认为:内容策展是一个在网络上筛选内容,然后以富意义、有组织的方式,针对一个特定的主题呈现出来的过程。而内容策展应用软件Curata的总裁帕万.德什潘德(Pawan Deshpande)则形容内容策展为“一个针对某个题目去寻找、组织、以及分享最佳的、最精准的内容的做法”。

2.2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框架与流程

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由主题征集、预选主题讨论会、自组织主题活动设计、主题活动呈现、活动总结与认可等阶段组成(图1)。

■阶段一:主题征集。

教师推荐、社团组织、自由申报(见表1)是当前的主题征集途径。其中,社团组织是通过与学生会、团委、研究生会等合作,通过研究生会学术部、重点项目中心朋辈导师项目组向学校各社团发布活动信息,由各社团自荐主讲人和预选主题。自由申报是全校学生通过读者服务月活动现场、读者调查、QQ群、问卷星、微信等途径填写申请表单,图书馆员根据新颖性、专业性、应用性三原则筛选得到预选丰题。

■阶段二:预选主题讨论会。

主题讨论分三步走(见图2),主要完成小组组建、增进了解、开展交流以及确定主题活动的框架和内容。当主题活动变化较大时,允许小组调整负责人和成员。

■阶段三:设计主题活动。

该阶段是活动的核心阶段,要建立协作的基础并完成讨论、主题互动设计以及试讲与活动模拟等工作(见图3)。图书馆员的指导比较细致具体,会从确定题名、筛选内容、课件制作、参与性活动设计到活动各模块时间分配等提出一些调整或修改建议。

■阶段四:活动呈现。

小组提供宣传文字、配图等素材,用以设计主题海报,通过海报、微信等宣传,并开展主题分享活动。

■阶段五:活动总结与活动认可。

活动总结包括活动体验、收获、反思和期待等,提出有利于个人进步和活动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活动认可是鼓励学生的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方式,有奖励和表彰两种形式,前者是颁发奖品,后者是由图书馆出具《社会实践证明》。认可的方面包括组织与协调能力、教学能力、方案设计能力、信息素养能力、表达能力等。

2.3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实践

自2014年起,配合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月活动,每年举办4-5个主题分享活动。2014年的活动主要由教师推荐和自由申报,2015年与2016年,则与研究生学术部以及朋辈工程项目组合作,采取社团组织方式,活动信息见表2。

2.4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评价

学生高度认可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这在小组撰写的活动总结中得以体现。学生认为该模式的显著优势表现在:拓展学术关系、提高协作学习能力、丰富了校园学习体验及促进反思性成长等方面。

2.4.1拓宽学术关系

学术关系能够提供工具和情感上的支持,支持自主学习和知识共享,是虚拟学习环境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有效拓宽了学术关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专业知识,带来了鼓励、友谊与支持。协作小组成员共计46名,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见表3),82%以上是研究生。研究生以一年级学生为主。学生广泛分布在教育学院、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美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等院系,其中教育学院、历史学院和文学院参与学生数量较多。对每个协作小组的成员的数据分析表明,13个协作小组中,主讲人和成员均在同一院系的有8组。其中6组都是与研究生学术部以及朋輩工程项目组合作开展,是学术社团自组织的活动;2组由教师推荐,通过主题筛选后自组的小组。其余5组则是自由申报,由图书馆员协助组成小组,成员在不同院系学习,更加有利于学术关系的拓展和丰富。

2.4.2提高协作学习能力

合作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提高协作学习能力是小组的收获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合作与分工,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由于个体在知识结构、认知、体验与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活动需要进行合理分工,进而开展合作。其次,锻炼了沟通能力,磨练了性格。在分工与合作过程中,成员需要不断通过沟通、辩论甚至争执达成协作。这些经历使其在充足的资料准备、逻辑性表达、主动沟通、适当坚持等能力和性格成长方面都收获颇多,也收获了成就感和友谊。

2.4.3丰富校园学习体验

因报名方式不同,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具有自组织和社团组织两种形式。自组织小组(自由申报/教师推荐)一般主动性更强,会要求并联系推荐教师和图书馆员参与全程指导。而社团组织因为有一定的运营能力,通常会要求老师在主题讨论、活动设计、试讲等环节进行指导。二者均反映活动体验最好的是教师指导、资料搜集、讨论与交流等环节;其次是语言表达环节,比如姿态、语言与语调的学习,授课过程中对话的切入、过渡、互动等;最后是活动分工,还有突发情况的应对等。但二者在团队合作、进度控制、活动宣传等方面体验大不相同。自组织小组成员的院系和专业分布较广泛,激发的讨论和共享意识、合作热情和合作程度都比较高,活动的进度控制得更好。

2.4.4促进反思性成长

反思性成长也与组织形式高度相关,并且差异性最强。自组织多是从改进活动角度提出的,比如开展更大范围的主题讨论,校园内发布主题讨论信息,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讨论;提高宣传力度,全方位开展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化,创设情景短剧等。而社团组织则对团队管理有比较强烈的反思,集中体现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比如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进度控制以及及时沟通等。由于同在一个社团,熟悉程度高反倒影响了合作。负责人多是半独立完成,成员间缺乏较深入的讨论与明确的责任划分。负责人深刻体会到:①在社团内招募成员时,需注意团队的建立是基于道义而非功利;②团队协作的关键是合理、明确的责任分工,同时强调协助、支持、鼓励,避免敷衍。

3.讨论与思考

从学习支持的角度看,教师主要是面向个别学生提供针对个人学习进展和困难的诊断。与之不同,朋辈教育则需要考虑开放性、社会相互依赖关系和异质性、以及小组形成过程和教师监督问题、同行之间的自适应学习和知识转移。实践中发现,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具有特定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完善途径。

3.1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

3.1.1协作是核心要素

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而终身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在正式课程学习中,更重要地体现在实践驱动的非正式学习中,主要是获取信息和整合观点的能力。非正式学习主要有四个主要类型的活动:①参与集体活动;②和其他人一起工作;③解决具有挑战性的任务;④与用户合作。第一、第二和第四都是指向社会的协作行为。这种协作行为能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责任,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参与社会性构建,将知识和信息技能灵活应用在学习和科研中,真正培养和体现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要强调协作与交互,侧重知识的传播、分享与交流。充分的协作与交互能够激发参与者,为其带来反思性成长,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3.1.2图书馆员引导是关键要素

協作式朋辈培训模式侧重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分享,来潜移默化地建立信息意识、提升信息检索技能、了解信息道德规范、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综合技能。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框架》明确提出“创造开始于多种形式的交流”,强调信息环境的动态性与交互性,主张学生以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参与学术活动中的各种交流与会话。因此,图书馆员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图书馆员需要设计主题,并在以下方面进行引导,实现分享和辩论。首先,客观地开展讨论。客观是开展讨论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对自己所持的观点找出证据,而不持有任何立场。其次,从学术的角度去开展讨论。同反方观点进行辩论而不是争论,并且表述清晰。最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同观点。正是由于不同的观点存在,才能够有效填补知识和技能空白,提高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图书馆员还需要在活动中给与具体指导,包括如何开展主题分析、执行预检索、检索结果分析以及完善检索等,并且在确定了主题内容之后,进一步完成音视频以及图片等要素的检索。

3.1.3活动管理是保障要素

协作学习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应引起重视。而学生自主意识强,对同一主题的关注点并不尽相同。当这项活动并不能带给学生明显的利益时,一点偏差都会对小组协作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图书馆员必须建立规范的活动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过程控制。

活动管理在规则建立、任务安排、内容协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活动管理有规则管理、要素管理、分工管理、进度管理。规则管理的对象包括协作交流规则、成果评价规则,图书馆员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各种不同的规则,以便约束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活动,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要素管理的对象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短片、情境活动设计、体验活动设计、限时竞答等。分工管理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图书馆员团队之间的教学任务分解、教学内容开发与教学活动设计,另一个是协作小组的任务分解和职责分配。进度管理是建立进度表,明确模块内容以及关键点,设定讨论时间与预期完成时间,并且严格执行。小组按照预期完成主题文案设计、主题活动设计、主题评价等。进度管理能起到督促和监管工作的作用,而且能及时发现成员遇到困难,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避免因遗漏问题而造成工作瑕疵。

3.2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影响因素

3.2.1多样化的主题设计

主题设计要多角度考虑受众多层面的需求。一、兼顾专业性和应用性,从身边的现象和需求出发寻找主题,从学术角度开展主题讨论与分享活动。比如,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微表情得到了广泛关注,由心理学博士生策划的“表情及其在面试中的运用”活动选题就比较成功。二、兼顾普适性和趣味性。大学生的生活重心除了学习和科研外,还比较关注情感方面的话题,“莎士比亚之爱情观VS李商隐之爱情观”从文学作品角度讨论爱情观就广受欢迎。三、具有应用性,助力学习和科研。大学生更为重视助力学业的技能学习。这从应用软件类选题活动的参与人数可以发现,比如PPT和SPSS的主题分享活动反响热烈,参与的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能够重复举办。

3.2.2分层的激励机制

有研究表明,在通过网络进行专业学习方面有7个关键影响因素:共享、动机、价值感知、反馈、个人学习、信任和支持、同龄人的特点和价值。充分利用价值感知、反馈等建立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首先,主题征集阶段采用有奖参与机制。然后,活动认可阶段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建立激励机制。

3.2.3图示工具的应用

有研究表明:成功的可视化技术可以让用户更易洞察知识,提高知识学习与利用的效率和效果[123。图示方式是利用动静态图形图像呈现与表达、通过视觉知觉功能进行认知与理解的方式,结合了视觉认知与语词语义两个方面,能更大限度地连接人脑认知模式,激活人脑活力。图示工具支持用结构和网络形式呈现学习材料中的信息,如事物、关系、过程等,使得信息的理解与处理变得容易,有益于朋辈间的自适应学习和知识转移。

在主题讨论、活动设计等讨论环节,均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与厘清知识点间的联系,顺利为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找到参照和依据。图示工具的引入也使得学生更深入了解了WOS、CNKI、GoPubMed等平台的可视化数据分析功能。

3.3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完善途径

除了进一步强化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核心要素,改善影响因素外,还要从丰富活动定位,开展信息文化教育、全开放式流程管理和树立多维能力培养的目标等方面进行完善。

3.3.1丰富活动定位,开展信息文化教育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文化(Information Culture,IC)的产生。人类的IC包括:信息接收,记忆存储,处理、保护以及表达信息的技巧和能力,通过发现和开发这些技能可以促进个人IC的形成。个人IC可分为:信息接收文化、基本信息存储文化、信息处理文化、信息保护文化、信息呈现文化。信息文化教育也是信息素養教育的范畴,将信息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活动与交往中,能够培训学生的信息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信息社会化,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价值观。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是信息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而且其与团委等各学生管理单位的广泛合作有利于促进校园信息文化建设。

3.3.2全开放式流程管理

开放式的流程管理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共享意识。现有的活动流程中,只有主题征集、活动呈现与活动认可等阶段是开放的。而最关键的主题讨论与活动设计则相对封闭,仅限在小组成员内部讨论,并不利于活动开展。因此,将从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建立全开放式主题活动流程。在主题讨论与活动设计阶段,一是通过网络发布主题调查,获取对该主题感兴趣的人群的特征以及想要学习的内容,并开展虚拟的发散性主题讨论,收集意见和建议;二是发布并着力宣传主题讨论活动,吸引感兴趣的学生自由参与讨论。将以上讨论信息进行整理、吸收,形成主题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并予以展示和评价。

3.3.3树立多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注重培养学术能力、管理能力与协作能力,已经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但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由于不能更好地展示主题活动,影响了受众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展示能力培养理应纳入能力培养的范畴。展示教育法多采取PPT展示与海报展示两种方式。目前,通过试讲环节的课件点评来培养PPT展示能力,比如逻辑组织、核心内容提炼以及简洁性表达等。但海报展示以宣传性信息为主,没有强化学术海报制作。一个有效的学术海报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视化的交流工具,能有助于交谈、向受众传达主要观点并宣传工作;二是高度浓缩版的研究论文,主要是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并提供研究背景、解释和结论等。研究表明,海报展示在与其他教育模式融合时能够带来最有效的知识传递和迁移,通过设计与制作主题海报并检验展示效果,能够实现海报展示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猜你喜欢

朋辈教育协作学习高校图书馆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