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7-06-15秦小军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秦小军

摘 要: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逻辑性都要比小学的数学知识要难上不止一个档次。而且,即使初中学生在小学时期已经经历过了长时间的数学学习,但是在数学学习方法上,依然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而这种学习状况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理利用好;信息技术;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12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清晰、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老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希望可以给相关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轻松地教学情境,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十分枯燥无聊的过程,再加上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不成熟以及数学知识的抽象复杂等特点,更是增加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而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出许多特别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比如说制作一些PPT、Flash动画等课件对知识进行讲解。而在这个过程中,初中学生可以在老师创设出的教学情境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初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又提高了初中老师的数学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中的《几何图形初步》这个章节时,初中数学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制作一些相关的PPT课件或者Flash动画等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知识,为初中的数学课堂创设出多姿多彩、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老师可以用Flash动画展示一些几何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以及三角形等等,让初中学生通过动画更加直观的分辨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形状,以及这些图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既可以让初中学生通过图画、文字等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記忆,也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促使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

数学知识的最典型特点就是严谨的逻辑性和抽象的思维性,也正是这种特点给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一些知识的重难点。因为,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在学习初中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时,大多数学生是以死记硬背的形式来记忆这些知识,但是却很少有学生做到活学活用[3]。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自己的讲课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初中知识中的重难点讲解,将这些知识直观形象、清晰明了地展示在课堂上,帮助初中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中的重点、难点,降低初中数学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也间接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节为例。这一章节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通过确定正确的点的位置来完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然而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极具抽象性的。因此数学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帮助初中学生突破平面直接坐标系的中重点和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4]。比如,老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的PPT上向学生讲述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位置的重要性,而确定这个点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横轴和纵轴的位置。比如说,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将班级同学的座位图做成课件,然后告诉学生以讲台桌为坐标点,以垂直与讲台桌的线为纵轴,平行于讲台桌的线为横轴,那么,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快速地理解掌握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降低这部分知识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初中学生进行数学的探究性学习

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断然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探究性学习的。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性学习。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八年级中的《轴对称》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进行一些图案设计的活动。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轴对称图形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或者排列顺序可以组合成各式各样的新的图案。然后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新的图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散了自己的思维,培养了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数学老师教学过程中适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初中数学老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不仅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发散数学思维,也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快速突破知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得到快速地提升,同时,也对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赞.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文理导航旬刊,2014 (12) :24.

[2] 戴月彩.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一些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 (20) :178-179.

[3] 罗开和.论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7) :221-222.

[4] 李丽君.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8) :122.

[5] 李广德.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5(21) : 85.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