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多元评价探索

2017-06-15荆志红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学生发展小学数学

荆志红

摘 要:按照数学新课标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给予教学评价活动以足够的重视,同时,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之中,不应当仅仅将评价对象集中于学生的成绩,更要给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关注,以此确保评价活动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善于创设多元评价模式,以此实现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过程、学习情况的全方位把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01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元化的评价应该成为一种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手段。为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的价值入手,分析小学数学多元评价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发展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来看,在于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得到提升,使学生研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进而让学生能够在形成数学思维的前提之下,自觉地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此种思维实现对现实问题的应对与解决。同时,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其实施课上教学活动的过程,亦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促进,进而能够据此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有鉴于此,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就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等。小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是十分关注的,他们最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因此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素质必须要不断加以提升,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发挥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对小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那么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创设多元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灵魂所在。

二、小学数学多元评价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多元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角度多元化,使多元化的评价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1.生生评价模式构建

以往的教学评价之中,评价主体多为教师一人,而这种评价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很少对教师对其学情的评价加以重视,因而导致教师的辛苦评价活动沦为“画饼”。依托生生评价模式的构建,将使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互评,激发其评价参与热情,进而使学生之间能够实现学习促进,从而做到在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在组织生生评价模式时,数学教师应当使每个学生能够秉承公正的态度对其他同学做出客观的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模式构建

依托此种评价模式的构建,将使学生对自身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自身当前数学知识学情的审慎评判。笔者通过在每节课授课结束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此帮助实现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回顾与巩固。

3.调动家长力量进行评价

小学阶段,家校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家长能够参与到评价中,有利于丰富评价主体,使评价更为立体化。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家长督促和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内外观察的持续性,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质量。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我让学生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和宽或边长,再计算出周长,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在交流时学生们畅所欲言,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评价角度多元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角度不能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应该从学习方法维度和实践运用能力维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1.从学习方法维度实施教学评价

正确的学习方法,将确保知识学习的效度,因此,对于数学知识学习而言,学生能否遵循科学的方法去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将最终直接决定其数学知识的习得效度与运用情况。基于此种原因,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依托日常教学中的细致观察,从而实现对不同学生所遵循的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的客观评价,进而据此给予学生指正和纠偏。例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有这样一道习题:“25×48=?”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将其分解为“25×4×12”,也有的学生将其分解为“25×2×24”,还有的学生将其分解为“25×50-25×2”.不同的分解方法体现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和思维方式。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展开评价,尤其是应该给予肯定性评价。

2.从实践运用能力维度实施教学评价

数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并非在于使学生仅仅掌握数学公式与数学定理,尤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所具备的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维度,给予学生客观的教学评价。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图形旋轉”知识过程中,借助教具的形式,使学生以亲自操作的方式实现了对这部分知识的有效认知,如此便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倪玲羚.小学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方法的思考与探索[J].教师,2014(04):25-26.

[2] 刘敏.小学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1):66-67.

[3] 杜文平.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方案的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2):83-84.

[4] 张忠岐,韩琳,蒙金友.以多元化为指针深化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改革[J].湖北招生考试,2010(12):15-16.

[5] 刘学智.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 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7] 陈帼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7):55-56.

[8] 韩立福.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初探——建构多元主体的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综合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6(11):90.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多元化评价学生发展小学数学
幼儿园美术教育多元评价现状和策略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