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2017-06-15韩滨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提高体育教学

韩滨

摘 要:体育新课标实施以来,强调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作为老师要以生本教学理念为依据,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实践,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生本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94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

一、提高教学内容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趣味性强弱会对学生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方便往往照本宣科,直接采用现成的教材内容,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兴趣的保持和身心健康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从而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体育教学深入开展。例如,在练习足球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足球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领,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足球的基本步伐以及配合,使技能动作更加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提高教学方案针对性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忽视学生的个性因素,导致学生身心疲劳,由内产生抵触心理,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不能盲目的追求锻炼效果,而要统筹兼顾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活动中专门为表现欲强的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挑选动作技术较规范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要求他们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规范化锻炼,这样一来不仅该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强化了锻炼效果,起到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作用。再比如,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则可采用鼓励性教学方案,不以成绩为定性参考标准,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多给与鼓励和肯定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信心,同时可以多安排小组学习的锻炼活动,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摆脱心理负担,打破心灵的枷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锻炼活动的有效性。

三、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师生间奠定情感基础

人文化、人本化是现在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学生的主體地位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我们不仅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赋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更要做到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交往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仅在学习上互动交流,生活中也要促进交往,在师生之间奠定坚实情感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运用语言去和学生交流互动,还要运用技能、思维、情感、肢体等多种表现形式去和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学生有效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要敞开心扉,既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需要学生走进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释放,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之间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师生之间奠定坚实情感基础。

四、加强学生的能力发展,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体育课不仅要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强健学生体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坚持围绕学生价值观、情感和认知的培养三个方面确立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例如,决定胜负的关键有时并不在于个人的实力,像是拔河,个人的力气再大如果团队不能通力协作,发挥合作的技能,那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给他们讲筷子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力量大,从而在拔河过程中以集体为中心,团结协作,将自己的力量贡献给集体。失败时也要明白并不是个人的原因导致失败的,而是全队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思考取胜的关键,共同商议对策,做到劲往一处使,从而取得更好地成绩,促进学生合作技能、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寻求突破,寻找到一条适合的教学道路,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祖晶,姚玉龙,吴本连.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90-91.

[2] 倪依克,赵立军.主体性教学与体育教学方法改革[J].体育学刊,2012(6):122-123.

[3] 赵子建.体育教学细节的理论考释及资源生成的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7):155-156.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提高体育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