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6-15李萌光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问题

李萌光

摘 要:初中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技能。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进行计算机教学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农村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74

一、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更新不及时,影响教学效果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更新比较快的技术,具有对硬件设备要求高的特点。但广大的农村地区,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比较落后。随着校舍合并的实施,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初中地区计算机硬件的提升,但总体来看,农村初中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还是落后于城市初中的,硬件不能及时更新,直接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计算机教学作用弱化,影响教学效果

尽管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多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就目前的考核体制來看,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排队,最终看的是学生考试科目的成绩。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考试的科目才是重要的科目,由于中考、高考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考核少,所以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有意无意地把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压缩,尽管这样还会发生被其他考试科目挤占的情况,计算机教学课时被极大缩短,计算机教学课程目标很难实现。

(三)缺乏专职教师,影响教学效果

计算机教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课程,需要专门教师进行授课,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师资力量的限制,农村的初中通常没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师,计算机课程由主课教师兼任或一位教师教授几个年级的计算机课程,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上课内容的随意性比较大,或者以学生的自由练习为主,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使得农村初中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效果和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距,会影响到他们后续的学习,在与城市学生的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

(四)重知识讲解轻实际操作,影响教学效果

在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按照课本内容或者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取好教学内容,然后“填鸭式”的像学生进行灌输,学生在下面努力地做笔记,记录每个操作步骤,但并不得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会显得手足无措。这种按照传统的系统性、渐进式方式授课,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即便一些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但是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个性化需求。

二、改进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的策略

(一)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力度,提高教学效果

硬件设备的落后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高,农村初中计算机硬件设备落后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通过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来提高硬件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借鉴、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减少对计算机设备的数量要求,把现有的资金能力用在提高质量水平上,这样既可以做到提高计算机的硬件水平,还不会有过大的资金压力,对提高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二)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效果

计算机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一方面要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对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更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具体到教学实践中,要切实建立专业化的计算机教师队伍,并要注意对教师的培训,切实做到专司其责。同时,教师要在思想上树立计算机教学和其他学科同样重要的理念,做好备课工作,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分析不同内容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变通,例如在操作课程中,要采取少讲多练的方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这样可以达到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的效果。

(三)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变外在的学习压力为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计算机学习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中学习的许多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选好新知识的切入点,通过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相关,存在困惑又想得到解决方法的点作为切入,这样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爱游戏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游戏或其它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既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四)探索建立学习小组,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然后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由每个小组推选具有计算机特长的学生担任“小专家”,对组内成员进行指导,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个别指导精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解决问题,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扩宽思路的基础上,可以提高能力,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计算机教学具有学科自身的特点,为更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树立好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初中计算机教材内容的更新频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讨,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彦平.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议[J].教育教学研究, 2011(19):236-237.

[2] 刘静.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计算机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7(6): 46-47.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问题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