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2017-06-15李世舜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情境小学数学

李世舜

摘 要: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认可实践。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以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为关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70

在旧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观念不仅影响教师的观念,更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已有知识、经验基础的一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通过以下策略使探索性学习成为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 最终又会回归生活。小学数学教学要在学习内容上生活化。同时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应积极互动,相互领会对方的想法。以往教学有一个误区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只重视教材作为基本的书籍的作用,没有让学生去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但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在学生的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上,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源,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学生自己的知识背景出发,灵活创设课堂探究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数学课堂。

要以学生自己的知识背景为基础,让学生亲自走进数学课堂。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消化程度。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让学习回归生活。通过有趣的学习环境,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渴望學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二、引导合作交流、让其学会探究

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记忆和模仿,教学中应尽可能注意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合作交流学习为每个学生搭建了一个参与和成功机会的学习舞台。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关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三、增强自主性练习、发展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自主性练习的重要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数学学习不应该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性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可见,老师在数学教学设计练习题目时,要设计一些条件不明,需要借助学生有关的生活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以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并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热烈的探讨学习气氛,学生可以自由的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解答问题。在这种探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解答了问题而且还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思路。所以,在运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至关重要。

四、 开发创新潜能,提高探究能力

探索性学习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创新思维是探究学习的灵魂,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此,教师应发挥其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性学习的活动中过,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学生求正热烈讨论时题目时,千万不要打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探索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不怕挫折,激发学生的浓厚的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要允许学生失败,以保护并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究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进行生活化的练习,提高探索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数学课堂学习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因此设计合理适量的数学练习是巩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然而现在的小学生课业负担偏重,且练习重复单调乏味,学生丝毫没有快乐可言,课后练习作业成了学生厌恶的对象。 “学以致用” 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进行练习,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架起 “学”和“用”之间的桥梁,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达到学习回归生活的目的。 这样使学生既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所在,最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克服学习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困难。

综上所述,推广探究性学习教学意义深远。教育者应深入认识小学数学探究学习重要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学习的合作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留出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8-62.

[2] 谢荣.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策略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23-24.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情境小学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