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现状及策略

2017-06-15张万新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现状

张万新

摘 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结合教师的指导,能够在自己的思考下解决问题、习得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这既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课程目标,也是其迫切需要的教学方式。所以,如何让“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地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10

当前,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当中,情境教学法尚未充分的发挥出教育功能,很多教师对于创设情境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在课堂上经常是为了创设而创设,最终导致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严重的形式化,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节课都有它主要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而有些老师为了片面追求问题情境教学的形式,在每节课上设置多个情境,让学生一节课下来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导致学习失去重心性。这样做,不但没有达到问题情境教学对于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反而让数学知识沦为问题情境设置的工具。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问题是极为普遍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现状

(一)问题情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对于问题情境创设是较为认同的,认为通过问题情境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但实际上创设问题情境并未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很多小学生面对问题情境是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但是却疏于和教师之间进行知识的分享。

(二)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喜好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偏向于喜好教师创设出的既有一定挑战性又通过思考及继续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情境,同时还喜欢解决数学问题这一情境去进行新课的引入。但是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期望教师在教学中引入问题情境,但是很多的教师却只会在公开课、领导听课的时候才会去创设问题情境。

(三)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可程度

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笔者根据调研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认为其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小学数学教学所起到的效果是非常肯定和认可的。

(四)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情况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偏向于生活情境的创设,有一大部分的教师会因为配合情境而去改变教学方式,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通过实际去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对于认为教学进度更重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对策

(一)教师正确认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认识的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将“情境”与“问题”倒置,实际上作为教师来说应该在正确理解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将数学问题置于一定情境中,然后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每个学生进行画图和折纸,初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给出几道算术题,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创设出这样几个问题情境:

“我们做完了上面的几道题,在将异分母分数进行同分母转化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在做题的时候都需要将异分母转化成为同分母?”

“经过计算,你们觉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具体的计算方法到底是什么?”

“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上面的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深刻理解了其内涵基础上所创设出来的,层层递进的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四大特征,使得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到数学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科学、合理

正确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发现和获得传统教学方法得不到的收获。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老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在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要以“问题”为核心,以“情境”为辅助,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不要曲解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到不同课程内容,教学目的的不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对待不同的问题情境教学,避免重复的套路式情境使学生失去兴趣。

(三)情境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的本质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将情境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数学知识在生活方面的应用。将教学内容的背后意义落回学生生活的实处,才能学有所用,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带给他们的帮助和思考,才能让使教学效果不断放大与升华。

(四)创设情境要有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禮物来接受。”创设“故事性”情境,能够增加问题的趣味性,让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这样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摆脱枯燥无味,使得干瘪的知识内容变得丰满而鲜活,使得学生想学习兴趣大大提升。

实践证明,小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当下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势必被淘汰。而问题情境教学打破了以往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数学工作者应该不断实践,推陈出新,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为祖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在本文中我们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滥用情境,偏离中心、小学老师对于有效问题情境的设置把握不到位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流于形式等三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三点针对性建议,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全守.李红惠.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18):41-44.

[2] 陈美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现状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