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胀气疼痛推拿治疗法

2017-06-15刘金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脘气滞气机

刘金涛

【中图分类号】R4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由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造成很多腸胃不适,疼痛胀气的毛病,那么如何不打针、不吃药还原健康呢!下面以我多年经验为大家介绍一种实用效果非常好的推拿方法。治病先辩证、分清原因对症治疗才能去除病根。

腹胀一词出《灵枢·玉版》、《灵枢·水胀》等篇。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可以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通常常伴有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嗳气等: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肠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

西医解释为

1.胃部疾病是引起腹胀的重要病因之一,见于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扩张、胃下垂、幽门梗阻及胃癌等。

2.肠道疾病也是导致腹胀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急、慢性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吸收不良综合征,急、慢性肠梗阻,假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导致的便秘等。

3.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如吞气症、顽固性嗝逆、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4.肝脏疾病也是引起腹胀的重要病因,多见于急、慢性肝炎,尤其是重型肝炎导致腹胀。

中医观点解释为

一、气滞作胀:患者自觉上腹部胀满堵塞,连及肝区和后背,甚则因胀致痛,每因生气或情志刺激诱发或加重,伴有烦躁易怒,恶心呕吐,食少暖气,甚至吞酸等。治以疏达肝气、健脾和胃。

二、脾虚腹胀:肝炎日久,长期食欲不振,食少腹胀,食后加重,伴有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大便干稀不调、小腹重坠、四肢不温或有轻度水肿。治以健脾消胀、升清降浊。

三、血瘀腹胀:病人小腹部持续性胀满,昼轻夜重,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指甲青紫、

微血管怒张,舌绛脉涩。查体可见肝脾肿大,

腹壁静脉曲张等。

四、湿热腹胀:胃脘少腹胀满,甚至满腹胀,持续不能缓解,多吃油腻则更甚,伴有烦躁,口渴不想喝水,头晕不清、恶心、厌油腻,大便粘滞不爽,放屁恶臭、小便黄赤等。

发病症状:

胀气在肺(胸中虚满喘息咳嗽)胀气在肝(肋下胀痛牵引小腹)胀气在脾(呃逆呕吐肢体沉重)胀气在肾(腹胀满牵引背部闭闷不畅)胀气在胃(胃脘疼痛不思饮食大便困难)胀气在大肠(大肠鸣响而痛)在小肠(小腹胀满牵引腰部)在膀胱则(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在胆(则口中发苦经常叹息)等都是脏腑之胀病

知道了原因就能对症治疗,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最好的有以下几种:

治疗方法一取穴腹部:中脘、气海、背部:肝俞、脾俞、承山,以推、揉、摩、按、法为主。内寒用热、虚用补、实用泻法的操作原则。

肝部气滞:加章门、期门、太冲等穴位。

湿浊阻滞:加大横、伏兔、足三里等穴。

揉中脘、健脾和胃、散聚消结、摩腹、揉腹行气散结、调节气机,滑润大肠。旋推气海,调节气机、行气止痛、推按揉肝俞、脾、胃、疏肝理气:推八髎,浊气排出。拿承山,调节周身气机。增强周身肝脾胃大肠气机运动。

治疗方法二也可用脏腑图点穴法

先点阑门,重调泻、轻补、泄建里,再点气海.放带脉、再点章门、梁门、石关、巨阙,并一手按天突、璇玑、华盖、使食道浊气下降.如气滞肋痛、需加放腋下法,再并治梁门、石关、再点上脘、中脘、建里、两天枢,再点气海,并压三把。并用引气归元及域中与阴陵泉齐放法。如腹痛加带脉与三阴交齐放,使肠胃中浊气下降、次治疗背部与督脉,再按百劳、肩井使诸气下顺。在按膏肓、脾俞、肾俞、病程轻者三次可去除病根。最长两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

针灸取穴一:如治疗肝气郁结,必须理气开郁,条畅气机。

气病五穴,内关,膻中,中脘,气海,公孙.血瘀加血海,湿滞加三阴交,足三里。食积加阴陵泉。

针灸取穴二:内庭、太冲、天枢、内关。

功效:诸穴合用具有清热降浊、理气宽中、行气化滞之作用。

以上方法可根据

猜你喜欢

中脘气滞气机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便携电子打气机
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