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干预方式研究
2017-06-15张冬雪易兰王莉
张冬雪 易兰 王莉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到12月住院,并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的患者876例,其中男530例女346例,平均年龄在(48—56)岁,治疗过程中153例患者曾经出现过糖尿病年龄在21到83岁,发生低血糖237次,平均年龄在45到60岁。发生过糖尿病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救护可以恢复正常,并保持血糖平稳。
1.2 方法
在患者初入院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及记录,比如年龄性别,经济情况,血糖,体质,生活习惯,饮食状况等。第二天进行第一次的评估,通过糖尿病患者的普适性生活质量表(SF-36),發放问卷调查表,由患者自主填写,对患者的各项体能进行统计,不便者通过家属协助进行填写,最后将调查表回收。由专职医师评估,如有低血糖情况应等第二天恢复正常后再调查。在健康的基础上对低血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再使用SF-36进行第三次的评估。护理干预的方法: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制定护理干预路径,小组成员每周进行2-3次评价,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对个体的指导,出院后每周回访一次,一个月进行生活质量检查。全面评估153例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每周进行一次糖尿病基础知识的教育,以及低血糖的原因和防护机制的思想教育,帮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引导糖尿病患者正确的认识低血糖,避免对其恐惧的心理,另外用合适的方法教他们提高自身的自救能力。另外调整饮食习惯。让营养师对每个人制定不同的饮食计划。结合他们个体的饮食时间和偏好防治餐前和夜间发生低血糖。学会如何正确的选择饮食,纠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和不良饮食习惯达到治疗的目的。最后时刻监控血糖变化。患者应动态的监测自己的血糖变化,以调整药物的使用量,在出院前对153例患者全面评估,出院后电话每周回访一次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指导,一个月后再次采用SF-36量表让患者回院复诊。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果
在糖尿病患者入院时发生低血糖的153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为(55.42士7.88)分,低血糖之后为(51.16士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9,P<0.01),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各维度的比较如下表:
以下是护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各维度的评分情况,护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7.88士5.56),低血糖后(51.11士6.99),相比较于初入院时的生活质量结果,除去精力和社会功能维度外的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在治疗中不仅仅要注重对血糖的控制更重要的是预防并糖尿病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但我国的治疗往往把重点放在控制血糖上。所以出现的特点为病程长,并发症多,收入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糖尿病方面的教育无法实施。SF-36是美国医学研究开发的普适量表,有很好的信度,可用于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目前护理干预已经在国内的部分地区开展起来。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比如视网膜病变会影响视力,造成生活的不便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导致四肢麻木肢体疼痛,严重的导致不能自己行走甚至截止等问题。由于低血糖造成的脑组织缺糖导致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如果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大于六小时,神经元细胞就可能死亡,造成精力及躯体功能的下降。所以对低血糖的时刻关注是从根本上控制糖尿病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护理干预可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通过认知干预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和错误的认识糖尿病带来的身体疼痛,精力不足,社会功能下降心理健康等问题在护理干预下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纠正饮食误区和不良习惯根据自身目标科学的改善,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系统护理干预患者,除精力,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外,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能力有提高的患者生活质量越高。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配合药物的调整可以有效的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已经开展了多种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有糖尿病的知识教育,运动干预,营养护理,护理干预等多种方式,发现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别的干预方式也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沈鹤英.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医药》. 2015
[2]孙云霞.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