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当代生活方式病的自我提升的研究

2017-06-15陈丙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效果显著知晓率比例

陈丙春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1

目前,人们将主要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病”。近几年由于山东省居民对生活方式病的知晓率低,造成民众患生活方式病的人数大幅增长。山东省高校每年毕业的大量的高职临床专业学生,大部分毕业生从事基层医疗服务,如果向他们普及“生活方式病”的相关知识,以他们为载体向我省民众普及,可能会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因此我们随机抽取山东省五所高校临床专业学生1000名,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病”问卷调查。并从被调查学生中抽取400人,对其进行不良生活方式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学生对生活方式病的认知的自我提升的干预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协和学院、山东力明学院、山东现代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病认知”问卷调查。从被调查学生中抽取400人,对其进行不良生活方式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学生对生活方式病的认知的自我提升的干预措施。

1.2 干预方法

1.2.1 举办与生活方式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

将被调查的同学分8组,40人/组。以组为单位集中开展关于生活方式病的健康教育讲座,40分钟/次,设定符合大学生成长特点的讲座内容,内容包括睡眠、运动与健康、合理营养与饮食及常见疾病的三级预防等,通过生动实用的授课方式,加强学生对生活方式病的认知。在讲座的过程中注重互动环节,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与生活方式病相关的小视频,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生活方式病的认知。每周举行一次,共计8次。

1.2.2 生活日记及点滴改变计划[1]。分组建立“生活方式病认知”的QQ讨论群或微信群,每天通过向发送一些与生活方式病相关的小常识和小视频、动画。要求每个组员写生活日记,通过每周一次的“写一写,查一查,记一记”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生活方式知识,记录个人饮食、运动、作息日记,并将生活日记发送给指导教师,跟指导教师交流讨论,指导教师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学生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未来一周的点滴改变计划。同时学生在QQ讨论群或微信群开展交流与讨论。运用此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并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并养成习惯。

1.2.3 榜样示范。每周老师都会选出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明显的学生,对他们的优秀之处给予点评,并发放小礼品。以这些学生为榜样示范对其他学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1.2.4 举办主题宣传月活动。通过广播、宣传栏和宣传板宣传生活方式病的致病原因、危害性、预防措施。

1.2.5 运动干预。运动是预防生活方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在运动前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体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种类、运动的强度、频次和持续运动时间。可从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和肌力练习三类中选择,可选择快走、慢跑、太极拳、篮球、足球、健美操、羽毛球、游泳等。运动强度必须因人而异,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最好能够达到60分,每周运动3~5次。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达到增强体质、控制体重的目的。

1.3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均由学生现场填写并在检查确认后回收,以保证问卷的应答率、应答效果、回收率;根据学生学号对录入数据进行干预前后一对一配对,剔除不合格问卷,共回收386份调查问卷。

2.结果

2.1 对健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关注与认知:

对“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知识”的关注率由干预前94.6%提高到干预后100%,对于“健康的认知的正确率”由干预前52.4%提高到干预后96.4%。知道良好的睡眠的重要性的同学由干预前的比例92.1%提高到干预后97.9%。通常都能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很好的同学的所占比例由33.3%提高到干预后97.2%。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认知的全面性”的知晓率由干预前50.6%提高到干预后95.6%。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大部分同学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努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精力旺盛,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确保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一个人在大学阶段能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往往会坚持一生,反之,亦然。大学生勤学好问,兴趣广泛,是很好的知识传播载体,可以把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传递给他们,以他们为载体向社会传播,提高山东省民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知晓率。

2.2 对于运动的认知

对“运动可预防的生活方式病”的知晓率由干预前4.9%提高到干预后97.1%。定期有固定的锻炼时间的同学的比例由干预前56.5%提高到干预后97.2%,从不运动的同学的所占比例干预前5.1%下降到干预后2.6%。自我感觉身体很好的同学的比例由干预前18.1%提高到干预后77.5%。干预前58.2%的同学“自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与以前相比差了些,容易头痛、感冒、腰酸、失眠等”,干预后下降到8.8%。干预前40.1%的同学每周运动的次数不足3次,干预后下降到16.1%,干预前30.1%的同学能保证每天运动60分钟以上,干预后提高到69.4%。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充分认知到運动的重要性,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通过充分有效地运动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生活方式病的目的。

2.3 对于健康成年人体重的评判指标认知:

对于体质指数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0.0%提高到干预后84.2%,对于“超重和肥胖的危害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3.91%提高到干预后91.2%。这说明干预效果明显,大部分同学已经认识到健康体重的重要性。超重、肥胖和体重过低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超重和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省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超重和肥胖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等疾病风险;而体重过低则会影响大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容易诱发女性贫血、不孕不育等。因此,维持健康体重显得尤为重要。

2.5 对于烟酒的危害的认知

喜好烟酒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10.2%下降到干预后4.67%,抽烟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15.2%下降到干预后10.3%。对于“吸烟会增加患肺癌、喉癌、膀胱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风险”的知晓率从干预前95.1%提高到干预后98.7%;對于“抽烟会增加患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风险”的知晓率从干预前15.1%提高到干预后97.2%。对于“二手烟的危害性”的知晓率由干预前80.1%提高到干预后97.9%。对于“应限量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中风、胃癌、肠癌、肝癌等疾病的风险”的知晓率从干预前9.1%提高到干预后97.4%。偶尔饮酒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20.1%下降到干预后5.70%。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大部分同学已经充分认识到烟酒的危害性,但是已经一部分同学已经养成抽烟的不良嗜好,已经成瘾,而且很难戒除。如何帮助已经有烟瘾的同学戒烟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6 对于饮食因素的认知,调查显示:

(1)对于清淡饮食的认知:对于“我国成年人一天食盐推荐摄入量”的知晓率由干预前63.1%提高到干预后97.9%,对于“食用盐过量可以诱发高血压、吃高盐食品可以损伤胃粘膜,诱发胃癌、肠癌”的知晓率由干预前14.8%提高到干预后97.2%,对于“预防高血压的措施有低盐食物、低脂食物、减少紧张刺激、经常测量血压”的知晓率由39.1%提高到干预后95.6%。对于“我国成年人一天食用油推荐摄入量”的知晓率由干预前59.8%提高到干预后91.2%。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很多同学喜欢高油高盐的饮食,从认知开始到有效控制大学生每日食用油和食盐的摄入量,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对于动物类食品的认知:关于“每日适宜要吃各类肉的肉量”的知晓率由47.91%提高到干预后84.2%,关于“红肉、白肉的营养价值”的知晓率由干预前45.7%提高到干预后95.8%;食肉过量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30.9%下降到干预后12.9%,对于“经常性的多荤少素的膳食会诱发结直肠癌”的知晓率由干预前21.9%提高到干预后91.2%。经常(>3次/周)吃油炸、熏烤、腌制的肉食品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53.1%下降到干预后13.5%;有时(2~3次/周)吃油炸、熏烤、腌制的肉食品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30.3%下降到干预后19.6%;有16.5%偶尔(1次/周)吃油炸、熏烤、腌制的肉食品的同学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16.5%上升到25.4%。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同学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肉类的营养价值,正在逐步降低日常生活中对油炸、熏烤、腌制的肉食品的摄入。

(3)对于主食的认知:对于“常吃粗粮的益处、粗粮的营养价值”的知晓率由干预前14.4%提高到干预后82.9%“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主食既有面食、米饭、又有粗粮”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的11.6%提高到干预后77.8%。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同学已经认识到粗粮对身体的益处、粗粮的营养价值,但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过程。粗粮中富含膳食纤维,而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预防糖尿病、高血脂症、癌症等。粗粮跟我们日常所吃的精米精面相比口感可能差一些,但是里面有更多的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我们抗癌、抗氧化、延缓肌体的衰老。

(4)对于奶制品的认知:对于“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其营养价值的高低”的知晓率由干预前15.4%提高到干预后85.5%,每日饮液态奶达到300毫升及以上的同学所占的比例由干预前26.9%提高到干预后77.5%。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大部分同学对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已经有充分的认知,已经逐步加大了在日常生活中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奶和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是非常好的钙、锌、镁、磷、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D的来源。每日摄入足量的奶及奶制品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能促进快乐激素-血清素的大量增长,能增强骨骼和牙齿,促心脏和神经系统耐疲劳,使皮肤光滑和丰满。

(5)对于蔬菜水果的认知:“保证每天吃够300-500克的蔬菜”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59.3%提高到干预后91.9%;“保证每天吃够200-350克的水果”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28.5%提高到干预后77.2%;“深色的蔬菜、水果的抗氧化能力更强,营养价值更高,而且有很好的预防癌症的保健效果”的知晓率由干预前5.3%提高到干预后85.5%;“每天最好吃两种及以上深色的蔬菜和一种及以上深色的水果”的知晓率由干预前10.0%提高到干预后91.9%。88.6%的同学“在生活中最好吃当地的当季的水果,当地的当季的水果比其他水果营养价值更高”的知晓率由干预前11.4%提高到干预后93.8%。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蔬菜和水果是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果胶、有机酸的重要来源之一,能刺激胃肠蠕动和促进食物的消化。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水果是膳食中抗氧化物质的主来源之一。所以膳食中蔬菜和水果足量的摄入有利于预防消化道的癌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6)对于每日饮水、饮料的认知:“对于每日饮水量”的知晓率由干预前22.7%提高到干预后84.7%,常喝咖啡和碳酸饮料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26.0%下降到干预后5.69%,6.2%常饮绿茶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6.2%提高到干预后26.4%。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大部分同学已经知道每天应适量饮用白开水,知道常喝咖啡、碳酸饮料的害处和绿茶的营养保健作用。水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帮助调节体温,每日饮用足量的白开水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的大学生常常用咖啡、碳酸饮料代替白开水,一来增加糖的摄入量,增加了患肥胖和龋齿的风险;二来增加了患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7)对于甜品、零食、保健品的认知:“经常吃冷冻甜品(冰淇淋、雪糕等)”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5.2%下降到干预后2.59%;经常吃高油脂高糖零食(薯片、果冻、蛋黄派)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30.1%下降到干预后10.9%;的同学有时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或其它的营养补充品的同学所占比例由干预前3.3%下降到干预后1.29%。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大部分同学已经认识到甜品、高油脂高糖零食的危害性,并认识到只要营养均衡,没有必要食用保健品。

(8)对饮食规律的认知。能坚持每天吃早餐所的同学占比例由干预前32.5%提高到干预后92.2%,三餐饮食规律的同学占比例由干预前32.5%提高到干预后92.2%。对于“经常不吃早饭或者就餐不规律,容易诱发胆结石、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的疾病”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6.5%提高到干预后93.0%。这说明干预效果显著,大部分同学已经认识到三餐规律的重要性。

3.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省的大部分高职临床专业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不健康,对于生活方式病的知晓率偏低。但是随着有效干预措施的实施,大部分同学已经逐渐改变其原有的不良的生活方式,逐步建立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生活方式病的知晓率大幅上升。在干预过程中发现,举办与生活方式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建立“生活方式病认知”的QQ讨论群或微信群,与学生互动探讨相关知识,榜样示范、举办主题宣传月活动和运动干预都是加强大学生对生活方式病的认知和自我提升的有效措施。高职临床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基层医疗服务,向其传授“生活方式病”相关知识,鼓励他们向社会、家庭传播“生活方式病”的相关知识,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政,侯越,林乐涛,钮文异. 北京市某综合大学本科生健康生活方式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01):53-56

猜你喜欢

效果显著知晓率比例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减肥增效试验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自然环境下小班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预防干预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浅谈人本管理在基层采油单位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分析及意义
便秘的温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