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7-06-15刘凤媚黄利华韩澍堋
黄 波 谢 文 刘凤媚 黄利华 韩澍堋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清远 511500)
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黄 波 谢 文 刘凤媚 黄利华 韩澍堋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清远 51150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四手操作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96颗乳牙)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四手操作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恐惧程度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疼痛发生率、心理恐惧感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应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显著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恐惧,同时提高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四手操作;心理护理;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口腔环境无法保证,极易出现龋齿的现象,随着病情的演变逐渐变成牙髓炎和牙周围神经病变,尤其是儿童,由于刷牙无法保证口腔环境的正常,是牙周炎和牙髓病的高发人群。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牙髓病和牙周疾病的方法主要是根管治疗,去除病灶杜绝再次感染,通过机械的手段清除感染物,使用化学手段根管填充和封闭冠部,避免再次感染,在根管治疗中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疼痛[1-3],本研究旨在观察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进一步在临床推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96例(96颗乳牙)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男32例,女16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9.78±5.13)岁,原发病:根尖周炎28例、牙髓炎20例。患牙部位:磨牙12例,尖牙29例,切牙7例,对照组患儿男33例,女15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9.26±3.15)岁,原发病:牙周炎25例,牙髓炎23例,患牙部位:磨牙12例,尖牙31例,切牙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原发病、患牙部位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患儿四手操作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操作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护理人员要理解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紧张、焦虑的心理,耐心观察患儿出现的心理变化,要及时对患儿进行温柔、体贴的安慰与鼓励,播放动画片或者音乐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治疗前充分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向患儿家长讲解根管治疗的重要性、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免家长的不良心理因素影响到患儿,术中要观察患儿的变化,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对于患儿疼痛敏感时应及时给予镇痛药物进行镇痛,根管预备时应给予无痛治疗,患儿全身放松,指导患儿进行深呼吸放松身体,待患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操作,术后向患儿和家长讲述术后并发症和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告诉患儿和家长术后出现轻微的疼痛是正常的,若出现明显的疼痛时应及时来医院检查复诊[4-5]。
1.3 评价指标
1.3.1 疼痛程度
依据Genett的疼痛程度评价标准[6],将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分为无或轻度疼痛:患儿治疗过程中无疼痛感或者轻微疼痛,不影响医生操作;中度: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较难忍受的疼痛,需采用局部麻醉来控制疼痛;重度:患儿治疗过程中疼痛难忍,终止治疗。疼痛发生率=中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
1.3.2 恐惧程度
依据行为评估法对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恐惧程度进行评价[7],无恐惧感:患儿治疗过程中无紧张、焦虑、恐惧;恐惧感不明显: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忧郁与情绪不安;恐惧感明显:患儿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异常,行为无法控制,肌肉紧张,眼睛紧张等异常情况;恐惧感发生率=不明显恐惧感发生率+明显恐惧感发生率。
1.3.3 治疗依从性
根据李红梅等[7]研究的文献制订治疗依从性评价标准,完全依从:患儿治疗过程中完全按照医嘱和护理要求进行治疗;部分依从:患儿治疗过程中虽然可以按照医嘱和护理要求进行治疗,但是有逆反心理;不依从:患儿治疗过程中无法按照医嘱和护理要求进行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疼痛程度、心理恐惧感程度、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均为多分类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 Whiney-U分析,非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儿疼痛发生率为33.33%,较对照组患儿的77.08%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对比分析[n(%)]
2.2 两组患儿心理恐惧程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儿的心理恐惧感发生率为31.25%,较对照组患儿的89.58%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心理恐惧程度对比分析[n(%)]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为100.00%,较对照组患儿的79.17%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对比分析[n(%)]
3 讨 论
在给患儿进行根管治疗过程中,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同时为患儿服务,护理人员在患儿的座椅旁边,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情绪、神情及行为变化,对出现焦虑、恐惧、害怕的患儿要及时进行疏导,使患儿放松。临床上心理护理是要以一定的理论体系指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但是儿童的心理护理尤其特殊,往往会受到家长及医护人员的影响,因此患儿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同时也要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8-9]。首先要在治疗前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心理铺垫,因为患儿在治疗前肯定会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儿和家长沟通,了解其产生恐惧的原因,而后再使用适当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对于患儿可以讲故事、播放音乐和动画片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并且指导其进行深呼吸,缓解不良的心理情绪,对于家长要说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理恐慌是正常的,指导其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心理干预[10];其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若患儿出现紧张、痛苦的表情时要积极对其进行语言安慰,缓解患儿的情绪,治疗完成后要鼓励患儿勇敢,使其得到自豪感,以便完成后续的治疗[11]。
本研究显示: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应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儿疼痛发生率仅为33.33%,而常规护理的患儿疼痛发生率高达77.08%,尤其是12例患儿出现重度疼痛,无法继续进行治疗,心理护理干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恐惧感的发生率仅为31.25%,而常规护理的患儿治疗过程中心理恐惧感的发生率高达89.58%,提示: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应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显著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和降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恐惧感;治疗依从性是影响根管治疗操作的重要因素,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达100.00%,而常规护理的患儿治疗依从性仅为79.17%,有10例患儿无法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与钟凤英等[12]学者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应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可显著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恐惧,同时提高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的康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1] 宋学清.四手操作在口腔治疗中的护理配合及实践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9):57-58.
[2] 胡蓉.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门诊手术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1):73-74.
[3] 樊明文,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4.
[4] 张莉.四手操作技术的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99-100.
[5] Van Wijk AJ,Hoogstraten J. Experience with dental pain and fear dental pain[J].J Dent Res,2015,84(10):947-950.
[6] Cheng Y,Cheung GSP,Bian Z,et a1.Incid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y in a dental teaching hospital in China [J] .Journal of Dentistry,2016,34(7):516-521.
[7] 李红梅,纪永芳.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13,4(1):74-76.
[8] 张莉.四手操作技术的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99-100.
[9] Lindsay SJE,Jsckson C.2013 fear of routine treatment in adults:Its nature and management[J].Psychol Health,2015,17(2/3):165-174.
[10] 张芳,王非,王彦铃.根管治疗患者牙科恐惧症的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25(4):375-377.
[11] 郭朝凤.根管治疗术中根管预备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50-52.
[12] 钟凤英.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根管患儿治疗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182-183.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four-hand ope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rimary root canal therapy of deciduous teeth
HUANG Bo XIE Wen LIU Feng-mei HUANG Li-hua HAN Shu-peng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Qingyuan City, Qingyuan 5115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four-hand ope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rimary root canal therapy of deciduous teeth. Methods: Ninety-six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our-hand operation an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had th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degree of pain, the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fear and the compliance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ain and mental fea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ur-hand ope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in in children's primary root canal therapy, reduce the fear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improve the compliance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peed up the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four-handed operation; psychological care; deciduous teeth; one-time root canal therapy
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B088)。
黄波(1978—),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
A
1004-7115(2017)05-0529-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5.018
20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