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148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2017-06-15吴尧兰金晓燕
吴尧兰 金晓燕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01
肠球菌是近年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易导致泌尿道、呼吸道、腹腔、盆腔等处的感染。尤其在泌尿道的感染中,肠球菌已成为主要致病菌之一。由于肠球菌耐药机制复杂,不仅存在固有耐药,而且易产生获行性耐药及药物耐受,应引起广泛重视。为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现对本院泌尿系统分离到的肠球菌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48株肠球菌来自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标本,在7天内同一患者同一标本分离得到的菌株不重复计入。
1.2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细菌分离按常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的ATB自动细菌鉴定仪,药敏采用K-B法,所用MH琼脂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药敏纸片购自Oxoid公司。质控菌株为粪肠球菌ATCC29212。
2.结果
2.1 肠球菌的菌株构成 148株肠球菌中以粪肠球菌占多数,有78株(52.7%),屎肠球菌次之,有52株(35.1%),其他肠球菌所占比例较少,只有18株(12.2%)。
2.2 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检出的肠球菌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糞肠球菌,其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3讨论
泌尿系统感染为医院内最为常见的感染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据国内外报道,肠球菌属在近年来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中居第二位,其感染多与尿路器械的操作、留置导管和尿路结构异常有关,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本次从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分离到的14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52.7%,屎肠球菌占35.1%,其他肠球菌占12.2%,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肠球菌属的主要代表菌种,其耐药状况基本上可以反映肠球菌的耐药状况。
肠球菌具有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特性,固有耐药由染色体介导,获得性耐药及毒力特性由转座子或质粒编码。固有耐药表现为肠球菌对头孢菌素类、低水平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和甲氧嘧啶-磺胺甲吧唑天然耐药。本组药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提示屎肠球菌耐药形势比粪肠球菌更严峻。并且两种菌对多种药物敏感率有较大差异,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而对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此结果与相关报道相似[1-2]。肠球菌对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较高;呋喃妥因对肠球菌的耐药率较低,故对肠球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可首选呋喃妥因治疗。治疗严重肠球菌感染时,需要一种大剂量的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联合一种氨基糖苷类,但抗菌药物的选择必须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李爽[3]等曾表明联合用药治疗肠球菌时,一旦肠菌球菌对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说明该菌已产生获得性耐药,预示不宜用联合用药。因此,治疗肠球菌感染,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菌种间的耐药差异来选择相应的治疗。
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仍是临床治疗肠球菌最有效的药物,其耐药率最低。但随着糖肽类药物的大量使用,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逐渐增多,近年来常见VRE的报道。本实验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1株,VRE的出现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它可能通过耐药基因将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传给敏感菌或其他细菌,故应对VRE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控制。同时还应加强临床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尤其严格万古霉素使用适应症,防止VRE在医院里的交叉感染和传播。
监测结果提示,临床医师应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重视临床药敏试验,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防止或减少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调整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红燕,沈怀亮,魏衍超.临床检出肠球菌耐药谱4年的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5-117.
[2]陈瑜,严建平,吕火祥.肠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医学,2007,29(5):458-459.
[3]李爽,张正.肠球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0 ):7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