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堂村:辽西故道上的锡伯族聚落
2017-06-15■晓江京源
■ 晓 江 京 源
万佛堂村:辽西故道上的锡伯族聚落
■ 晓 江 京 源
“千年生辉,万象生佛”,台湾星云大师为辽宁义县奉国寺的题词道出了这座辽代古寺的苍古雄浑,却也暗合了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名—万佛堂石窟,与石窟群日夜守望的,是那一方勤劳勇敢的锡伯族人。
“马架子”、“来兰皮”爱面食的锡伯族
在我国历史上,华北和东北之间往来频繁,但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民间旅行,在明代以前,一般都不通过“辽西走廊”这一沿海的狭长平原地带,而是取道建昌、朝阳、义县、北镇这条线。这条路离海岸较远,是丘陵地带,史称“辽西故道”。当年秦始皇东临碣石、曹操北伐班师、隋文帝东征高丽走的正是这一故道。本文中的万佛堂村,便是处于辽西故道上的一处锡伯族聚落。
据史料记载,锡伯族虽然由蒙古八旗编入满洲八旗并调入齐齐哈尔、伯都纳等城驻防,但他们生活的区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锡伯族人口不断增多,势力也逐渐增强。清政府为了加强对锡伯族的控制和统治,采用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将锡伯族迁往盛京及北京等地。勤劳勇敢的锡伯族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上,建立过不可磨灭的功勋。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平息准葛尔叛乱后,清政府为加强伊犁地区防务,从盛京、辽阳、义州(今义县)等地抽调锡伯族官兵一千余人,连同眷属共四千余人,自沈阳艰苦跋涉一年多,步行一万多里,来到新疆屯垦戍边。为建设边疆、抵御外侵做出巨大贡献。后来将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定为锡伯族的“西迁节”以示纪念。全国锡伯族总人口大约 19万,基本分布在辽宁和新疆伊犁地区。如今现居义县北的锡伯族人便是当年南迁盛京之时,留守于此地的锡伯族士兵的后人。
锡伯族的房子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早先有种介于窝棚和正房之间的被称为“马架子”的民居,它和土墙茅草房一样,都是土坯砌墙,草苫顶,也有门窗。房子的形状像一匹趴着的马,它只有南面一面山墙,窗户和门都开在南山墙上,这是昂着的马头,屋脊举架低矮,“马屁股”上搭拉着厚厚的茅草。从正面看呈三角形,侧面看呈长方形,由于简单易建,在过去的东北较为常见。当年北大荒垦荒时,垦荒的官兵们对“马架子”情有独钟,在他们眼里,“马架子”就象屹立在沙漠中的金字塔,神圣庄严。
除了“马架子”,锡伯族还有种人字形大屋顶房,宽敞大方,屋檐宽出半米左右,窗户很大,有的一间房子就有四五个窗户,窗户格木形状都很精致,小而多曲、几乎和雕刻的一样,如果没有精细的技艺是做不出来,并且门框、窗、屏风上都有精雕细刻的图案。这种房子造法也相对简单,先用木料搭起房屋的骨架,然后用土坯垒起来抹泥、刷灰。房屋前面墙两头,都有一米多宽的“玛图”(挡风的屏墙),房屋的廊檐和“玛图”并齐。老式房屋廊檐很寬,可以遮风避雨,保护门窗不受风吹雨淋。如今,锡伯族人多建盖被称为“来兰皮”的房屋,其大致造法是:当房屋垒到一定高度后,把比碗口粗的椽子从中间锯成两片(细一些的不锯)在墙上水平放 7、9、11 根(奇数)。把剥了皮的苇杆(芦苇杆踩扁后泡在水里数天,使之不易扯断)5~6 根一把,用苇子隔 3~4厘米一把扎在横椽底下,在苇子上面抹粗麦叶子泥,等干后,房子里层再抹细泥上光,称之为“来兰皮”。在来兰皮上面垒山墙封顶。随着锡伯族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建筑材料的多样化,现在锡伯族民居多改为瓦顶,还出现了不少砖木结构的新房。值得一提的是:锡伯族以西为贵,故西屋由长辈来住。过去房屋都有“安巴纳罕”(大炕),这种火炕由三面环绕的南炕、西炕和北炕组成。南炕由爷奶或父母睡眠,北炕由客人睡眠,西炕一般不睡人,有贵客来时请之坐卧。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上坐卧,因为西炕靠山墙立佛龛供佛。
在万佛堂村住上一些日子,你就会发现,锡伯族人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欢面食,蒸馍、发面饼子、面条、韭菜盒子、南瓜蒸饺等在他们的餐桌上十分常见。要是来了尊贵的客人,热情的村民还要杀羊款待,做一桌丰盛独特的“全羊席”(锡伯族人称之为“莫尔雪克”)。
房破损、屋凋敝待保护的老村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万佛堂村除了是锡伯族人聚居地之外,还是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万佛堂石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所在地。万佛堂石窟开凿在大凌河北岸福山上,分为东西两区,现存大小洞窟 16 个,石刻造像 430 余尊。法像威严、塔林高耸,庄严神奇,让万佛堂村的人们倍感自豪。万佛堂所隶属的义县是“辽西故道”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燕秦设郡、汉武立县至今已有 2200 多年历史。“三皇五帝”中的颛顼(“五帝”之一,黄帝之孙)长眠于此;一代巾帼大辽太后萧绰、契丹杰出政治家耶律楚材等皆出于此。然而令万佛堂村人苦恼的是:这样一个山、石、水、林荟萃,寺、塔、宫、碑齐全,有山、有水、有历史的好地方却知之者甚少。
在当前城镇化大潮的影响下,传统乡村乡镇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万佛堂村也不例外。万佛堂村位于辽宁省义县头台镇西南部,总耕地面积 4392亩,470 户,1952 口人,人均耕地 3.75 亩,是辽西地区典型的锡伯族少数民族聚集村落。厚重而奇特历史文化的另一面,是当地长久以来的贫困和艰苦。
义县是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就万佛堂村而言,人均年收入基本在 3000 元左右,除种植玉米和少量烟叶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经济类作物,生活十分清苦。由于村民经济收入低,不少传统民居建筑年久失修,木结构腐蚀严重,甚至出现断裂;有的民居墙皮剥落,墙体开裂,居住条件堪忧;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儿童生活状况较差;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缺乏,制约着村镇的提升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少数民族地区能不能如期实现目标,直接关系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实际情况看,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居住环境问题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刻不容缓。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承担了“改善少数民族村寨居住条件关爱项目”,项目实施地就选在了万佛堂村。
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保护民族传统建筑方面,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具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长期以来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规划中积累了大量案例。本次“改善少数民族村寨居民居住条件关爱项目”是中央财政为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状况的惠民项目。自项目立项后,研究会迅速成立项目调研小组,赴辽宁省义县头台镇锡伯族万佛堂村进行实地考察,与县、镇政府领导和村民广泛接触,征求各方意见。
针对村民普遍愿望,听取县、镇政府愿景,即把万佛堂石窟和万佛堂村有机联系为一体,村子为景区提供配套服务,达到产业植入的目的,找到脱贫的途径。结合目前村里现状 :80% 是危房,地基塌陷、桩柱倾斜、苇把糟烂、裂纹漏雨……为此,确定了项目的几个原则内容 :1.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侧重旅游和特色农业相结合,其中村口没有标志,缺乏对外部的导向作用,为万佛堂村设计具有锡伯族文化标志的牌坊。2.民居年久失修,对一部分房屋进行防水和墙体修缮。3.村民缺少民宿经营方面的理念和经验,为村子设计民宿样板。4.对村内部分道路进行水泥硬化,疏通修缮边沟(排水沟),改变雨后污水横流的现状。5.村子通往万佛堂石窟的路上,有危桥,严重影响今后发展,由镇政府负责危桥新建。通过项目实施,从而保护中国传统民族建筑及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脱贫,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辽宁义县副县长蒋立新跟项目组谈到:“由于历史、文化保护等问题,义县境内辽代奉国寺、北魏万佛堂石窟和广胜寺塔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发展。因此,希望通过该项目为义县发展带来新的模式与契机。按照一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年打造锡伯族特色,三年完善配套设施的工作思路,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将万佛堂村打造成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环境优美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村墙上的壁画
守文脉、展特色绘村落的新未来
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长河中,曾有鲜卑、契丹、女真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时至今日,颛顼之地仍存,安泰城门犹在,八角十三层的辽代广胜塔、供奉中国最古老最大彩绘泥塑佛像群的奉国寺、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的万佛堂石窟……这些历史遗迹轻轻诉说着万佛堂村悠久的历史。
万佛堂村项目组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考察和深入思考、反复座谈,更加坚定了自身的理念。“治理村容村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服务周边景点,带动村寨旅游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恢复地区民间活力,以上三点互为条件,必须循环起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半年多的工作,村落规划的蓝图跃然纸面,“改善居住条件”工程也悄然显现:万佛堂村环境改善设计和文化旅游规划中,重点设计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口牌坊;完善村口、村内和历史遗迹之间的标识系统;建设各项公共服务设施 ;打造特色民宿等……村内 30余户危旧民居得到维修加固,受益人口 180 多人 ;四公里村内土路实施水泥硬化,疏通修缮 720 米排水沟渠;危桥重建。一个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传统村落正在回归、正在复兴,正在走进更多人的眼中!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秘书长邓千谈到:“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是研究会的立会之本。做为国家民委委托管理的国家级社团,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承担‘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不仅是为少数民族村寨提供关爱,更是一个为贫困地区村寨探索产业支撑的实践活动。希望能够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为更多民族村寨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