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商代饕餮纹板足悬铃青铜俎
2016-07-15张东亮刁丽慧
张东亮 刁丽慧
[摘要]1979年义县出土了一件商代饕餮纹板足悬铃青铜俎,其前后板足架起俎面和俎面下悬铃的形式较为罕见,制作成的槽形俎面为后世带拦水线的食案之先驱。特别是这件青铜俎在前后板足中央留出壶门轮廓,这是我国迄今壶门形象所见的最早实物。这件青铜器不仅是一件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也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关键词]青铜俎 义县 壶门 饕餮纹
一、义县出土青铜俎概况
1979年4月,辽宁省义县稍户营子镇花尔楼村出土了五件青铜器(觑两件,簋、俎、鼎各一件)。经考证,这批青铜器的铸造年代为商代末期,这使义县成为我国北方商周青铜器出土的最北界线。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件饕餮纹板足悬铃俎,这件俎造型规整,长33.5厘米,中宽16.9厘米,高14.5厘米,板壁厚0.2厘米,板足高12.1厘米,重2.5千克。板足面饰精致的饕餮纹,衬以云雷纹地,板足裆间两端各吊有一个钟形铜铃一个,一铃为素面,另一铃饰单层纹饰,制作精美别致。这件青铜俎现藏锦州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也是我国至今唯一一件双铃(底)兽面纹青铜俎。
二、俎的简介
俎是古代割肉所用的砧板,多为木制,少有铜制,长方形,两头有足,它也是古代祭祀时切牲和陈牲的一种礼器。牲是供祭祀及食用的家畜,即古时所谓“三牲六畜”。三牲是指牛、羊、猪,而六畜则包括马、牛、羊、鸡、犬、豕。《左传》上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因为古代祭祀是“国之大事”。有一句话叫做“俎上肉”,就是砧板上的肉,比喻受人欺凌压迫、无逃避余地的境况。《晋书·孔坦传》上说:
“今由(犹)俎上肉,任人脍截耳。”俎对后世家具的影响也最深。在《礼记·明堂位》里说:“俎,有虞氏以梳,夏后氏以崴,殷以棋,周以房俎。”可见俎早已有之,只是每个历史时期叫法不同。俎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了基础,实在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三、义县出土青铜俎的鲜明特点
1.前后板足
从出土的商周时代的实物看,俎由最初的四条腿(见图1),发展成新的板式腿造型(见图2)。常见的板足俎形式是以左右两边的两块板为俎腿来架起俎面,而义县出土的这件青铜俎则是前后两块板为俎腿来架起俎面,这种样式较为罕见。这种制作成前后板足的形式使得板足平面能够正对祭祀者,充分展示板足平面的纹饰内容,使得祭祀氛围更加神圣威严。而左右板足形式则难以具有这样的效果。
2.壶门形象
义县出土青铜俎的板足以细雷纹为地,上饰饕餮纹。最值得关注的是在前后板足的中央,留出壶门(另一说为壶门)轮廓,这是壶门形象能见到的最早实物(见图3)。后来明清时期家具壶门的样式均与其相似(见图4)。虽然壶门形象直到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流行,才开始广泛地出现在佛堂等建筑上,但足以说明在我国在青铜时代就有了壶门形象。我们的先民以将壶门这一形象用于装饰青铜器。因此,目前来说义县青铜俎是我国壶门形象的始祖。
3.槽形俎面
常见的板足青铜俎多为平面俎面,只是有的俎面两端微翘,中间微凹(见图2)。义县出土的商代青铜俎的俎面为槽形。据此分析,此俎不是切牲之俎,应为一件祭祀时陈牲用的礼器。这种槽形俎面,为后世带拦水线的食案之先驱。
4.俎面下悬铃
义县出土的商代青铜俎在板足裆问俎面下两边各吊一个制作精美的钟形铜铃,一铃为素面,另一铃饰单层纹饰,这两个铜铃更增添了这件青铜俎的灵动性与艺术性。至于悬铃的深层目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束语
辽宁省义县出土的商代饕餮纹板足悬铃青铜俎,造型规整,它用前后两块板足架起俎面和俎面下悬铃的形式较为罕见。俎面制作成槽形,为后世带拦水线的食案之先驱。它的前后板足中央留出壶门轮廓,是我国迄今壶门形象所见的最早实物。这件青铜俎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也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青铜俎在造型和纹饰上与中原地区相似,说明义县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发展与中原同步。其鲜明特点显示出地域特征,这件青铜俎对研究商周时期义县地区的社会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
张东亮,1983年3月生,男,辽宁省义县人,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非线性动力学与结构振动。
刁丽慧,1984年1月生,女,山东省郓城县人,大学,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