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2017-06-15田晓军
田晓军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01
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发生各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因此临床上要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1]。我院以直肠癌低位患者共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肠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中低位患者,共97例,按照患者的病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9例,其中女性有22例,男性有27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4.3±3.1)岁;其中黏液腺癌有3例,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20例。对照组48例,女性21例,男性27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5.1±3.2)岁;其中黏液腺癌有2例,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结肠成形术治疗,在患者的结肠断端进行荷包缝合,对吻合器头端进行结扎,在距离患者乙状结肠断端5厘米位置的结肠前壁结肠带向近心端的位置纵向切开,切口为5厘米,然后进行横向缝合,对患者行浆肌层包埋,进行结肠-直肠端端吻合。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肠梗阻、吻合口漏、术后出血以及吻合口狭窄等前切除综合征发生率为2.04%,对照组患者前切除综合征发生率为10.42%,观察组患者的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对比
观察组术后的平均排便次数和失禁综合评分分别为(2.54±0.37)次/天和(6.73±2.32)分,对照组的为(4.65±0.60)次/天和(14.36±3.79)分,观察组术后排便功能比对照组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术后容易影响患者的肛门功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在保肛手术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2]。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表现为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失禁、排便急迫感和排便次数增多等[3]。采用结肠成形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形成了新直肠,能够有效提升新建直肠的顺应性和容量,选择合理的结肠J型贮袋的长度,可以确保其功能和括约肌功能相似,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术后肛门功能,减少各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肠梗阻、吻合口漏、术后出血以及吻合口狭窄等前切除综合征发生率为2.04%,对照组患者前切除综合征发生率为10.42%,观察组患者的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平均排便次数和失禁综合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观察组术后排便功能比对照组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5]。说明重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可以减少前切除综合征的發生,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直肠癌低位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时应该注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选择结肠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排便功能,临床上可以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肖振华.抑肝扶脾渗湿法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
[2]谭人福,牟绍玉.经肛门灌洗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 28(7):632-634.
[3]王木勇,张森.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4):948-952.
[4]王刚,童创,王建国,等.结肠成形术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前切除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安徽医药,2016,13(12):1534-1536.
[5]秦启元,黄斌杰,王磊.重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6,5(3):19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