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对策研究

2017-06-15胡凌霞肖圣飞

职教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胡凌霞+肖圣飞

摘 要:在中国会展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会展教育行业异军突起,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一匹黑马。但是,目前的现实问题是:我国会展相关的高等教育体系尚未完善;与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尚未达到无缝对接的理想状态;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经验匮乏、应届毕业生不能进入行业或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等等。文章着重分析笔者所在的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高职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会展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尝试建立起一种更加适应地方经济会展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会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63-04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探索。2010年3月,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把“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作为未来我国教育工作的方针[1]。要求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伴随着会展经济迅猛发展,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它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能从事会议、展览活动策划、现场管理及会展礼仪、报关、报检、物流等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新兴专业,它也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模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内涵建设与实际的企业诉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会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高职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专业创新型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质量、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

为深入了解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笔者对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2013、2014、2015、2016级四个班的部分学生展开网络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创新能力培养等三方面进行设计。总共发放9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达到96.6%。在调查对象中,女生占71.64%,男生占28.36%。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未完全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目标,具体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进行解读:

(一)专业课程的设置

1.学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满意度总体反应较为一般。被调查者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反应为:总体评价优秀的同学占比仅为19.4%,评价为良好的学生占23.88%,其次是评价为一般的学生占43.28%,评价较差占10.45%,评价很差的占2.99%。其中,评价一般的学生占比接近五成,说明学生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并不高,与学生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意味着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课程体系尚不健全、课程内容缺乏更新、科目繁多且重复现象严重的学生所占比例均达到四成以上,而认为专业实践课程匮乏导致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的比例达29%,充分说明学生就实践课程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认知度很高。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对高职专科生来说,更需要积极通过参与实践切实将理论知识相互融会贯通。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要适当增加专业实践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实践操作环节所占的比重,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的内容。同时,被调查者认为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效果不错的专业课程依次(比例从高到低)为:会展项目管理(85%)、大众传播实务(76%)、技能类课程(制图、外语、商业文本写作等)(69%);而选择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课程则普遍占比较低(13%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在专业课程的选择方面,非常讲究课程的实用性,尤其是对自身今后就业有帮助的、技能提升型的课程,通常成为学生的首选,且均表现出较高的期待。

在就“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较重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一问题的回答时,有36.7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外语听说能力,有43.67%选择了商业文本写作和设计展示能力,有49.42%的学生选择了公共关系沟通协调能力,有40.22%的学生选择了社会调研与项目可行性分析能力,另外还有34.4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能力。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了大部分学生非常认可专业外语听说能力、商业文本写作和设计展示能力和公共关系沟通协调能力是本专业最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今后需要在现有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强化这类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

3.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各专业课程成绩的给分,有89%的被调查者认为总成绩的给分侧重用平时成绩衡量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选择闭卷考试者占比为9%,而仅仅只有2%的学生选择了开卷考试。的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离不开科学的评价制度保障,但如果过于拘泥于所谓统一、硬性的标准形式,无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育开发,无疑将会抑制学生的开创性思维,于整个专业建设与发展不利。

(二)专业教学质量的建设

1.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就对“在教学方面需要做哪些改进来培养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回答时,选择要突出实践教学的占比高达73.69%,而选择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的更是占比達82.33%。与此同时,对于“究竟哪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回答时,选择校外实践选项的占57.63%,选择情境模拟的占25.47%,只有12.25%和4.65%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的选项。可见,学生对校外实践的教学诉求是比较强烈的,同时也要求本专业在今后的教学安排中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方式的运用。

2.教学内容需要丰富。调查结果显示,就“对现有的专业教学内容怎么看”的调查问题时,有学生谈到:“教学内容中过多强调纯概念性、理论性的知识,而常常忽略创新类的、专业技能型的知识”;也有学生选择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的选项;还有占比38.78%的学生提出现有的教学内容在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方面比较匮乏等等;而对现有课程教学内容感觉比较合理的学生仅占比20.66%。从上述调查数据也足以说明,对于现有的教学内容,特别是理论知识点,求知欲较强的学生感觉太过于晦涩、单一,在具体意见部分也提出,“希望老师在就概念、原理进行讲授时,能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利用现实案例,将理论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强化学生听课的集中度,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的调查中还包含有专门针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调查,有45.69%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更侧重于教授研究方法,但是,还有高达71.21%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过程中集中于专业知识的讲解,而注重创新思维的教师培养者仅占33.19%的比例。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传统思维仍然居主流,即偏重于传统的专业知识讲授,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学方式;而学生亟需的诸如实践教学、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教学手段应该扩大其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这些做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效果显著。

3.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从调查问卷中针对教师素质的调查数据发现,有五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亟需改进。这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期待更多的是倾向于在实践教学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因此,面对学生的期望,本专业教师更应该不断寻找学习机会,随时给自己“充电”,结合企业的诉求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专业课的授课水平和效果。

(三)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从调查数据来看,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高达91.52%的学生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是要确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有19.49%的学生认为需要通过建设创新工程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17.57%的学生选择改革教学理念,9.89%的学生选择明确培养目标,44.81%的学生选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见,本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还不够完善,无论是内涵的质量建设,还是外延的定位更新,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就“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问题的回答时,所有选项中从高到低学生的选择依次是:创新思维(95.97%)、Team协作精神(92.69%)、实践能力(90.88%)、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85.64%)、个人表达能力(84.79%)、理论探究(80.2%);对于“本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看法时,有超过五成的学生选择了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于创新思维和具备综合能力的诉求将为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了第一手的、现实的参考。

2.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土壤,它在给人才培养以滋润的同时,也对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作用,即影响着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影响大学生创新的制约性因素中,有71.21%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创新环境还不够完善,这对于学生的创新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其中选择政策引导不足的学生占45.69%、选择技能指导缺乏的占22.25%、选择资金支持不足的占33.19%。

3.实践教学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就制约自身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做了如下的选择:缺乏创新精神的占72.16%、创新意识薄弱的占75.44%、参与实践机会少的占78.26%、忽视个性培养的占68.92%、专业知识不扎实的占70.22%。选项当中,学生对于参与实践机会少这一选项选择的人数最多。同时,对于“如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的问题,被调查者普遍回答实训基地或校外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实施最有帮助,它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互补与提升。通过教学实习,有90%以上的学生了解到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价值,且表示参与教学实习能对专业实践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和体会,为将来的成功就业做一个前期的试炼。

实践活动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前奏。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而且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该特别重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丰富实践活动的内涵。

4.创新实践活动亟待完善。就“学院是否有开展创新意识或培训创新能力的活动”的问题回答时,选择了一般选项的学生占42%,认为较少的占39%,而仅有8%和11%的学生选择较多的和经常的选项。另外,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不足,這充分说明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本专业有待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诉求较高。此外,有68%的学生提出希望老师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给予不同阶段的指导。同时也说明本专业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对策

从地方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实,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就开展过形式多样地探讨,其重点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如何培养人才[2]。就地方高职院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而言,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性经济的重要平台,依托会展经济发展打造江西绿色服务业,需要通过对本地区进行的产业分析和市场需求的相关调研,同时广泛征求会展行业、企业一线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会展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会展业务水平,较强的外语水平,能在会展公司、会展中心、各类展览场馆、博览会、广告公司、旅行社、旅游公司、酒店、外贸公司、媒体传播机构、庆典公司、经贸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正着力探索以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载体,以服务过程为导向来实施的“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突出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协作性和创新性。“教学做”一体化就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具体实施的,它是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实际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模块设置课程体系,以学生能力发展来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适时引入会展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指导学生通过组建校内会展社团和会展模拟工作室,承接学校的会议、承办自主活动和其他的学生活动来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专业教学组织模式

在教学组织上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从认知实践、到仿真模拟实训、再到教学顶岗实习层层向前推进,把职业素质养成与理论教学的具体实施相互融合。本专业的设计思路是:以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为目标,本着政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思路,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理念设计专业课程,选取典型案例作为活动的教学载体,并根据展会举办的时间,安排、预留相应的课程教学时间,协同主办方会展公司将实际工作任务列入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中。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学年以学校为主,进行开展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除了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外,同时依托本地一年一度的展会举办安排主办方企业、场馆认知实习、企业展会现场参与、以及邀请企业高管、专家举办讲座等职业理念的灌输和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认知专业,提高专业意识。

第二学年学校加强校内培训,专注于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组建会展社团和会展模拟工作室,按实际公司岗位需求设置组织架构;同时,以市场模式主办校园展、校园文化节等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引导学生迅速熟悉会展企业工作程序以及各岗位需求,促进产学有机融合。

第三学年校企合作,主要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是根据企业的季节需求,进行不超过6个月的顶岗实习。

(四)专业教师人才队伍建设

对专业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建设。内部需要积极开展教研室为主的教研活动,共同研究,讨论教学问题,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外部建设就是“走出去,请进来”。由于会展专业还是比较年轻的专业,教师梯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需要通过教师参加说课比赛、组织学生参赛、参加专业年会、论坛,以及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外校知名学者开设讲座等形式,以“一对一”师徒制的模式让年轻教师“拜师学艺”,尽快形成本专業独具特色的优秀教师人才梯队。

在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和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每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都必须综合考量客观的环境条件。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要从地方性出发,深入分析和了解所处地方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出兼具地方特色与行业竞争力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阳.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7.

[2]苏永华.基于就业力提升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11.

责任编辑 王国光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关于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几点认识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