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2017-06-15罗英卢昊黄乐辉
罗英+卢昊+黄乐辉
摘 要:德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而道德情感教育在其中又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中职学校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道德情感培育,导致学生道德行为缺失。文章在简要阐述情感性道德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重视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学生自信心与自我教育能力等有利于中职学校实施情感性道德教育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情感性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21-04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尤其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品德的培育,对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将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要育人为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明确指出,将职业道德课设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
德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大重视,将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置于重要地位,而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使得学生道德行为缺失的现象屡有出现。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道德情感认同和推动作用下,中职生才会主动接受道德知识、践行道德规范。反之,他们会缺乏热情,即使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也很难持之以恒。因此,中职学校加强情感性道德教育工作是提高道德教育教学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情感性道德教育的内涵
情感性道德教育是对认知性道德教育的一种提升与超越,它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用情感作用机制促进对象道德规范与发展。认知性道德教育强调知识与能力在道德教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上世纪西方学者对道德教育认识的主流,着重培养道德认知能力,而不是情感激发。情感性道德教育着重强调认知和情感的统一协调与有效整合,是对认知性道德教育的发展、提升和超越,通过对学生道德情感能力的培养促进道德教育有效性得到加强。关于情感性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内涵,目前没有统一的提法,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朱小蔓认为:重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提倡在道德教育中关心人的情感发展,并且以情感品质的道德化来表征人的德性的德育范式[1]。丁锦宏指出:情感性道德教育是一种重视受教育者道德性情感素质发展,以个体基础性情绪、情感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地参与道德活动,体验性地认知道德价值和真实地表现主体道德价值观的道德教育方式[2]。另有研究人员认为:情感性道德教育就是借助情绪、情感的动力系统作用,将外在对个体实施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个体内在需求的品德追求[3]。
综上所述,情感性道德教育强调将情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线,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使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并贯穿于整个德育工作的始终,这种道德教育理念能保证人的德行构成。通过对学生道德情感能力的培养,内化他们的情感品质,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转化为积极规范的道德行为目标,所以,情感既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道德教育目的。因此,中职学校在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第一要素,将情感性道德教育进一步贯穿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性道德的培养,真正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实施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息息相关。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师、家庭、个人层面上。
(一)学校重视不够
学校领导者在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领导重视,能大大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施效果。然而,有些学校的领导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育人工作的道德教育工作摆在相对次要位置,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技能培养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上,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甚至有些流于形式,这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由于管理者没有从根本上重视道德教育工作,在学校政策倾斜、经费配套上与专业技能培养相比也存在厚此薄彼现象。甚至部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开展,即使开展了也整体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学校重视度不够,没有充足的师资队伍和经费作保证。
(二)学校道德教育氛围不浓
学校道德教育氛围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隐性的道德教育功能,能够形成具有强大感染力的道德情感场,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渗透,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部分中职学校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课题组在走訪部分中职学校时发现,尽管一些学校有专题栏、宣传栏和板报区,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有的上面有内容但是很陈旧,有的风吹日晒残缺不全,有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宣传广告,鲜有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硬件设施如体育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场馆硬件设施和条件比较差,运动和锻炼的人比较少。在这样的校园中,无论软件和硬件设施均不利于对学生开展良好的文化熏陶和道德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对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对美的享受与追求形成障碍,使道德教育的外在渗透力受到极大影响。
(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受经济社会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个别中职教师对本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及角色认同感不强,出现职业倦怠,对教育缺乏积极性,加上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充实提高机会少,对岗位工作缺乏积极性,在对待学生的情感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有些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只是简单地照搬书本知识,教学效果差。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所区别,它不是以文化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规范的道德行为关键所在。因此,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加丰富、灵活。然而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在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方法,在课堂上仅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学,其他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很少运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难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教学效果差。
(四)学生家庭重视不够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中职学校学生家庭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德育环境上,过于重视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目前,大多数家庭都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却很少有时间教育和陪伴孩子,长期以往,在情感上与孩子产生距离,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德育教育的理念上,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而忽视道德品行的行为养成。受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提升学历学位水平,所以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重智育、轻德育”。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家长通常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和个人的品德,而对社会公共道德相对轻视。这与家长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当前不良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在教养方式上,家长一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能做到以身作则的较少。“言传”这种灌输方式往往并不能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可和接受,而“身教”却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五)学生自身缺乏自信、自我认同感低
中职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首先,受传统观念及“学历至上”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人都轻视职业教育,中职生作为选拔考试未获高分者,不少是出于无奈才进中职学校的,面对亲人和家长的关心与询问,他们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导致自信心不足,产生自卑心理,自我认同感低。对自身情感态度存在极端性、敏感性,个别学生在学业学习中,主动性不强,自控能力差,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课堂上不认真学习,课外作业不主动完成甚至不做作业。有些同学没有理想和目标,信念意识淡薄,没有前进的动力,在学习和生活上不愿意与人交往,对事物反应淡漠,整体表现不佳,难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进而阻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情感性道德教育的措施
情感在学生的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行为的产生,就应该贯彻落实情感性道德教育理念。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职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社会不良秩序的整顿,尤其是中职学校周边的不良社会因素。引导大众改变对中职生的偏见。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保障中职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政策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国家政策和文件落实情况的监管,对部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实地考察,严厉整改“走过场”的现象。在经费上,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防止部分中职学校因经费问题而使德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重视并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
只有教育管理者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德育思想,将中职生的道德培养纳入中职生的人才培养指标体系中,从而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系。中职学校应该加大引进或培养道德教育的师资力量,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选择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切实改变重知识技能轻道德教育的现状,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运行机制,设立相应的绩效管理激励制度,进而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施效果,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性情感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应该加强建设并进一步发挥其德育教育功能。首先,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卫生状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心,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律。学校的宣传栏、图书馆、绿化带、体育设施等都是学生活动的主场所,也应加强建设,提高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包括学校校训、历史沿革、办学宗旨、人文精神等。这些精神环境倡导的道德价值在无形中时时刻刻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因此,中职学校要结合自身特色构建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传递给学生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等精神风貌,并在思想和行动上起模范带头作用。最后,开通道德实践渠道。实践证明,道德实践能更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规范,较之课堂上的道德知识灌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真正有效的教育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参观名胜古迹等活动,让学生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感受革命精神,用事实感染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品德。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又为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锻炼渠道。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情感性素质。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对学生严加管教及体罚等措施已经行不通,甚至违法,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感能力,为学生树立榜样。一是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客观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缺点。二是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繁琐的学生工作,教师不应悲观失望或满腹焦虑,而应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摆脱困难。三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尝试和学生以朋友的身份交流,让他们觉得受到尊重与重视,增加彼此间的亲切感,在潜移默化中实施道德教育。
其次,精选道德教育内容,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在选择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时,中职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传递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方法上,中职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和板书外,也应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观摩参观法等。同时,配合使用咨询心理学中的共情、倾听、关注等教学方法,能够使整个课堂更加溫馨和谐,也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教育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而广泛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一旦学生在锻炼和活动中获得认可与赞许,有利于学生情感上的满足和自信心的建立。二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中职学生自身的内驱力,是良好道德形成的根本,虽然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环境和育人机制,但终归要靠学生的自我改变和自我教育。作为学生个体,应积极主动地接受道德情感教育,树立自信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转化成自身品质,克服消极、低落的情绪,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提升道德品质。
总之,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应共同努力。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专业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见成效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相信在学校、家庭、社会与中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中职学生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1-73.
[2]丁锦宏.关于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1999(2):12-17.
[3]周幼林,侯娟.论情感性道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161-162.
责任编辑 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