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建设体系建构

2017-06-15陈学军周益发邓卫权

职教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体系教师

陈学军+周益发+邓卫权

摘 要: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该学科教师专业背景薄弱,学术科研能力偏低;创新创业实践体验少;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结合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校育人体系;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现全过程育人;形成“三合一体”培养体系,建设稳定骨干队伍;加强“产学研”转化,引领示范;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评价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师;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29-07

伴随着新一届政府“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提出,全国各地开启了创新创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直接促进了各大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加快了创新创业教育走进大学课堂、面向大学生。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日益凸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也得到逐步提升。2015年,“安利全球创业报告(AGER)”针对44个国家的近五万名公众,所做的创业态度的调查研究中数据显示,中国的创业环境友好度提升,中国大众的创业意愿领先全球,85%的中国受访者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业意愿,中国的安利创业指数(79)领先全球,仅次于印度(81),远远高于全球(51)和亚洲(64)。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高校大学生[1]。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实施与持续开展。众所周知,作为创业意愿高、能力强的大学生培养关键是要有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那么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以及如何建设就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没有到有再到初步发展,使得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创业创新人才质量提升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当然,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构建不仅是高校贡献社会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也是高校自身轉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更重要的是充当为社会培育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生力军。总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必将受到国家、社会、高校的重视。

本研究以全国各层次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部分在职在岗教师为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调查和分析高校及创新创业教师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行为和主要影响因素,揭示创新创业教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更多的高校教师高校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相应的研究数据,同时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深入调查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笔者在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研究的基础上,以全国部分高校在职在岗的创新创业教师为对象,主要采用了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方法,对问卷调查数据用“问卷星”、excel、spass等工具进行统计分析。为使调查数据更具代表性和全面性,根据全国高校分布区域,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等进行划分,并结合各高校的办学水平,随机调查了64所高校,共计300名创新创业教师(定位于正在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问卷发放时间为2016年3月,回收时间为2016年4月,有效问卷为226份,有效率为75%。有效问卷教师所在院校的比例分别是:重点院校(985、211院校)21人,占比9.2%,公办本科131人占比57%,民办本科10人占比4.4%,公办高职高专58人占比25%,民办高职高专6人占比2.6%(详情见图1)。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自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也提上了日程并在一些方面得到了突破性地进展。但从调查分析结果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教师对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满意度较高,但普遍认识到自身创新创业的实践体验亟需加强。当前,为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和满足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尤其是推动学校毕业生以创业创新促进高质量就业,各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为具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宣传推进等方面的工作也表示满意。一方面数据表明:69.9%的受访教师表示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等工作比较满意;6.74%的教师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见图2)。

另一方面大多数创新创业教师表示自身创新创业的实践体验方面缺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没有任何创业体验的兼职教师亟需获得实践的参与机会和体悟。在参与问卷和访谈的教师中,只有22.89%的教师表示已经开始创业或者创业取得初步成功,其他教师均表示没有任何创业体验(见图3)。

接受访谈的教师普遍希望能够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和省级大赛或者参与创业项目中得到直接认知,并在不断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需求中提升自己,尤其是希望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得到快速提升。其中37.92%的教师提出希望不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通过校企合作合力培育;84.34%的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应该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在这一点上中西部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需求尤其强劲,95.18%的教师表示渴望提升实践体验(见图4)。

这主要由于中西部地区企业数量相对于东部地区更少,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更少,自然地方高校乃至创新创业教师获得实践机会就更少,他们迫切想得到创业机会或在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得到历练。

2.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学科背景薄弱,学术科研能力偏低。由于目前国内大多高校没有设置创新创业专业及开设相关课程,也没有系统的创新创业教师培训体系,创新创业教师与其他传统学科教师相比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又因为各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存在准入门槛低、组织管理松散、流动性强等特质,导致创新创业教师专业性不强。调查显示,在全国高校中,专职创业课程教师的比例仅占10.8%,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行政人员和辅导员构成的比例超过66%(见图5)。

显然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而师资力量决定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来源结构、是否有过创业经验等等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知识技能传递的有效性。

另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中中级职称比例占50.6%,初级甚至无职称比例占10.84%,发表或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主持者就更少了(见表1)。

还有在核定教师教学资历和证书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在调查的教师中,获取相关资格证书的种类较多,涉及不同颁证部门,如国际劳工组织颁发的SYB培训证书,团中央颁发的KAB师资证书,以及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颁发的高校创业指导师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创业咨询师等(见表2)。

这不仅充分说明创新创业工作实施和管理机制不明确,主体责任不明晰,也佐证了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

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傳统,改革呼声较高。尽管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教师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整体认识还不够深入,譬如课程内容设置集中体现在创业认知和基础知识上,课程的系统设计和实施没有充分融入到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全过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呼声都比较高。数据表明,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创新创业教育应开设哪些课程上,被调查的创业教师选择创业管理的占64.19%、创造力心理学53.38%、思维科学52.03%、商务共同与交流51.35%、科学方法论48.65%(见表3)。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仍然采用传统讲授,受访教师希望增开相关课程,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是创新创业教育“教什么”的直接体现,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培养。通过调查,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为技能培训(84.21%)、政策解读(78.95%)、实践活动(68.42%)等(见表4)。

可见,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大部分还停留在一些政策、技能等知识的传递上,一些科学方法论、创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开发。

同时,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仍以大班授课、理论讲解为主。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怎么教”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的深入掌握与体验。调查显示,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在教学形式上,37.13%的学生指出其所在高校采用分专业大教室上课(见表5),46.52%的学生指出其所在高校教师上课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见表6)。

可见,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仍采用的传统的方式。

二、现有高校双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是一个不断编织的过程。它建立在原有的队伍建设体系之上,又以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在新的技术条件和剧变的环境中完善。洞察前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搜索框键入创新创业、教师等作为主题词,可以发现近年来创新创业教师相关研究成果数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016年发表的论文呈现增速快总量大等特征,成为爆炸性的热词(见图6)。

国内学者关于创新创业教师建设研究的相关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关于创新创业教师建设的内涵、实践等方面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沈健的《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江苏的理解、实践与构想》中深刻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重点,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是关键,并就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提出构想[2]。丁九桃、朱美玲在《建设创业型大学需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中论述了教师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者,是建设创业型大学的中坚力量,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推动者。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等观点[3]。方法林的《烹调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内涵、实践及构想》认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并建议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师发展中心、“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等构建与重塑烹调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体系[4]。

二是关于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罗萌在《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中认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地方高校,针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实际,提出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对策建议[5]。梁羽《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就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具体措施和保障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通过培养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来推动该专业的发展[6]。

三是关于创新创业教师能力提升的策略、路径等实践研究。易苗的《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路径》从政策环境、管理制度、内生动力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路径[7]。吴梦军等在《创新创业项目教学与创业公司经营结合模式研究》中提出创新创业项目教学与创业公司经营结合模式,即创新创业教师利用社会的创业项目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利用来源于社会的项目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教学与创业公司经营结合模式研究[8]。

四是关于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政策方面的研究。汪泳的《高校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分析》指出高等学校应从转变管理观念、改进教师评价机制、落实教师实践培训等方面入手,推动创新创业型教师的成长[9]。孙海燕等的《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当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尚存在系列问题,基于政策角度分析,原因主要是不完善的政策难以发挥全方位、多角度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调节功能。为此,进一步提出构建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对策[10]。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引起了该领域研究者的关注,而且也推动了学者们积极地从宏观层面进行理论探讨,并务实地从微观层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对创新创业教师建设内涵、途径、策略、模式、制度等方面的成果。这对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提供了努力的方向,还提供了可借鉴的策略、模式。

但笔者认为现有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大多数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缺乏对创新创业教师建设现状的数据化思考,对于其建设现状处于宏观和笼统状态。其次,由于缺乏相关的调查数据,大多数研究仍局限于某个行业、某所高校、某个区域,难以对全国各层次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建设的总体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也难以对不同区域间和不同层次的高校间的情况开展纵向比较。

结合本次对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情况,可以明白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强,但外部尤其是高校缺乏系統性地支持,帮扶教师成长的顶层设计薄弱;教师自身学科背景不对口;促进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发展的合力及关键点是实施课程中边教边发展亦或是其他途径,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式地解决,需要系统性构建创新创业教师发展体系。这要求我们在基本了解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新型创新创业教师建设体系。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新体系的建构

根据调查结果,基于现实情况的了解和与创新创业教师进行的深入访谈,本研究对如何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校育人体系

创新创业师资的建设不是一个独立环节,是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围绕建立责任明确、运行通畅、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开展的。因为要建设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必须完善系统设计,构建全校联动、全员参与、各具特色的师资建设格局,最终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指导帮扶,创新创业价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实践融为一体的体系。

高校要为创新创业专业教师或非专业教师构建“四位一体、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紧密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师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到创新研究、创业示范、社会服务各方面开展教学和指导,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和服务相融入,知识传授与实践参与为一体的新体系(见图7)。

(二)形成“三合一体”培养体系,建设稳定骨干队伍

教师的“初创性”是当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特征,为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以构建“三合一体”的培养模式。“三合”即组成队伍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家构成,三类教师各司其职:基础课教师负责创新创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师负责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家负责创业经验和技能传授,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创业,并指导创业实践。“三合”各有侧重,有机结合,专业覆盖,全员参与。“一体”即教师培养的“选、培、管、研”一体化,“选”指的是面向全校公开选拔、考核, “培”指的是创建了完善的培训机制,根据现实情况,创新创业队伍本着边教学、边实践、边培养、边考核的原则进行资格认证,采用定期请专家解读就业创业政策,系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和理论,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灵活挂职锻炼,带队参加创业实践等方式进行理实结合的培养(见图8)。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可忽视专业教师的培养,把创业教育纳入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融合和无缝对接,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在原有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使创业教育能够与专业教育同步展开,坚持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和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校内外三个课堂”联动,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自主开发有本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选修课。加强专业教师与通识教师的协同培养,扎实开展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工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转变学生观念,培养各领域的创新精神,配合通识教育教师和课程,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成为一种使命和责任。

要利用企业和社会界人士的力量,面向创业成功校友、社会各界企业家招聘兼职教师,建立创业导师库,注重校内培养与校外兼职紧密结合,打造一支能力强、做风正、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要注重对教师创新创业及其教育教学的激励支持,鼓励全体教师开展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新创业教师培养生态系统。

(三)以课程为核心,发展教师专业能力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课程,在课程研究和践行的过程中发展。根据调查,目前高校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公共选修等构成,涉及到普及课程、兴趣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网络课程等,课程建设比较完整的高校会形成大一到大四连贯教育,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见图9)。

根据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通过专业学习、短期或长期培训、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方式,要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从初创型逐步走向专业化。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重点体现在创新创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完整合理化,能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扶的时候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够在工作中进行反思,关注创业教师的“任务”“角色”或“实践”,并进行课程方面的研发和科学研究。

高校还可以依托相关组织机构或项目,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让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的培训。如国际劳工组织的syb创业培训、团中央创业培训等,在培训中不断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的过程,即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伦理、专业自觉、专业自主等。做到普遍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相结合,帮助教师做好合理规划,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中。

(四)加强“产学研”转化,引领示范

各高校要引导创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兼职,搭建教师与企业间的桥梁,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灵活挂职锻炼,带队参加创业实践;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专题研讨,鼓励创业教师参与校外相关会议,将创业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问题的研究相结合,促进教师的学术研究,根据不同的教师情况,通过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系列培训、实践、研究活动,促使高校创业教师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层次的最佳发展,也可以利用教师专用特长与企业间形成长期的技术服务关系,在服务中得到实践锻炼,从而“反哺”学校教育。

(五)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评价体系

作为“初创”的教师队伍,需要灵活的激励机制,高校要鼓励全体教师开展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定期遴选创新创业优秀教师,评选优秀个人,创新创业教学名师,优秀青年导师等,并把创新创业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内容,完善相关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增强教师队伍力量,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要创新教师评价体系,高校建立三方参与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参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有教师本人、学院(含同行及专家)、学生等三类。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突出教师创新创业思维,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从工作经费和精神上给予多方面的支撑,引导教师主动向专业化路径发展。

創新创业教育活动要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内在品质、能力、素养,关键之一在于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要避免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某个单一行政部门(如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的事情。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一种素质教育,应列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理应是由各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挑头做好学生通识类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教师专家化,由专业创新创业教师在开设的专门创业类课程中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等的培养,形成专业创新创业教师企业化,由企业兼职教师结合创新创业理论把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形成企业兼职教师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高校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薄弱环节。要建设生态长效的工作机制,要把高校创新创业由1.0版本推向2.0版本,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合理架构尤为重要,并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2015安利全球创业报告:中国创业积极性领先全球[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1208/165923963922.shtml.

[2]沈健.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江苏的理解、实践与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11-13.

[3]丁九桃,朱美玲.建设创业型大学需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J].科技展望,2016(12):326+328.

[4]方法林.烹调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内涵、实践及构想[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4.

[5]罗萌.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6(9):44.

[6]梁羽.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30-31.

[7]易苗.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16(11):30-33.

[8]吴梦军,王亚盛,朱宏雁.创新创业项目教学与创业公司经营结合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74-76.

[9]汪泳.高校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9):65-66.

[10]孙海燕,崔西展,田道勇.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24):40-44.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体系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秋天在哪里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美育教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