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的大地上劳作与栖居
——读何伟俊老师的《犁痕桨迹》
2017-06-15◇潘健
◇潘 健
在语文的大地上劳作与栖居
——读何伟俊老师的《犁痕桨迹》
◇潘 健
秋夜,微凉,钢琴声弥漫小屋。翻完手边何伟俊老师的《犁痕桨迹》一书,心生淡淡暖意。土黄色封面,古朴雅致,一道白色印痕从书脊向中间蔓延开去,有如一条长长的河潺潺而流,又似一道窄窄的路伸向远方。行者不息,踽踽而行,一犁一桨,留下痕迹。
“人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语文的田园里,何老师是劳作者,是思想者。他点燃我读书的热情,启发我对语文的思考,包括对自身职业生命的省察。
一
何老师于1998年创办兴化市小学青年教师读书班,于2010年创办兴化市小学教师“心远”读书会,他凝聚了一群爱读书的老师,也培养了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名师。他本人对读书情有独钟,阅读涉猎极广。第一辑“学”语文即是他的读书笔记,阅读之,仿佛走进他的书房一角。
他这样谈读书对于教师的意义——“读书,是教师最重要的备课,也是永远的备课。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在阅读中寻找人的信息,聆听文字和人(作者或作品里的人)的声音,复活久远的人的生命,复活躺着的看似没有生命的文字的生命。在生命的传递与聆听中,你的心灵、精神在发育、成长。当你的心灵变得丰满,智慧变得深邃,教学对你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他是“主动阅读者”,他认为读书分两种:读“过”的书和读“到”的书。读“过”的书,很快云散烟灭,随时光消逝;读“到”的书,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书”,它留在你的心灵里,留在你的生命里,和你的心智一起成长。
如何读书呢?他推崇乡贤刘熙载的“读义理书,须推出事实来;读事实书,须推出义理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提倡不能死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判断,经常用《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提醒大家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同时,他又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获得启发,明确“写”在阅读中的价值。
凡是推荐给大家的书,他都认真阅读,留下笔记。他最爱的书有两本:一是《给教师的建议》,二是《论语》。前者,他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一点点生发开去,作实践性的解读,谈词语教学、语感培养、帮助学困生、共建智力生活等,用理论之光照亮现实。例如书中建议要在脑力劳动中让学生克服困难,这是脑力劳动的本质。何老师阅读时,联系三年级学生成绩大幅下降的事实,一针见血地指出 “思维能力、思维质量、思维习惯的断裂是原因之一。在低年级没有适度的思维负担,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养成了思维惰性”。他又联系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现状,提出“通过语言的创造活动,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后者,他进行主题阅读,阅读大量与“孔子”有关的书籍,细读《论语》,为我们开“《论语》与现行教育思考”系列讲座,讲稿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成《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书,入选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教师喜欢的100本书。
二
第二辑是“教”语文,是他的课堂实录与点评。何老师一直行走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读书思考用于教学第一线。听过他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路花香》《荷花》《鞋匠的儿子》《望月》等课,这些课堂都有何老师鲜明的个人印记,一言以蔽之,何老师的课堂是关注学生的课堂,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学生的精神在真正地生长。
如在景范小学执教的《一路花香》(非书中实录),两课时 80分钟。何老师先花30分钟带领学生好好地读书:听范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一遍遍下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透彻,完完全全地跳入语言的海洋中,拥抱文字,获得语感。接着,用了25分钟带领学生学生字,进行比较识字、指导书写、当堂练写与朗读指导。最后的25分钟,和学生讨论:“这两年中,挑水工为什么不换掉破水罐?”“挑水工为什么不接受破水罐的道歉?”这两个问题直指文本的核心,对学生的理解是一个挑战。何老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不同的小组内进行悉心指导,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讨论的时间。综观这两节课,真正做到把学的时间与空间都还给学生。这在当下的公开课堂上,是多么不易——老师们常常忙着秀自我,忽略了学生。
可以说,他的每一节课,都是语文教学思想的外化。他对文本有独到的见解,所以课往往不落窠臼,更重要的是心中装着学生。“慢慢说,不要紧!”“我相信你一定会读好的!”“被你发现了,你真不简单!”……这些话语如春风般吹进学生的心田。何老师就如农夫,不怨天,不怨地,给每一颗种子以希望。
三
第三辑是“说”语文,收录何老师的讲演稿与重要言论,为语文教育打开明亮的窗扉。何老师常常谦虚地说自己不擅长当众讲话,其实他的每一次发言都会令听众获益良多。他对于语文教学的思考,常常发人所未发之言,拨开眼前迷雾,返璞归真,直达本质。
21世纪初,他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三个留下”产生广泛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人引用——“语文教学应构建以读为轴心,融读、说、写、听、思于一体的学生自主语文实践的方式,通过语文教学给学生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语言。形象是理解、运用语言的重要背景,情感是理解、运用语言的动力,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归宿。”当时,学科课程标准尚未颁布,何老师可谓高瞻远瞩,洞察语文教学的方向。
持久深入的阅读与思考让何老师看待教材的眼光与常人不一样,他在多种场合与老师们交流文本解读的方法与路径。一般解读只关注文本的情节与内容,他认为“文本解读,必须关注人”。解读《天游峰的扫路人》,就不再纠结于“扫路人有多辛苦”,而是挖掘出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普通人。解读《钱学森》,不是口号式的“爱国”人物形象分析,而是领着学生踏向了发现旅程——“钱学森的爱国和我们一般人的爱国有什么不一样”,进一步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解读《天鹅的故事》,他不满足于体会天鹅顽强的生命力、勇敢的精神,而是从语言出发,从叙述的视角出发,感知斯杰潘老人对天鹅感情变化的历程,体验老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网络时代,信息铺天盖地,保持原创何其困难。这些个性解读的背后,既有陌生化理论,又有接受美学的理念,还有文本细读的方法,更有一种独立创造的精神。何老师真正将书读“到”心里去,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新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