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扮靓绿色家园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走笔
2017-06-15
生态文明扮靓绿色家园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走笔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思瑾
“春天的故事” 五年的答卷
又是一年春天,贵州大地春潮澎湃——
油菜花金黄一片摇曳生姿,樱花林、桃花林美不胜收。
绵延起伏的山峦树木繁茂、绿意盎然,如同屏障一般护卫着江河、屋舍、农田。
又是一个五年,贵州各市州生态文明建设捷报频传——
在“林城”贵阳,始于2009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于2013年升格为国内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论坛主题不断深入,合作愈加广泛,8年久久为功,成为生态文明的“世界窗口”:中国最新的生态文明发展成就在此呈现,全球最前沿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经验,在此吞吐。
在遵义与黔南,房在林中建,绿茶遍山坡,以湄潭翠芽和都匀毛尖为代表的“贵州绿茶”申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首个省级茶叶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六盘水,“凉都+”思维方式和方法创新培育出夏季避暑、冬季滑雪等旅游新业态,“江南煤都”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逐步实现了绿色突围。
在安顺,以生态做底色,植绿、观叶、赏花、品果、富民“五措并举”,创造出退耕还林的“紫云速度”、绿色生态修复的“西秀模式”。
在毕节,“山顶种植松杉柏涵养水源戴帽子、山腰种植经济林木增加收入系带子、山下抓调整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铺毯子、富余劳动力务工创业挣票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的“新五子登科”理念全面推广实践,一个个曾经“不适宜人居住”的村寨“蝶变”为田园牧歌般的美丽乡村。
在铜仁、黔西南与黔东南,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犹如鸟之双翼,“一城乡愁、一城文化、一城旅游”的格局初现雏形,成为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说,贵州的“贵”字从字面结构来看,可以解读为中国的一个宝贝。多彩贵州因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将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珍贵。
“三大战役” “铁腕治污”
纵然“天生丽质”,也需后天养护。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2014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贵州成为首批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地区之一。同年,全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实施,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条款即:规定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GDP考核,转而增加循环经济产业、清洁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新指标。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赋予了小康新的内涵。贵州由“GDP挂帅”转变为“环保问政”,向贫困宣战而不向污染低头。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注定要打一场保护生态环境的攻坚战。水、大气、土壤,三大战役,个个都是硬骨头。
“水”战役——2009年,贵州在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源头三岔河试行“河长制”,2014年开始将其成功模式复制到乌江、沅水、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等八大水系并延伸至乡镇,创下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成果,形成“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水环境保护大格局。
守好绿水青山,护好生态家园,是贵州人民世世代代的事业。图为赤水万亩竹海。(贵州图片库供图)
“大气”战役——2016年,环保部通报的全国31个省(区、市)2015年度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结果,贵州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8%,88个县(市、区)空气质量API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9.7%,达到优秀。同年,酝酿3年半时间的《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明确对危害贵州省大气环境的四大“杀手”及相关法律责任等。
“土壤”战役——2017年1月,省政府印发《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以保护和改善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2月,《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将禁止开发区、5000亩以上耕地大坝永久基本农田、重要生态公益林和石漠化敏感区化为红线保护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有力的抓手在于强化环境法治。这些文件皆聚焦“防”与“治”这两个核心要害,瞄准“责任落实”这一关键环节。环境立法趋严,改变了违法成本低的历史;环境执法强化,扭转了执法偏弱偏软局面;环境守法强化,正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让守法“护绿”成为新常态。
“两线”一起守 “两山”一起建
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五组松林坡十几公里林木苍苍的山路,是村民魏开华28年来日日夜夜的守望。
据魏开华回忆,海子村先是大炼钢铁,后又毁林开荒,村里的树木被大量砍伐。20世纪80年代末,海子村五组的森林覆盖率竟不足8%。“我们吃够了生态破坏的亏,失去过所以更懂得珍惜!”1989年,魏开华从林业站背回100多斤华山松种子,重新让松林坡上长满了松树、披上了绿装。
近30年的时间,黔西县海子村村民用勤劳的双手化解掉一场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机,打造出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生态家园。
守好这片绿,护好这方土,成了魏开华和乡亲们毕生的事业。
守好绿水青山,护好生态家园,也是全贵州人民世世代代的事业。
2017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共21万名干部职工上山开展义务植树,种植各类树木80多万株。
这一“惯例”在贵州已坚持3年,自2015年《“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贵州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县乡村绿化造林为抓手,全面绿化宜林的荒山荒地,大力推进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开展城乡绿化美化。
山上种的树越来越多,上山种树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正是基于政府主导、全民致力,贵州连续15年实现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底,全省森林面积达1.32亿亩,森林蓄积4.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2%。全省共建成森林和野生动物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05个、森林94个、湿地45处、森林公园94个。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贵州的底色,也是贵州发展的潜力与希望所在,贵州一直将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心间,遵循“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坚持“两线”一起守、“两山”一起建。
今年3月底发布的《贵州省“十三五”生态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五大自然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程度明显提高。
站在新起点,贵州将开启更伟大的征程,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着力为农业种下“绿色”希望,为工业贴上“绿色”标签,为城市书写“绿色”未来,在享受蓝天白云、清新空气、爽爽气候、甘甜饮用水的同时,也收获高附加值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山地旅游产品等,带来“金山银山”。贵州正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绘就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家园画卷。
(责任编辑/袁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