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生本理念新思考
2017-06-14朱宛霞
朱宛霞
摘要:生本理念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课堂教学的工作经验,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生本理念进行思考,以期可以有效推动地方高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转型发展;课堂教学;生本理念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的一次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转轨,不仅对高校更新办学理念、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为高校教师更新课堂教学理念、转换教育模式也提供了最佳的时机,由此,以生本理念为先导,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就成为了现阶段高校一线教师热切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中生本理念这一内容进行分析。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
当前阶段,我国逐渐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步入新常态,复合型人才的供需关系产生变化,尤其是面对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社会文明不断深化的当下,现有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愈发突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市场中生产一线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教育内部系统却没有构建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机制,毕业人才质量无法适应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我国教育部门于2015年颁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此文件中一再强调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现生本理念的教育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生本理念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作为培养与提供高素养人才的主要场所,长期以来都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培养素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方面十分关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资源,并不断扩大自我教育规模,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学生管理体系与教育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构建各项管理教育机制是增强学生教育管理质量的物质保障,也是保障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可以有效进行的物质前提。但是现阶段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大部分都是刚性管理,高校教育方面习惯性使用规章制度管束学生的言行。在生本教育理念中侧重强调情感沟通工作,对于一些违反学校规章機制的行为尽可能采用耐心教育,不要选择处罚手段;在问题出现后先理清事件的发展经过,注重防范工作,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强制性发号施令。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理念,可以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充分构建温馨友爱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极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理念是具备较强可行性的。但是从实际高校课堂教学中的生本课程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
三、现阶段高校课堂教学中的生本理念的认知误区
(一)错误认知生本理念
在实际开展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应将生本理念错误的认知成为一种具体方法,而是需要将其理解成为各种教育方法的核心指导理念或者思想。其需要贯穿于高校教学活动的始终,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论是采用哪一种教育方法,都需要结合生本理念。教育作为一门深奥的艺术,教学质量受到诸多因素限制的,课堂教学方法有许多,选取科学严谨的教育方法结合生本理念的教育指导,使课程教学进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一)错误理解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讲”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讲”可以理解为人的语言讲述,即课堂教学活动中说了一些话。因此,部分教师在评价他人的课堂教学是否利用生本理念时,仅仅是依据一节课堂活动中教师讲话数量的多少,以此为依据去主观评价本节课堂的质量好坏,这是错误的。生本理念中提及到教师的“讲”,精确的说是“引导”,利用教学资源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得出某些学习结论等,而不是讲话数量的多少。因此,在实际评价高校生本课堂教学活动时,我们不可以只是单一看教师讲的数量,而是要观察分析他提出的话题质量、讲话的形式、讲话的时机、是否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真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等。若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情感、主动性等没有被全面激发,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则没有充分体现,也进一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生本理念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转换教育理念作为开展生本教育的前提
众所周知,观念是人体最先生成且具备引导性的物质,没有观念的行动是无法衍生出接下来的言行举止的。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其一,及时树立科学完备的素质人才培养观念,不可以运用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去管束学生,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未来的发展眼光与创新大胆的想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二,及时构建科学完备的生本管理机制。在实际教育管理学生时,教师必须变换多样化管理模式,使课堂教育管理活动做到有张有弛,在严厉管束学生言行的基础上,结合柔性教育方式,触动学生的内心,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其三,树立正确的主体观念。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运用辩证的视角评价学生,深入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善于倾听学生的学习想法,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地位。其四,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理念,课堂教育其实质就是服务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要围绕学生展开,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产妇考虑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学生现存的教育问题,这也是保证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物质前提。endprint
(二)健全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是落实生本教育的保证
当前阶段,我国高校内部教师群体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金字塔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按照层级一層管理一层,此种教育管理机制也决定了高校课堂教育工作与学生间的刚性关系。教师与学生间只可以是发布号令者与被动接受者,课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也正是因此教师很难与学生构建温馨友爱的师生关系,再具备时效性的教育管理机制也无法发挥其原有功能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此种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生本教育的发展需求,与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相违背,也不贴合高校学生的发展规律。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优化完善内部教育管理机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落实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增加教育管理工作的透明性,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话语权,虚心听取学生的学习建议,接受学生的监督,从管理机制上深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可以出现倾向某一位学生的现象。高校方面则可以构建学生委员会机构,由学生自主票选出代表,由学生代表来表达学生的意愿。此种做法可以有效完善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格局,也是教师开展生本教育的主要途径。
(三)注重班级学生学习团队的构建
高校内部教师开展生本教育的必要条件就是创建班级内部学生团队。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结合班级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团队,反之若是没有构建其团队,课堂教学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构建学生学习团队工作刻不容缓。首先,高校方面需要加大对教育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的投入,使教师可以拥有更多的教育精力及时间去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其二,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适当增设教育内容。以学生团队为一个单位讲述教育管理的专业理论,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管理,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方法,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三,注重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高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成年,正是树立正确三观的最佳时机,教师需要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运用人格魅力去带动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新优化课堂教育模式
转型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不可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而是要具体体现在教育实践上。高校内部教师需要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实现明确课堂教学活动做什么、操作流程、教育内容、预期教育成效等内容,以上因素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转型背景下高校生本教育,主要是指站在学生的视角分析教育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则是最终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开展课堂教育活动时,依据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特性,精心设置教育内容,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忽视每一位学生,更不可以漠视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想法。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育活动时,积极构建自我与学生人格层面的平等关系,以朋友的角度分析其学生的学习问题,努力成为班级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高校教师需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细致全面的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消除学生的学习紧张情绪,特别是班级中一些经济条件不是十分好的贫困生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尽可能多的给予关怀。在课余时间经常找学生谈心,为学生提供舒缓身心的方法,帮助学生勤工助学。在指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教师需要为其提供一些疏导心理的书籍,帮助学生接触内心的纠结,进而有效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对于一些在课堂教育活动中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可以产生厌倦嫌弃的情绪,更不可以对其进行人身攻击,以情感教育入手,结合说服教育,使学生逐渐接受并听从,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教师在实际开展生本教育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眼光,在发现学生的学习进步时不吝啬鼓励与肯定,积极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创设生本文化学习环境,开展情感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学生的学识,进而从根本上培养出具备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