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诚信思想教育的对策措施

2017-06-14谢晓琪

报刊荟萃(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缺失高职生对策

谢晓琪

摘要:国无德不强、人无信不立。基于诚信品质对高职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性,文章所建议的对策措施为:积极构筑诚信的社会大环境、继续重视家庭教育功效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实践活动与完善诚信管理章制。

关键词:诚信思想教育;高职生;缺失;对策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致。诚信不仅是做人必备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其未来实现立业与创业的第二张名片。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有很多与诚信相关的典故箴言传颂至今,经久不衰、熠熠生辉。其中“国无德不强、人无信不立”的箴言一直滋养着社会各阶层的受众,同时也浸润到高校生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职生是传播社会正能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所需人才,理应具备良好的诚信道德素养,并以诚信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底线,然后逐步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人、成才。

一、积极构筑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陶潜的作用显著,且寓意深远。为此,在社会层面,应积极构筑出社会大环境的诚信主流意识,占领社会道德领地的至高点,提高引领能力,发挥辐射效应。首先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对各种不诚信行为的惩戒措施与追责机制。执法机关应做到秉公执法、违法必究,最大限度整治社会上各领域中的不诚信行为,杜绝类似“徐玉玉事件”等恶性案件的再发。其次,政府部门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坚守执政为民、清廉自律的道德底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为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围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对社会公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工作,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实现个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之初衷。再次,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应有具有公平正义感,老实做人、公平做事、诚信经商,通过个人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支撑起个人处世立身的“明信片”。第四,媒体应发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功用,大力宣传社会诚信模范的感人事迹,曝光失信之人处世之难与受到法律制严惩的后果,使诚信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地,以此推动全社会公民诚信意识的提高,进而构筑出一个有利于高职生诚实做人、守信做事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继续重视家庭教育功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亲人的言行举止都是高职生年少时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为此,家庭亲人,尤其是父母在为人处事方面是否做到了讲诚信、无形之中对孩子德育教育的影响较为深远。如果家长不能做到信守诺言、承担责任,孩子就会看在眼中、记在心理,甚至潜意识地效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可见,家长诚信行为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大学期间,要建立家校联合机制,继续发挥学校与家庭在诚信等德育教育的联合作用。家长与孩子(高职生)经常通过微信视频聊天,由于高职生的生理与心理正处于快速发育期,思想认知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产生波动、甚至改变轨迹。为此,家长要继续的重视高职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在做人方面,继续引导与强调孩子要坚守做人的诚信底线,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

三、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继续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对高职生进行诚信思想的“升级教育”,因为在教育内容各方面与中小学相衔接、但层次不同,中小学注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大学期间要以诚信习惯的养成为重点,以培养高职生日常诚信行为习惯位重要内容。引导高职生群体说话做事要坚守诚信底线,从身边小事做起,小到一次约定的守时,大到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后果,并养成终身信守诚实、积极承担责任之人。另一方面,运用视频,展示影像资料中骗犯落网真实案件情节的始末,警示高职生道德与法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要防微杜渐,严格律己,莫以恶小而为之……真实的违法案件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有我们的朋辈、甚至也有我们同龄的在读高职生。教训是惨痛的,他们最初往往也是从不诚信的小事开始做起,不知道自律与悔改,越走越远、愈陷愈深,最后走上犯罪的不归之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实践活动

为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社会实践活动,避免了传统课堂教育的单一模式,让诚信教育融入“知、情、意、行”的各个方面。例如可在新生入校时的开学典礼上进行“讲诚信、重操守”宣誓活动在院系可开展“小信诚则大信立”的主题班会。借助学校的网站、黑板报、宣传栏、学报、广播等平台,加大誠信思想宣传力度,引导高职生树立“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思想意识,同时抨击社会上不诚信的人和事,曝光那些因不诚信最终导致违法犯罪的社会热点案件的最终结果,提高法制的威严与震慑作用。总之,目的就是要在校园内营造出诚信的大氛围,让高职生接受诚信教育的激励和熏陶,让诚信行为成为高职生日常生活的一种道德习惯。同时,也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讲诚信、重品行”主题征文、演讲辩论和知识抢答等活动,贴近高职生的生活实际,以此增强高职生对诚信品质的社会认同。

五、完善诚信管理章制

高校在高职生日出行为管理规范中,对诚信方面已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与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推进诚信教育工作的高校开展,逐步完善诚信管理章制,对那些自律力不强的高职生进行严格的“他律”。章制的建立与完善,应贴近高职生的生活实际,针对高职生在学校中的一言一行,例如包括每次考试是否作弊,校图书馆借阅书籍的信用记录、个人的日常行为是否讲诚信等,要与他们的奖学金、优秀评先相挂钩。诚信度高的、口碑好的高职生可以优先推荐就业。总之,采用激励方式的目的就是使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高职生成为引领学风、校风的方向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缺失高职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