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2017-06-14张洁
张洁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国际的经济交流、商务交流日益密切,而英语又是国际间交流的通用语言,这就使得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在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基于此,就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中的欠缺进行深度分析,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英语人才培养;培养模式;重要性;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133-02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进入了对内飞速发展,对外施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性政策。各行各业中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对于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训正在变得日益重要并且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基于此,对于新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尽快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建设、改革以及完善,有助于提升商务英语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凸显专业性商业英语人才优势,以适应当今市场对于这一群体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不断发展。
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欠缺
经过政府与各个教育机构的多年努力,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各个方面都早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列举了以下几条:
1.有些师资能力差、师德水平较低。教师作为一个学生的辅导者与传授者,对于一个学生的今后学习与发展都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经过我国多年来对于教师的资质审核与不断管理后,在各个教育机构中的师资、师德都取得了大幅度上升,但是仍然有部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训机构,教师仍然存在着收红包、学生走后门等不公平情况。并且对于有些商务英语培训机构,其招聘来的外教母语根本不是英语,甚至是到中国后才开始边学边教口语部分。这对于学生的危害极大,极容易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与外国人的英语交往,特别是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交往产生一定阻碍,甚至是较为严重的不适应,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影响到了这一群体的信誉。
2.缺乏较为完善的考试模式。考试作为检测一名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质量的一个很好方法,近千年以来一直被广泛地运用着。但是不像雅思、托福的这种日常英语考试与学习英语考试,对于商务英语来说,在我国一直缺少这种像托福、雅思这种较为统一的,评分标准相对一致的,试卷难度相对平衡的综合性的仅仅针对商务英语这一方面的英语考试系统,这就让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是教育部门,或者是教育机构自己进行出题考试,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难度,导致了最后学生所得出的试卷分数较不可信,这也就让相关企业的面试官在对于来自不同城市不同机构不同应聘者难以将其简历中所给出的机构或当地政府在商务英语考试中所得到的分数作为对于学生的一个参考与选拔材料,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对于真正有能力的英语人才的任用,并且使面试官在某些时候只能凭自己的招聘经验来对于不同的商业英语人才进行招聘。
3.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善。经过相关教育专家考究,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在他们的英语学习方法中一直以来都有一种缺陷,就是死记硬背,并且所有内容只按照课本上的来做。这种方法几乎完全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背了就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反复背几十次才能记下单词,效率极低,并且背诵质量也很差。
4.忽视了教育的实际实践环节。同大多数中小学一样,在很多商业英语人才培训方式上,很多机构都会忽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就是一方面。因为在商务英语的实际工作应用中,其实际写作部分较为有限,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主要充当的是一个翻译的角色。而对于这种“翻译”角色所进行的相关培训中的主体就是商务英语教育的实际应用环节。所以,这一环节是与外国人沟通交流的基础,但是如果忽视了这一环节的教育,学生们的综合英语素质就会大幅度降低。
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沟通作为现代社会中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小觑,也同时体现了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性。商务英语人才作为跨国公司与企业双方或多方重要的交流、沟通的纽带,就使得在一个跨国性的大企业中,这一人才的聘用必不可少。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大,市场方面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的要求就在逐年提升,各个企业对于这种人才的实际翻译效果、翻译水平与外国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各种不同国家口音的适应能力都相比以往都有了更为严格,甚至使较为苛刻的要求。而达到这些要求的主要途径,第一是在工作当中不断地积累经驗,第二则是直接地在教育过程中打下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所以,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在这一群体的教育方面起到了一个重大的、直接的且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企业的影响都起到了一个几乎决定性的作用,从而间接地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改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各项措施
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地进行改变以及纠正,只有这样,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才会以一种较好的态势进行不断的发展,从而推动各个跨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并且间接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此,笔者针对上文提到过的问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提升各个机构的英语师资队伍水平。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总体的师资队伍水平不仅对于这一机构的声誉有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顺利程度与其就业后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所以,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就变得极为重要。(1)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对于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最基本的一项就是提高招聘标准。教育机构应该鼓励让具有丰富经验、学历高、职称高的教师积极加入。对于简历进行严格的筛查,选取一些曾经已经有过商业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优先录取,其次是考虑不同应聘者的学位,最后的最后再考虑其职称;对于机构的外教招聘,不能仅仅是以“招聘外国人”为标准,而是应该招聘母语是英语,或者常年在英美等说英语国家生活过的外国人加入,并且最好有相关的跨国商业的职业经验,这样可以对于中国学生进行相应的从业指导,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经验。这样就可以逐渐地建立起一个人员稳定、教育能力强、结构合理、具有较为完善教育系统的一个师资团队。(2)加强师德作风建设。对于这种师德作风建设,最主要的就是要靠学生与其他工作人员的监督并且发现后及时举报,并在确认被举报人的确具有师德作风低下的事情后进行严厉的处罚,杀鸡儆猴,严肃教育团队的纪律,防止相同的团队作风问题再次发生。
2.建立相对应的完善的考试制度。这个主要是由我国的政府或是教育部来进行执行。我国的政府以及教育部应该进行深度的对于商务英语教育的相关调研,仿照托福、雅思的考试制度来对于我国自身的商业英语的人才所进行一个相应的考试体系的建设,并且进行不断改革、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并且国家应该在已经进行充足的研究后,自己或者是鼓励相关的教育出版单位编辑一本较为官方、较为正式的主要针对商务英语人才教育的教辅材料,统一使用较为有效的学习制度与学习程序来尽可能快地提升商业英语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保证其在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时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
3.加强对于网络课程与学习方法的开发。网络课程在近几年来发展极为迅速,普及率也在大大提高。网络课程之所以会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可以进行手机授课、手机听课(较为便捷),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在线随时(几乎24小时)的零障碍沟通,并且相关的课程视频可以被录制下来、留作之后学生复习、没听懂的学生的听课分析或者是落课的同学进行自学,对于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这在实际的线下授课过程中都是难以实现的。而如果是将网路课程与商务英语的人才培训相结合,则会大大有助于我国在这一行业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教师团队的师德作风问题,一举两得。
4.重视实际的英语交流实践环节。实际英语的交流环节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将生与实践能力的一个中心环节,并且具有英语方面的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的一个基本保证。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学生实际的商务英语沟通的能力,动用社会的力量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开设设计性、综合性与具有研究性的课程以及相关的商务英语体验,广泛地开展探究性教学课程,提高学生们的业务处理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结语
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实际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项目。同其他的教育项目一样,对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考虑到很多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要克服很多的阻力。但是,这些都是必须要进行有效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我国的商务英语人才这一群体的整体英语素质才能有一个稳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房县第一中学课题组,程玉慧.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
北卷),2010.
[2] 王海波.语言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10.
[3] 张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
[4] 吴翠华.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途径[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5] 刘志伟.关于外国语学院“达人”教育模式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報:科学教育版,2011,(4).
[6] 段美芬.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4).
[7] 郑曦.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