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

2017-06-14潘秋霞

中外医疗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潘秋霞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1.166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以及出院指导的临床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和出院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26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和出院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术后的恢复,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用于围术期的护理过程中。

[关键词] 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出院指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4(b)-0166-03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 of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of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PAN Qiu-xi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ongtai Peoples Hospital, Dongtai, Jiangsu Province, 22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 of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of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52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discharge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6 cases vs 20 cases, 100.00% vs 76.9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discharge guidance of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of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 ensur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 application in the nursing course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Key words] Senile patients;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Discharge guidance

老年髖关节以及股骨颈骨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采取骨牵引或者皮牵引的方式,该类治疗方法虽然较为保守,但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并且需要患者长时间进行卧床休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几率[1]。近几年来,临床上通过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对于治疗股骨颈骨骨折以及髋部骨折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极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身体生活质量[2]。髋关节置换术的预后效果与围术期护理干预存在密切关联,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高度配合以及术后的康复训练之间的合理配合,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十分重要[3]。该研究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和出院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均是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完成的,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为56~82岁,平均年龄(71.5±2.3)岁;病程2.5个月~18.5年,平均病程(7.31±1.31)年。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为58~86岁,平均年龄(72.3±2.8)岁;病程2个月~19.5年,平均病程(7.46±1.52)年。两组基本资料的数量、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了解该类疾相关常识,制定符合患者身体体质的锻炼方案。

1.2.2 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和出院护理 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患病时间较长,患病期间的疼痛感受十分强烈,加之接受住院治疗后对于环境的陌生和生活习惯的转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程生活,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深入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波动情况,准确评估患者的患病情况,基于患者个人喜好、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纠正,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主诉和困惑,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有关该类手术的成功案例,树立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并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和协助,使得患者能够充分体会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并告知患者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手术结果和预后效果的重要意义。

②全面评估: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发多种内科疾病,具有自理能力差、反应缓慢以及活动障碍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一例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准确的评估术前,还需要结合其他科室的相关意见制定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案,并为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提供有利条件。

③康复指导:术前康复指导主要是为患者能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发生机制、手术流程、麻醉方法以技术中体位的配合等常识,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接受时间。患者接受住院治疗的第一天,护理人员需要发放有关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指导手册,并对于重点和难点进行亲自指导和示范,使患者能够熟练掌握有关功能锻炼的相关动作,如:深呼吸、咳嗽以及扩胸运动等。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有关术后康复锻炼的假体脱落训练,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此外,训练患者床上排便、下肢锻炼等活动,如:等张收缩、关节活动以及股四头肌锻炼等。将腿部肌肉绷紧10 s后放松,反复重复上述动作,21~30次/d。

④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以及血压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24 h监护心电图,并给予低流量吸氧干预,确保血氧含量的增加,同时,还需要时刻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切口的渗液情况,如:颜色、性质、流量等;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对于存在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糖、尿糖指标,避免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静脉输液的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和处理。

⑤体温护理:该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帮助患者呈现平卧体位,将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畅通的同时,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感受进行适当调节。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感受调节手术台温度,确保患者体温。

⑥体位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去枕平卧6 h左右,兩腿之间夹1个枕头,避免患肢出现过度内收的情况;并将髋关节呈现出外展15°的形态,避免髋关节过度伸展;术后穿戴防旋鞋或者行下肢皮牵引,保持外展30°。此外,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翻身,向患侧翻身时,患者需要将患侧髋关节伸直,确保旋转为中立位;向健侧翻身时,患者需要伸直健侧髋关节,并于两腿之间夹1个软枕,避免翻身时发生假体脱位的情况,与此同时,将同一方向的肢体伸直,并使用手掌保护髋关节后方,避免发生髋关节内收而出现假体脱位的情况。

⑦切口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时刻注重引流管的通常程度,避免发生切口内积血而导致的血肿的形成,密切观察患者引流量的颜色和性质,若发现任何异常,及时汇报给医生。当患者术后引流量<50 mL时,则可将引流管拔出,并注重切口辅料的干净和清洁程度。

⑧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的起始时间、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以及表现形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使用镇痛泵处理,在此期间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对于麻醉剂的反应情况。

⑨并发症护理:术后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生术后感染,将会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手术全程需要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坚持使用适量的抗生素,确保切口敷料的干燥性,时刻观察患者切口引流量的颜色、性质以及流量等。观察患者切口是否出现渗液、红肿以及炎症等变化。若手术后患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并于3 d内并无缓解和减轻,则需要做好感染预警的可能,此时,应该及时汇报给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时刻监测血糖指标,不仅需要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还需要积极做好预防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的准备,避免炎症感染出现扩散而蔓延全身的情况。

⑩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观察患者患肢的肿胀程度,并与健侧做好比对和记录,做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告知患者避免负重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踝泵运动;其次,护理人员应该使用医用绷带将患者患肢包扎,避免下肢发生静脉扩张,必要时使用助力器帮助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2次/d,持续30 min/次;再次,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抗血栓药物,于术后第1天使用4 000 U低分子肝素钙行经皮注射,7 d为1个疗程。对于已经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溶栓治疗,避免患者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生术后并发症几率。

1.4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满意度分析:观察组护理满意度26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3,P=0.009<0.05)。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达到矫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正常使用功能的效果,成功的手术是确保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关键[4]。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不仅需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还需要实施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几率、预后的恢复效果以及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6]。护理人员通过配合医生治疗,给予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体位护理等,在准确估每一例患者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术前指导,缓解患者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正确认识到髋关节置换术的重要意义,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通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能够更好的预防术后假体脱落以及感染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同时,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如:叮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训练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做到不盘腿、不坐矮板凳的活动原则,不过早的进行负重跑步、锻炼、跑步等活动。术后5个月内,禁止使用髋关节做出内旋或者内收等动作。平躺3个月期间,需要在患者两腿之间夹1个软枕,避免髋关节出现>90°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功能的锻炼。此外,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或者步行架行走,避免发生摔倒或者侧滑等不良事件,同时,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健侧先上、患侧先下的原则,逐步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并告知患者下次到院复查的时间[7]。

该研究通过讨论分析,观察组护理满意度26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准确评估患者自身情况,并制定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老年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值得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过程中。与王艳芳[8]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通过对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给予围术期干预,护理满意度达46例(95.83%),不仅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以及出院指导,不仅能够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满意度,还能够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蔡晓敏,林连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蛇志,2014,26(4):436-437.

[2] 李小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1):168-169.

[3] Zhu Hefei, Wang Chunxiao, Zhang Chuny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J].Journal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 2012,33(1):22-23.

[4] 杜静霞,王红玉,马翠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2,6(6下旬刊):50-52.

[5] Zhang Suzhen, Zhang Furong. Uremic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total hip replacement perioperative care[J].Nurses Journal, 2012,27(20):1906-1907.

[6] 张宁.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6例围手术期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75-1377.

[7] Lin Honglian, Zeng Xiuyun, Qu Sasha, et ct.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after prosthesis around the fracture of nursing experience[J]. Baotou Medical College, 2015,31(10): 92-93.

[8] 王艳芳.高龄糖尿病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护理[J].医药前沿,2016,6(10):231-232.

(收稿日期:2017-01-19)

猜你喜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多模式镇痛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