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之艺,众妙之门
2017-06-14王思思
王思思
一、中国古典舞承古之韵来、典之凝萃、舞之精髓
“古”为古代传统之意,是历史的积累与人类智慧传承的结晶。“典”为经典、典范之意,是典型与代表的凝萃。“古典”二字统筹二者,传承经典,呈现高尚典雅格调的审美情趣。而“古典舞”,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历练中久久积淀而成的具有经典意味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它以“古典”为其内在精髓,以其“民族性”为最鲜明特征的舞蹈文化一族。古典舞具有传统性、典型性,是一个国家民族舞蹈艺术之精髓。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它吸纳借鉴多种舞蹈元素,受到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俗礼仪、审美理念,以及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融集了各种传统舞蹈艺术风格之大成的完美体现。
“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经过长期积累,以戏曲舞蹈为基础而形成的。欧阳予倩在《一得余抄》中写到:“它那鲜明的节奏、优雅的韵律、健康美丽的曲线、强大的表现力,显然看得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风格,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所没有的。 ”
当然,以上这些皆属所谓的外在鲜明的“源”,作为有浩瀚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传统舞蹈,其内在深沉的“源”自然要寻其中国传统文化之根。顺延着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脉络逆流而上,究其根源是在中国文化的发生期周代《易传》的太极图示中。《中国文化大典》中曾详细说明:“太极作为《易传》用语,是中国古代哲学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 ”太极图作为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之象征,以一个简易的图式概括了中国古典舞的表象与内韵、外延与内涵。从古典舞的舞姿造型到动律特征、从运动轨迹到发展规律皆渗透着太极图示的深层内蕴。它是中国古典舞最为内在深沉的“源”,是中国古典舞探究其精神之本源的内蕴,是古典舞日后如何延流的内在文化支撑。中国古典舞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基础,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舞蹈都无法比拟的,是中国古典舞内在精神之象征。
二、相反相成、二元圆合即中国古典舞动律内蕴之所在
华夏民族重天道人伦、求同存异,讲求中国古典哲学“广大悉备”的中和。而西方哲学所体现出的那种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等强烈的矛盾和二元对立,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似乎都得到了相应的统一融和,亦或是说相反相成的二元圆合。
闪烁着华夏智慧的《易经》包含着丰富的阴阳协调、互补互充、互施互化、彼此融汇里生成太和境界的思想。事物规律的最高境界表现为一阴一阳的对立运动。乾为阳,坤为阴,阴阳相合,万物生成。两仪相逢,则二元圆合。生生不已,以至无穷。相反相成是中和的形态,结果非裂变,而是导向圆融。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1]世间事物皆包含正反两极,同时正反两极又相互依存且相互转化。阴阳互动所形成的生生不息,是圆融状态的延续。
“太极”“阴阳”,物我同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行知合一、理气合一等,无不体现出相反相成、二元圆合。而中国古典舞所形成的身体韵律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国古典舞的韵律充分体现了相反相成、二元圆合的思想。舞蹈韵律要求刚柔相济、形神兼备,是一种形与神、身与心相统一的艺术。动作动势逢前必后、逢左必右、欲进先退、欲伸先曲也同样体现了太极阴阳、相反相成,在对立中求和谐、求统一的二元圆合的辩证思维哲学。早在汉代,傅毅在《舞赋》中就对古典舞的美学理念有过相关的阐述,正所谓:“游心无垠,远思长想。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 ”中国古典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中见柔、柔中见刚、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二元对立经过融会统一,相互渗透形成一种新质,正是“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2]。
相反相成、二元圆合的辩证思维方式本身亦体现为一个圆形,首尾相接,有往亦有还,正反相和,反反而返,思维模式呈现出一种回旋的“圆”,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舞旋转所遵循的运动轨迹。中国古典舞的旋转从起至终、一正一背形成一种连绵不断的圆形轨迹,首尾相合中体现出中国古老辩证法的思维痕迹。所以说,一切艺术形式都不是一种凭空的臆想,都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如欲试图探究一个艺术形式的本质和其动作形式所形成的规律,必将首先探其民族所形成的审美心理的内在因素,探其本、溯其源,以求研究的深层次性以及真实性。
三、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圆之美、圆之尚、圆之艺华夏民族是很偏爱这“圆”的,无论何处,无论何事,这“圆”的妙处尽皆体现。其实,骨子里都是渗透着中国古代艺
术蕴含的尚圆精神。清代张英认为:“天体至圆,万物做到精妙者,无不有圆。圣人之至德,古今之至文、法贴、以及一艺一术,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 ”[3]中国古典舞中的“圆”是渗透中国古代艺术的“尚圆”精神的,也是“圆”的艺术,“万变不离其圆”是中国古典舞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也同样是中国古典舞“转”所形成的线条和轨迹。中国古典舞中旋转是人体围绕着一个轴心所进行的规律性的圆周运动。舞蹈旋转技巧的三大要素由舞姿、动力和重心轴构成;原地转、行进转以及空转构成古典舞蹈旋转最基本的三大运动形式。“大圆套小圆,动静要求圆,势势都要圆”和三圓运动中的“平圆、立圆、八字圆”以及 “上弧线、下弧线”等等。拧、倾、圆、曲、收、放、含、仰八个字则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同时,“圆形”韵律也是中国古典舞从本质上区别于世界其他舞蹈种类的根本特征。中国古典舞动律的表现形式是划圆,在划圆中运动,在划圆中构建,在划圆中体现,在划圆中表演。“圆形”的动律在中国古典舞中得以最集中最完美的体现。从中蕴含着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轨迹与审美情趣,而“圆”也正是中国古典舞旋转所形成的流畅线条和运动轨迹。转似回波,飘渺畅意。从“回裙转袖若雪飞” [4]的唐代教坊舞蹈,到“入破舞腰红乱旋” [5]的宋代歌舞皆体现出“圆” ——“转”的形态。
四、中国古典舞旋转蕴含的哲学意蕴
(一)“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
明代朱载育在《乐律全书 ·六代小舞谱序》中曾经提出“学舞以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 [6]的精辟论断。 “众妙之门”原为老子语。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曾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讲的道,不是我们平常理解道的初始词汇的意思,老子认为的道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本原,而这里的“妙”应为“道”玄虚无限的含义。 “众妙之门”则是指进入认识最高境界的大门。运用到古典舞的领域中应是“转”为超凡精湛的技术技巧,是舞蹈艺术中的 “众妙之门”,精髓所在,是中国古典舞的“道”。认识了转就认识了舞蹈艺术本身。“转”包含着“变”的意味,“变”是舞蹈形式美之核心。而“变”实则为“动”,是动的另一种体现。而“动”也正是舞蹈的生命力之所在,正可谓是“转者,众妙之门也”。朱载育把“转”概括为中国舞蹈的 “众妙之门”,将其看作是中国舞蹈的美学本质与核心理念,也是从哲学的高度对舞蹈艺术形式的理论概括,对今天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仍有指导作用。
(二)蕴含在“转”中的中国古代宇宙观
中国人从宇宙天体中体味其循环往复、动转不居的圆的运动。而中国古典舞“转”的概念、“转”的动势和其圆的轨迹无疑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关于生生不已、运转不息的宇宙循环论的发展观。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天体的学说主要有三种,“昼夜说”“盖天说”和“浑天说”。据《晋书 ·天文志》的记载,“盖天说” [7]出自“周髀家云”。在《周髀算经》一书中,“天”是圆形的,像覆盖着的斗笠,“地”像倒扣着的盘子。在这个新型的宇宙结构里,宇宙呈现出斗笠盖于扣盘上的形状。“浑天说”则认为,“天形穹隆如鸡子,幕其际际,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 ”[8]。作为“浑天说”的代表东汉科学家张衡曾形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上,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载水而浮。 ”[9]由此可见,“圆”为天的形状,正如转的运行轨迹。天体之圆动周转,非凭倚外力。正所谓 “凡圆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天机,则动非自外” [10]。所以说,天体本身的运转非外力驱使,而是发自于内在的流转无碍的生命之韵律。这也正符合“转”的运动特点,是发自于内力的自转,形成其“圆”形的运动轨迹,圈圈萦绕体现出循环往复、动转不居的宇宙精神。“转”以动为性,动也正是天道永恒之特性。这就是中国古典舞旋转所蕴含的关于宇宙天体循环周转、生生不息的宇宙循环论的发展观。
(三)“转”体现出的中国古代伦理观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的哲学,其中的“礼 ”“仁”观被认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根本要素,“礼 ”在于寻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仁”则在于寻求人伦关系的合理规范,以致“中和”境界。
中国古典舞蹈同样蕴含着“礼乐文化”的品格。朱载育引用了朱熹在《诗集传》中“辗转反侧”四个字与“转初”“转半”“转周”“转过”四个不同角度的转势相对应,即所谓的“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反者,辗之过;侧者,辗之留”。按照舞谱中的舞图和文字说明,这四种转势的角度大致为“转初势象恻隐之仁”仅转 90度,幅度较小,象征着怀柔、和顺、仁爱的心境;“转半势象羞恶之义”转180度,象征着对羞愧丑恶报以回避的姿态;“转周势象笃实之信”转势为 360度和谐圆满的幅度,象征着诚信、无欺。“转过势象是非之智”取270度转势,象征着明确辨别是非的智慧。“转留势象辞让之礼 ”指的是转的过程中停于侧面,留出正位,转势不尽周全,象征着中国传统的谦逊忍让之理。由此,我们即可会意出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旋转不仅仅只是一种外观形式上的转势,更是蕴含着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的痕迹。对于转的理解,中国人更是注重文化中深层次的挖掘,每个舞蹈动作皆有其内在的含义。现代舞蹈理论家拉班指出:人体动作是充满着许多内在含义的符号,要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在于对其动作模式的敏感。转,也是一种符号。它是华夏民族伦理情感的符号,是赋予循环往复、动转不居的宇宙精神的符号,更是以“划圆”为其古典舞运动本质的符号。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作为一种特殊的舞蹈表现手段,具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是既有“技”又有“律”,既有“形”又具“韵”的民族风格浓郁的技术技巧。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技术技巧的追求,同时更是技巧民族性、艺术性的体现。从中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艺术观念,是古典艺术精神的积淀。
中国古典舞旋转作为一个实体,它所体现出美學风格和其代表的技术能力,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技术技巧所没有的。随着旋转技巧民族化的技术发展,艺术化的美意追求,也体现着中国古典舞艺术形象之美的无上追求。它不仅是华夏民族审美典范的提炼,更是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运用和展现,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璀璨一星。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发展从继承传统的坎坷中逐渐走向成熟,从借鉴走向独立,一贯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其“民族性”,民族风格浓郁才是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点睛之笔。因其“民族”,所谓之“经典”。中国古典舞的旋转以其特有的民族特色而堪称经典。正是精其独秀,巧逸风流。藏之内蕴,形观宇宙。放眼于世界,中国古典舞的旋转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而炫目于世界舞蹈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