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本土价值
2017-06-14陈晶晶
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整体形象作为对外宣传战略措施的重要方面,即政府与民众对一个国家文化符号的整体印象与观念。所以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形象,国家既要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也不能忽视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正如巴柔所言“形象就是对一个文化现实的描述, :通过这些描述,制造了 (或赞同,宣传 )这个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显示或表达出他们乐于置身其间的那个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虚构的空间。 ”[1]塑造一国的文化形象其实就是为了建立本民族海内外同胞的文化身份认知,获得国外政府及大众等对本国文化价值的认同。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主要依靠文化艺术的充分发展和广泛传播,对于一个拥有优良传统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度——中国来讲,更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国际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身优秀的文化。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国际大环境要求我们当今的文化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样式,这就是“新东方主义 ”风格。“新东方主义 ”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的“东方主义 ”而言,既可以给传统的东西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也可以不再重视繁琐的装饰细节,而是更多地让欧美的简洁自然和东方古典的含蓄婉约相结合,显露完美的风韵。东方元素在西方人眼中是一种以人为本、融入自然、含蓄内敛的艺术涵养和人文精神。未来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就是将这种圆融的人文精神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中西合璧的现代艺术思想一定会撞击出富有民族性、地域性,时尚而有神秘感的艺术火花。
下文就以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为视角,从绘画、设计、建筑等方面分析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创作的现状,以期带着致敬优秀传统文化、着眼时尚前沿的创作心态,立足本土语境,兼容并蓄进行创作,要通过艺术作品去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努力实现文化的“中国梦”。要达成此目标,就必须以“新东方主义 ”为抓手,充分发掘其本土价值,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为全面提升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东方元素的自我体认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凝结着数代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包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尊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各类视觉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沃的植根土壤。
(一)绘画。绘画的门类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画与油画。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国粹艺术,既有变化多端的笔法墨法,又有构思巧妙、富有诗意的构图形式,更有富有意趣的意境烘托手法,这些都是极具特色的东方素材。另外源自欧洲的油画艺术进入中国并发展到现今,经过了学习、借鉴到自我深化的过程,中国当代众多的油画创作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借鉴与应用,散发独有的东方神韵。油画在中国从明朝发展至今,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借鉴、碰撞,随着刘海粟、林风眠、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寻求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当代,一些新锐艺术家的创作对传统文化元素也有充分借鉴,这些都体现了艺术家对东方风格的自我体认,也正是中国油画自成体系之根本。
(二)设计。就设计风格而言,古典主义代表严谨高贵,哥特风格寓意虔诚信仰,巴洛克式则显示富丽奢华,而“新东方主义 ”的设计则暗含了圆融海纳。在西方人看来,“东方风格 ”就是代表着寓意深远的纹样,华丽繁复的雕刻以及由朱红、明黄、蓝紫和暗金等富丽堂皇的色彩等等所形成的各种元素的耦合。追求神韵的现代“新东方主义 ”设计风格,不是简单沿用东方色彩与符号,或者具有寓意的具体形象,而是作品中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整体东方氛围。以平面设计中诠释东方设计理念,并成功建立品牌形象的扬州“谢馥春”化妆品包装设计为例,它不是国际大牌化妆品,而是“中华老字号”,不仅产品采用经典传统工艺精制,而且产品外包装也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崇尚“东方化、天然化、人本化”品牌内涵,它的设计在整体氛围烘托与细节之处上很好地发扬了民族性,传达出新东方理念。
(三)建筑。建筑领域中的“新东方主义”风格不是单纯的复古风潮,而是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让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要求相契合。卢铿先生就曾指出“新东方主义”建筑的精髓应为“古今兼容,中西互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东方主义”建筑潮流是建筑文明推进的必然结果,将“儒家思想”倡导的精神实质融入其中。“中国倡导的 ‘天人合一 的境界,对其居住环境自然也存在一种潜在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更追求一种和谐的精神空间” [2]。以中国当代别墅设计中“新东方主义”为例,这种建筑风格有机融合了西方的现代精神与东方的审美情绪,“新东方主义 ”建筑风格顺应了时代生活潮流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尽管受到的是正宗的西式教育,但其代表作北京香山饭店,却恰恰是依据传统建筑理论而设计的代表民族风格的作品。贝聿铭先生借此作品的设计探索中国建筑的新方向,希望中国的建筑师能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设计中西合璧的作品。我们应当看到,当一些中国新建筑还处于照搬风格的麻木状态时,一种吸取本民族文化精髓并与时俱进的建筑设计态势正在萌芽。
二、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文化自足
(一)绘画。首先是其他绘画融合国画的多种元素,中国画水墨淋漓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创作素材与经营布局,还是笔墨趣味与意境营造,经过数代中国人的努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绘画上的自我满足,并由此扩散至绘画的其他形式。就拿中国当代油画作比方:国画中的要义已经被油画家们自然和谐地融入到了油画创作中。如中国画的写意性在当代油画中的体现,油画家洪凌一直追求传统文化精神,作品不仅流露的是传统绘画的韵味,而且对中国传统美学“意境”也有独到的见解。还有张冬峰的风景画中也合理运用了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还有国画的构图技巧也被当代油画创作所运用,吴冠中先生就在作品中展示了和谐的构图技巧。其次是绘画作品中传统戏曲题材的植入,油画家关良不但在题材上运用中国传統戏曲的场景,而且还把戏曲文化的表达结合到作品中。另外,在油画创作中还有民俗文化的体现,画家段正渠把陕北黄土高原独特的唱跳民俗文化全景式地展现在了油画作品中。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创作题材和手法,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是一种自我体系的满足。
(二)设计。当前,“新东方主义”设计已经在服装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较为成功的是获得较大影响力的设计师叶锦添和马可。叶锦添在香港地区长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不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时代的容颜》服装特展,还在欧洲举办代表中国文化的服装展览,向西方世界隆重介绍东方服饰艺术之美,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创作中。设计师马可的“无用”观念则在时装之都大放异彩,设计的服装看似简单却是蕴含很多。她甚至把做工精致的新衣服埋进从中国运去的泥土里,然后取出,模仿岁月的沉淀,然后请年龄各异的真人模特,将脸涂成泥巴色,穿着这些处理过的衣服,进行静态展示,意图强调人与时间相交融的主题。这些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体现了东方文化的自我满足。
(三)建筑。“新东方主义 ”建筑风格体现在兼具传统和现代的细腻风韵,注重对细节处理的严谨。中国的哲学和美学观是以情感贯穿整体的,中国图腾文化、风水文化、易经文化等等,是构成传统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成为建筑设计理念的精神追求;另外中国传统建筑因为时间的久远、地域的广袤和民族的众多而显得特别丰富淳厚,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徽州的村落、陕北的窑洞、丽江的古巷、热带的竹楼等等;中国园林建筑的曲径通幽,方寸山林,步移景易,主次安排,疏密错落的布局;中国传统建筑中还有许多代表性的表现语言:亭台、回廊、骑楼、花池、假山、窗棂、影壁、飞檐、屏风、画砖等等。翻开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史,其深厚的精神内涵、丰富的历史素材和艺术成就就是國人最丰厚的文化资料。
三、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中西融合
(一)绘画。当代中国绘画中“新东方主义”的中西融合,先是一种创作观念的中西融合。中国与西方社会形态的不同,导致了中国和西方主流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精髓,而西方则强调理性主义和天人两分的世界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创作重视神韵,强调主观精神,而西方的绘画从开始就以再现自然为主题。但是中西方艺术创作观念的演变,都是从古朴“和谐”走向近代“对峙”之后,又回归现代新“和谐”的过程。西方现代艺术的自我表现就是一种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认同,中国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绘画都拥有无视世俗的眼光,勇于反抗各种平庸思想的束缚,将人类的精神性本质独特地展现在绘画作品中。中国画家对西方绘画的融合还表现在绘画手法与材料的选择上:如蒋彩萍的厚重岩彩法、唐勇力的脱粉法、雷苗的清洗法等当代中国画家对于新技法的不断尝试、发展和创新;还有材料的融合,现代很多艺术家用西方绘画的丙烯与中国传统颜料相结合,在色彩的视觉冲击力上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中西艺术的融合,定会撞击出璀璨的火花。
(二)设计。现代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中国现代设计的理念比较薄弱,西方设计理念对中国现代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如何吸收中西方文化的成果并加以融合,成为我国设计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例如从苹果和小米的电子产品,可以看出中国产品是如何借鉴外国产品,在外观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小米产品身上都体现了中西设计的融合。另外在设计的风格上,中国设计中许多几何元素的应用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样式。同时,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传统纹样,尤其是日本的图案对西方的设计艺术运动也有很大推动作用。在现今国际设计大浪潮里,中国的设计一直处在随波逐流的位置,所以我们要将东西方风格完美地融合,让具有本民族风格的设计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
(三)建筑。与西方建筑风格相比较,中国建筑在时尚审美方面缺乏市场。我们应该承认西方的艺术进步,正视曾经出现的文化断层,将西方建筑艺术中那些经久不衰的范例为我所用。“新东方主义 ”建筑设计的内涵是“中西融合”,而不断地创新求变则是“新东方主义 ”真正的艺术宗旨。例如:北京四合院在技术上的尽善尽美表明中国设计师没有完全抛弃本土文化;美国人在上海波特曼酒店的设计中特意地强调了东方的符号元素;日本人也将苏州园林的月洞门融入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顶部的大圆孔设计等等。“新东方主义 ”风格的建筑设计所蕴含的中西融合,成为未来中国建筑最弥足珍贵的设计理念。
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本土价值,即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自我体认;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文化自足;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中西融合。国际社会现在对当代中国“新东方主义”视觉文化形象已经有了局部认同,而且当代中国“新东方主义”视觉文化形象在国际社会也拥有了一些话语权,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形成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内在的文化自觉,并树立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开放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形象中“新东方主义”的输入输出机制。
参考文献:
1.刘颖林.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之共通[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4).
陈晶晶:盐城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王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