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及运作机制探究
2017-06-14李金保
李金保
摘 要:在剖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基于网络治理结构视角,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的运作机制,并深入剖析学习机制、竞合机制、协同机制、组织机制在产业集群创新中的作用过程,并据此提出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25-05
引言
众所周知,由于存在基本理论假设的缺陷,阿罗—德布鲁(Arrow & Debreu,1954)范式下的竞争均衡模型并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和产业集群,直到以克鲁格曼(Krugman,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NEG)模型的出现,包括特定区位、非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等因素才真正明确地考虑进来,NEG模型解释了集聚产生和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代表着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引起包括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特别在“硅谷的巨大成功”之后,更激起了各方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探究(Caron H.ST.John & Richard W.Pouder,2006)。理论界对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逐渐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势力经济等视角,转向集群内部各成员之间微观作用机制,越多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开始从网络结构视角探究产业集群创新行为。从国外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来看,主要讨论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以及这种网络结构对集群创新的促进。如:Johnston(2004)对集群创新网络进行了界定,认为产业集群具备了活动、资源、活动主体等三个构成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素;Moulaert & Sekia(2003)指出,“区域创新模式”作为一种企业区域集聚,与集群一样,能够为增强创新和区域增长提供一个本地化的制度动态化;Caron & Richard(2006)指出,最常见的集群是以技术身份而并非产业身份演进的,认为随着科研工作者的加入,技术创新集群可以获得快速发展,而新技术的诞生,又会激发进一步的创新,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促进产业链的持续延长,诱导新的企业组织加入,进而促进了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在集群创新网络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技术集群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型集群而出现的,因为知识和来自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研究都是服务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必要资源。Melissa & Corey(2007)探讨了跨企业合作网络中大规模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響,指出“高集群化”和“高网络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组织的创新能力,这为深入研究跨企业网络的知识创造、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Michael Fritsch和Viktor Slavtchev(2010)在考察“产业专业化”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认为“区域专业化”对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有一定的影响,相互之间存在“倒U型”的相关性;Paul Tracey & Gordon L.Clark(2003)特别强调网络结构的重要性,认为创新活动需要网络生成方面的柔性。根据Romijn and Caniels(2003)的观点,“基于区域的产业集群是个体行为者,特别是企业活动的集合,这是产业集群创新和学习过程中进行决策的关键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最终取决于企业主体所做出的创新决策。”Yamawak(2002)和Britton(2003)通过对加拿大、日本等国产业集群成员关系的研究,证实了创新网络体系的存在,并通过与区域网络、国际交易的比较分析,论证了集群内部网络在推动集群创新过程中的优势。从国内对集群创新网络的探究来看,也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如:黄中伟(2004)认为,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包括“社会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两个方面,认为集群创新动力和创新效率,主要源于创新网络;李志刚(2007)认为,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是提升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并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综观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创新网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多是从网络治理结构视角展开对产业集群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少系统、全面地研究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及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实践证明,网络治理结构与集群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只有准确把握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才能真正理解其内部运作机制,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与其内部运作机制结合起来考察具有客观必要性。
一、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探究
产业集群内企业与外界进行知识学习、技术扩散的过程,就是产业集群创新的过程。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的环境要素影响最为关键。所谓创新网络治理“结构特征”,主要是创新网络中创新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在创新网络治理结构特征中,创新网络结构的稳定程度、创新网络密度,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强度,都是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李志刚,2007)。本文拟在综述各方观点的基础上,展开对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的基本分析,进而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部运作机制。
(一)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的构成
“外围支持网络”“基础创新网络”“核心创新网络”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其中,“外围支持网络”主要由集群内的政府机构、专业市场、物流体系构成。政府除了财政、政策支持集群创新外,还通过完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为产业集群创新奠定良好的软件环境和硬件设施;产业集群创新活动大多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高效配置的作用下,支持产业集群创新的不断发展;“基础创新网络”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它们构成了创新网络的助推力,为集群创新提供包括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并推动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核心创新网络”主要由集群内的企业组织,这是产业集群创新的主体,在集群创新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核心创新网络”中,企业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集群内企业之所以成为创新网络的“核心”,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源于水平网络层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其次源于垂直网络上的“客户企业”与“供应企业”的关系,再次源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创新,这是产业集群创新的主导。
(二)创新网络治理结构中的“关系网络”分析
Andersson et al(2004)、Margijn J.Burger.et al(2009)指出,企业、政府机构、高等院校、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不同主体,都是产业集群组织中的“成员”,集群内不同主体尽管存在形态各异,在集群创新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都在集群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讨论集聚经济中创新网络及其相互作用时,应该用较为宽泛的概念来界定其网络关系。从性质上讲,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各节点间关系可以分为基于信任的社会联系、基于契约的市场联系和基于联盟的交易关系(Johnston,2004)。为了更好地理解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中的复杂关系,笔者分别将其称为联盟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就是由这三大网络共同叠加所构成的“复合”网络体系。
1.联盟关系网络。所谓企业联盟,是由两个(或多个)企业按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以契约方式形成的松散联合体。对应地,“联盟网络”是在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外部形成的,以网状形态存在的、并以服务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中心的联盟群体。通常,产业集群创新具有本地联盟关系网络特征,联盟关系网络为集群创新带来的优势,主要源于产业集群组织系统创新层面,包括企业组织、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创新组织系统,随着参与主体数量的持续增加,必定会带来竞爭的加剧,集群组织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创新的良性循环,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最终形成稳定的“生态化群落”,结构效应由此彰显出来。与此同时,集群组织边界的可渗透性、可延展性,以及组织关系网络的优化升级,共同推动产业集群的组织创新,进而奠定集群创的新基础、新优势。
2.社会关系网络。在集群创新网络体系中,不同主体的社会行动,以及不同主体之间内在的特定关系,共同构成群群创新“社会关系网络”。其中的主体,既包括个人(如企业家、管理者、科研人员、技术人员、中介服务人员、生产一线员工,等等)之间,也包括法人组织或其他群体(如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这些不同主体,可能存在相互交织的地缘、亲缘、血缘、业缘关系,形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体系。
3.市场关系网络。产业集群创新的市场关系网络是指不同成员根据各自的特征和需求所形成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或混合结构。其中,对于垂直结构而言,产品流关系形成“生产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客户企业”之间的垂直产业链结构;对于水平结构而言,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内各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关系而形成水平网络结构。
综上所述,核心创新网络、基础创新网络、外围支持网络相互耦合,共同构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体系。这三种网络与三大结构并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互相融合、交互推动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在核心创新网络体系中,既存在联盟关系网络,也存在社会关系网络和市场关系网络,但不同层次网络中的结构关系有强弱之别,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也就不尽一致。但是,无论我们从三大层次来考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还是从三大结构关系来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都必须首先明确集群创新网络的内部治理结构及其具体的运行机制。
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探究
产业集群创新是一个动态的物质“熵”,其中伴随着人才流、技术流、知识流和信息流。深入探究产业集群创新的运行机制,不仅有利于把握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物质熵”,还有利于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创新网络治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认为学习机制、竞合机制、协同机制、组织机制,是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的主要运行机制。
第一,集群创新的学习机制。知识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地理位置毗邻、产业趋同的企业之间相互展开知识学习,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产业集群优势的具体表现。在创新网络体系中,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学习、经验交流是协同创新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创新最主要的动力源。在知识学习、经验交流的同时,集群内企业通过外部知识的获取和自身的开发研究来获得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通常情况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并不是同步展开的,而是相互交织的渐进过程。“学习”过程提供了探讨网络和集群本质的一个动态视角,因为学习是一个通过互动和社会化而产生的认知现象,反复接触和联合工作能激活个人和组织的认知资源,从而创造新的经验和惯例。此外,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溢出、技术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至少存在劳动力流动、研发合作、企业剥离、企业联盟等四种知识溢出、技术扩散机制。由此可以得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并没有自动地从聚集于同一地点而获益;相反,知识溢出主要发生于具有很强的社会网络关系的企业之间。上述分析表明,学习机制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运行的重要机制,其形成过程源于不同主体之间知识技术的创造、整合、运用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既有单个企业出于发展需要而主动向群内其他企业学习的驱动,也有整个群内企业共同学习的驱动。正是通过集群创新主体之间强有力的互动学习,实现了集群内的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最终推动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
第二,集群创新的竞合机制。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常见现象,同时也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源动力。众所周知,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集群内不同企业之间存在某些共性,相互之间既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竞争机制可以引发产业集群网络内同质或非同质企业展开基于合作的竞争,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合作机制则能够促使产业集群网络内不同企业进行互补性合作或同质性强强合作,从而获取合作创新优势。正是“竞争机制”与“合作机制”的相互融合,共同影响,推动着集群内资源的动态整合,进而促进集群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不断升级,形成集群创新绩效的孵化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处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企业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是确保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关键,而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位置的毗邻,使得沟通和互动变得更为便利,它们之间长期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与技术创新合作,巩固了集群内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合作创新关系的延续。
第三,集群创新的协同机制。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机制,是基于社会网络协同、技术网络协同而衍生出来的集群创新机制。其中,技术网络协同不仅是集群创新的物质载体和实现手段,也是社会网络协同的物质基础。协同机制对集群创新的推动作用获得了多数学者的认同,Hotz-Hart(2000)从五个方面总结了网络协同创新的好处:(1)协同创新有利于知识、技能、信息、经验的传播和获取。(2)群内企业的相互协同,促进了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学习、协同创新和优势互补。(3)改进的反应能力。网络允许参与企业更迅速地作出回应,预测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并了解新的技术形式。(4)降低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减少信息和交易成本。互补性资产较强的公司网络允许资源共享、成本共担。通过网络而形成的更明智的决策,可以使得风险被准确地评估和有效地分担,并进一步降低成本。(5)改进的信任和社会凝聚力。集群内企业产业趋同(替代或互补)的企业,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追求,趋同的工作规范,有助于改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并强化社会凝聚力,使竞合关系得以深化发展、良性发展。综上所述,基于社会网络协同和技术网络协同而衍生出来的集群创新机制,在其推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表现出以下显著特征:地位平等的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以“契约”形式构建起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关系,实现知识学习、技术共享,从而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的持续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持續提升。
第四,集群创新的组织机制。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其中不仅包括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还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其他主体。不同主体共同构成稳定的产业集群组织生态体系。实践证明,组织与创新的关系非常密切。组织间关系可以传播创新,培育适应性,并在网络结构方面管理和控制着整个集群创新过程。从组织演化角度来看,如离散均衡、种群生态学等都已用来探索产业集群的萌芽、发展和结构惯性,包括商会组织、财团组织、贸易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存在,有助于改进集群内部主体之间,集群与社区之间、集群与外部市场之间的交流,从而推动集群创新在更大规模范围内展开。特别是作为“基础创新网络”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的集聚,不仅为集群内知识创新提供必要服务,也为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提供实际指导。产业集群和技术集群都有可能通过网络来实现可供利用的邻近连接,但它们的实现方式并不相同。在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效率中,同一行业内集群企业最有可能与包括供应商、律师和银行家在内的主体构建正式的、紧密耦合和指定的网络结构关系;相反,技术集群创新过程很可能是更加难以预测、主要是无形的,其来自于集群内一个跨企业或大学范围的短暂资源池,弱网络关系作为服务于这些信息的获取而发挥着关键机制作用。此时,多技术轨迹以不同速率和不同方向并存和移动,知识的共享和扩散将变得更为自发和偶然。在穿越产业边界的技术集群中,跨产业创新可以被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在技术集群中,区域累积的创业经验和特质知识可以通过强关系(例如,与银行家、律师等的关系)和弱关系(比如,风险投资公司的推荐、企业家联谊活动、有关资源可用性或新技术的信息)而获取。而不同组织机构之间,通过契约形式联结成统一的整体,推动着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其中,不同主体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而是在遵循创新规律的基础上,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发挥集成创新的作用。
结语
在集群创新网络体系中,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集群创新的优势,影响着产业集群创新的绩效。本文在剖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具体运作机制。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外围支持网络、基础创新网络、核心创新网络等相互耦合的结果,是联盟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等共同叠加形成的“复合”网络体系,不同网络结构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最后,本文从学习机制、竞合机制、协同机制、组织机制等四个层面,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认为产业集群创新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无论在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还是全球创新系统中,产业集群创新网络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存在,可以通过充分吸收、优化配置集群内外各种资源要素,打造集群内不同主体自主创新和良性互动的集成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的持续升级。可以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未来必将朝着动态化、联盟化、模块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其对于空间距离的依赖性和社会关系资本的依赖性也将逐步弱化。
参考文献:
[1] Andersson T.,et al.The Cluster Policies Whitebook[R].Stockholm:IKED,2004.
[2] Bathelt H..The re-emergence of a media industry cluster in Leipzig,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10):583-611.
[3] Boschma R.A.& K.Frenken..Why is Economic Geography not an Evolutionary Science?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6):273-302.
[4] Boshuizen J.,P.Geurts,A.van der Veen.Regional Social Networks as Conduits for Knowledge Spillovers:Explaining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Firms.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09,(10):183-197.
[5] Breschi S.& F.Lissoni..Mobility and social networks:Localised knowledge spillovers revisited.CESPRI Working Paper,2003:142.
[6] Britton J.Network structure of an industrial cluster:electronics in Toronto.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003,(6):983-1006.
[7] Caron H.ST.John & Richard W.Pouder..Technology Clusters versus Industry Clusters:Resources,Networks,and Regional Advantages,
Growth and Change,2006,(37):141-171.
[8] Darby M.R.,L.G.Zucker..Growing by leaps and inches:Creative destruction,real cost reduction,and inching up.Economic Inquiry,
2003,(41):1-18.
[9] Deeds,D.L.,D.DeCarolis,and J.Coombs..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high technology ventures:An em-
pirical analysis of new biotechnology firm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211-229.
[10] Eisingerich A.B.,S.J.Bell P.Tracey..How can clusters sustain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network strength,Network openness,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Research Policy,2010,(39):239-253.
[11] Faggian A.& P.McCann..Universities,Agglomeration and Graduate Human Capital Mobility.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
ciale Geografie,2009,(100):210-223.
[12] Frey M.,Iraldo F.(eds)..Il management dellambiente e della sostenibilità oltre i confini aziendali.FrancoAngeli:Milano,2008.
[13] Gilsing V..Dynamics of innovation and interfirm networks,exploration,exploitation and co-evolution,Cheltenham,UK:Edgar El-
gar Publishing,2005.
[14] Giuliani E..The Selective Nature of Knowledge Networks in Clusters:Evidence from the Wine Industry.Journal of Economic Ge-
ography,2007,(7):139-168.
[15] Gnyawali D.R.,and R.Madhavan..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A-
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431-445.
[16] Granovetter 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6):1360-1380.
[17] Hideki Yamawaki.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Japan[J].Small Business Economic,2002,(18):121-140.
[18] Hotz-Hart B..Innovation networks,regions and globalization.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edited by G.L.Clark,
M.P.Feldman and M.S.Gertler.Oxford:OUP,2000.
[19] Johannessen J.A.,B.Olsen,G.T.Lumpkin..Innovation as newness:What is new,how new,and new to whom?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4):20-31.
[20] Johnston R.Clusters:a review of their basis and development in australia.Innovation:Management,Policy & Practice,2004,(3):
380-391.
[21] Krugman P..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Cambridge:MIT Press,1995.
[22] Lawson C.,E.Lorenz..Collective learning,tacit knowledge and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Regional Studies,1999,(33):305-317.
[23] 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London:MacMillan,1920.
[24] Martijn J.Burger.,Frank G.Van Oort.,Koen Frenken.& Bert Van Der Knaap..Networks and Economic,2009.
[25] McEvily B.,and A.Zaheer..Bridging ties: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20):1133-1156.
[26] Melissa A.Schilling.,Corey C.Phelps..Interfirm Collaboration Networks:The Impact of Large-Scale Network Structure on Firm
Innovation.Management Science,2007,(53):1113-1126.
[27] Michael Fritsch.,Viktor Slavtchev..How does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nn Reg Sci,
2010,(45):87-108.
[28] Morrison A..Gatekeepers of Knowledge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Who they are,How they Interact.Regional Studies,2008,(42):
817-835.
[29] Paul Tracey & Gordon L.Clark.Alliances,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Rethinking Clusters of Innovation.Growth and Change,
2003:1-16.
[30] Patrucco P.P..Institutional variety,networking,and knowledge exchange: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case of the Bri-
anza technological district.Regional Science,2003,(37):159-172.
[31] Romijn H.A.,& Caniels,M.C.J..Firm-level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regional dynamics.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3,
(6):253-278.
[32] Soetanto D.P.& M.van Geenhuizen.Social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Growth:A Tale of Two Contrasting Cities.Tijdschrift voor E-
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09,(100):198-209.
[33] Storper M..Regional “worlds” of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 districts of France,Italy and the USA.Regional
Studies,1993,(27):433-456.
[34] Susanna Mancinelli & Massimiliano Mazzanti.Innovation,networking and complemen- tarity:evidence on SME performances for a
local economic system in North-Eastern Italy.Ann Reg Sci,2009,(43):567-597.
[35] Teece D.Firm organiz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Econ Beh Org,1996,(31):193-224.
[36] TsaiW.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5):996-1004.
[37] Van de Ven,A.H.,and D.Polley..Learning while innovating.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92-116.
[38] Visser,EJ.,Atzema,O..With or without clusters:Facilitating innovation through a differentiated and combined network approach.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8,(9):1169-1188.
[39] 蔡宁兵,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J].科研管理,2005,(4):22-28.
[40] 范太胜.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7):26-30.
[41] 黄中伟.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和绩效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4,(3):94-98.
[42] 李志刚,汤书昆,梁晓艳,赵林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8):777-782.
[43] 李正卫,池仁勇,刘慧.集群网络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嵊州领带生产企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5,(5):612-615.
Abstract:Based on analysis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nnovation network governance structure,from the eye of Innovation network governance structure,This paper builds an industrial cluster innov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and then further elaborates The cluster learning mechanism,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mechanism are very important as an operation mechanism.Finally,in the premise of the conclusion,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novation networks.
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innovation network;governance structure;operation mechanism
[責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