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电影片名的翻译
2017-06-13阳晶晶
阳晶晶
通过查阅前人在电影片名翻译方面的研究,笔者发现许多电影片名的翻译难以摆脱“等值”原则的束缚,仅仅考虑到字面意思的一致性,却忽视了电影片名的特征与功能。目的论指出,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应该体现出片名的文化交流作用以及商业价值。因此,本文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进行分析,旨在为电影片名翻译开拓一个新视角,帮助译者在保持电影片名的自身特征和功能的同时,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在享受更好的生活之际,也开始渴望体验不同的文化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电影,一方面作为文化、艺术以及商业的结合品,对消费者来说是有着独特魅力的;另一方面,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电影不仅能够传递文化习俗,还能够体现出艺术形式的商业价值。
作为电影最基本的一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让大众获取电影的相关信息以及外来的文化习俗。为了实现电影片名的价值,首先,译者应该充分了解电影评名的特点和功能;然后,译者需要意识到电影片名本身所要表达的目的、情感与思想;最后,译者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完成翻译工作。
一、目的论主要概念
Hans J. Vermeer是第一个将目的这一概念引入翻译领域的学者。随着长时间的研究和发展,目的论成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理论。目的论注重翻译的目的,这就决定了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以及策略是为了体现功能。
有学者提出了翻译标准——充分性,即译文应符合原文的目的。翻译目的主要有三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般目的,如谋生;译文的具体目的,如启蒙读者;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的目的等。根据相关目的,译者可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一)目的法则
每个文本都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而产生的,并且应该努力达到这个目的。在Vermmer看来,目的规则重视目标情景和交际目的。由于原始文本包含着文化内涵,且存在文化差异,目标观众就不可能理解文本的真正意义,除非译者将原文与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转换成可以被读者接受的译文。根据目的规则,译文翻译的目的应一致,翻译行为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因此,目的规则要求译者充分了解原文,同时根据相关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连贯性法则
这是目的论三大基本原则之一,译文应遵循语内连贯准则。就是说,根据连贯性原则,目标文本对目标观众来说必须是可读的、可接受的。译文若要具有连贯性,译者首先要遵循目的规则。也就是说,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差异、社会背景和交际需要,以使译文被目标观众所接受。
(三)忠实性法则
该规则认为,译文与原文之间必须具有语篇连贯性。换句话说,目标文本必须完全忠实于原文。然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应该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
(一)文化目的
电影片名总是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能够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由于文化差异,观众可能不了解外国文化或电影的主要思想。因此,译者必须更加重视电影来源国和目标观众的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许多电影片名以童话、神话传说或者宗教故事命名,而这些几乎都是特定的文化。例如,《21 Grams》,根据基督教的传说,人们会在死亡的那一瞬间,体重会减少21克。该电影片名被译为《灵魂的重量》,这是能够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的。此外,历史背景也总是会成为电影片名的来源,如《Waterloo Bridge》。滑铁卢是比利时中部的一个小镇,拿破仑1815年在那里遭遇了最后的失败。它被译为《魂断蓝桥》,这是中国观众可以理解的。在中国文化中,“魂断”指的就是悲惨的故事,这与电影内容以及原电影片名的目的保持了一致性。由此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与目标文本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电影片名的翻译应以一种目标观众可以接受的形式来反映文化差异。
(二)商业目的
电影也是一种商业产品,电影片名在电影的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部电影在国外市场失败,那么电影片名翻译应该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译者必须考虑电影制作者以及投资方的商业目的。也就是说,译者应该在翻译中加入一些广告因素和极具吸引力的词语,以体现电影的商业价值。例如,电影《The Net》有两种版本的译文,其中一个是《网络》,另一个是《网络惊魂》。前者采用直译策略;后者与这部电影的主要思想密切相关,通过添加具有吸引力的部分“惊魂”来吸引人们的眼球。显然,后者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
(三)信息目的
根据目的论,目标文本要能够提供与原文来源国的文化、语言相关的目标国文化和语言。也就是说,翻译电影片名必须传达原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如电影的体裁、主旋律以及情感。例如,《Sister Act》,它被翻译为《修女也疯狂》。基于原文,这个版本稍微有点修改部分。“Sister ”被翻译为“修女”;“Act”在中文里是指“行为”,但该译文将“Act”翻译成“疯狂”,这就是译者在对电影主要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修女也疯狂》,显示了电影的题材和主题。
三、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一)直译
根据目的论的忠实原则,译文应与原文保持一致。直译是该原则的充分体现,指的是将原文逐字翻译成目标语言。直译的优点是可以保留原文的目的和意义。例如,《Jane Eyre》,该片名是以电影主角的名字命名的。从电影片名可以了解到该电影的一般类型和中心人物。结合原电影片名的特点出发,该电影片名被译为《简爱》,该译文原文保持着一致的含义和特点。此外,为了使译文更具吸引力,翻译时对原文做出一点改变也是可以接受的,如《Iron Man》,被翻译为《钢铁侠》,“Man”被翻译为“侠”,反映出主角的人物形象。
(二)意译
根据目的论,具有特定文化的原始文本必须转化为可以被目标受众所接受的译文,同时两者要保持一致的目的。除此之外,电影片名具有能够传递电影相关信息的信息功能。然而,由于两国在表达、文化和历史背景上的差异,有些片名翻译不能采用直译策略。对于目标观众难以接受的一些电影片名,最好采取意译策略进行翻译。在这种翻译策略下,译者不仅要了解电影的内容和主要情节,还要研究来源国相关的文化习俗,使目标观众能够从电影片名中获得与来源国观众相同的感受。例如,《Forrest Gump》,以电影主角名字命名,中国观众可能对这一名字不熟悉,所以译文《阿甘正传》对中国观众来说是极具意义的。
(三)音译
一般来说,音译是翻译领域中最简单的方法。它是指根据两种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将原文翻译成目标语言。通常,名人的名字和著名文学作品的人物姓名都是电影片名的来源。因为名人是为大众所熟知的,而这些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电影就可以直接按照对应的语音进行翻译。例如,《Jobs》,这是一部關于创业故事的电影,它被译为《乔布斯》。此外,一些电影以国家或著名城市的名字命名。在这些情况下,电影片名可以保持文化底蕴和异国情调,如《Chicago》(《芝加哥》)、《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
四、结语
电影是艺术、文化和商业的结合体,它承担着传播文化知识的责任,承载着电影制作者的期望。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一部分,对这些目的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保持原文的功能和特点。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应该遵循以下要求。首先,译者必须研究电影片名的特点和作用,这是电影片名翻译的前提。其次,译者应该了解电影的目的。也就是说,译者必须掌握电影的主要思想和情感,这是精确表达的前提。第三,译者应坚持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借此体现电影的商业价值,促进文化交流。最后,仅仅了解电影的目的是不够的。为了准确表达,译者必须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体现电影片名的特点和功能。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A1343)
指导老师: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