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理性

2017-06-12李志刚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17年2期
关键词:土壤师生科学

李志刚

在课改浪潮中涌现出“生本课堂”、“学的课堂”等教学理念,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日益提高,教师纷纷“限时讲授”,让学生“自主探究”。在一些科学课堂中,教者为了凸显“学生主体”,时常发生如下现象:课堂学习气氛相当宽松自由,探究主题完全让学生自己定,学习任务让学生自我实现,学生实验活动中教师绝对放手,极少予以指导或提出建设性意见,有时甚至出现闹哄哄的现象,以至于对学生失去掌控。中国有句俗话:“弓太满则折”,这些新颖的教学理念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操作过度则会陷入虚假繁华的怪圉。万事都讲一个度,过犹不及都不合适。我们在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要丢失教师主导角色,真正的“生本课堂”应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发挥。笔者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辩证处理师生关系,走出学生主体极端化的误区,在教学中做到导让相济、让引结合、扶放有度,让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理性。

一、导让相济——探究主题从学生拟定到师生共商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有效的教学在于教师导让相济,既不全盘授予,又不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获得,而是巧妙诱导学生在自主性探究中一步步抵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方式多样,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晓探究主题,引发学生探究欲望。有些教师为了显示“学为中心”的理念,科学探究主题的确定完全由学生自我决定,结果有的学生要探究这个,有的要研究那个,绕了一大国后,最终还是由教师宣布,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让人觉得形式虚假。与其这样,倒不如一开始就由师生共同商定探究主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小车的运动》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一辆小汽车与大货车同向行驶的场景。提问:“哪辆汽车行驶速度快?”“小汽车速度快?”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为什么小汽车行驶速度快?”我追问道“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纷纷猜测说:“与汽车拉力大小有戋”“与车轮的多少有关。”“与路面的好坏有关。”在学生作出猜想后,我快捷地揭晓了探究主题“汽车的快慢与许多因素有关,今天就让我们先来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是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看看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大家说好不好?”“好!”学生们通情达理地赞同了我的提议。我们就这样确定了探究主题,顺利地进入实验探究阶段。

二、让引结合——探究任务从自我实现到师生合作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教导我们:“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教师也是学习的主人,要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师则要当一个外表迟钝内心敏锐的人,始终当好学生的参谋与助手,始终扮演参与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在关键环节要作出必要指引,引导学生实现探究任务。

让与引要做到有机适度,既不能一味地牵着学生鼻子走,又不能完全放开让学生随意活动,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要让,对于学生有困难的地方要引,要相机开展师生合作,巧妙引导他们有效操作。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了解土壤》一课中,我首先带领学生一起到室外采集土壤样本,在取样本的过程中,我原先让他们自由挖土,但是我发现有几个小组在又千又硬的操场旁边挖土,那里的土壤中几乎没有小虫、小草与腐殖质,不利于学生观察与了解土壤的结构与成分。于是,我就引领他们到花圃里、草叢中、大树下挖土。在观察土壤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而在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时,我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使用酒精灯,于是我就和他们共同来做酒精灯烧土壤的实验。师生合作有效地完成了探究任务。

三、扶放有度——实验操作从独立自主到科学指导

佐藤学博士认办“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才能够有效发挥。”教师为了避免所谓的牵引嫌疑而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习自学的行为是不妥的,教师适度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必要的。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操作是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从安全性与有效性角度考虑,教师适当的演示、指导活动是必须的,扶放有度地科学指导有利于提高实验操作的质量和效率。我在科学教学中避免学生完全独立自主的实验,做好实验前的操作指导,和学生共同商讨实验步骤及注意点,做好有关操作演示,并且在学生实验时留意他们的操作,即时提醒纠偏,以提高操作的规范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摆》一课中,在研究摆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时,我首先为学生演示了摆的制作以及数摆的次数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主操作,在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实验中,学生由于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避免了以前出现的摆锤撞击铁柱的现象,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与效果。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科学指导要适时适度,当扶则扶,该放则放。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林子。”真正的课堂是师生打造的学习共同体,两者不可偏废,师生应和谐共处,相互作用。我们不能为了营造所谓的“生本课堂”,而将学生主体性极端化。让我们在小学科学课堂打破学生主体性“神话”,缔造师生“双主体”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猜你喜欢

土壤师生科学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土壤的平行宇宙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