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2017-06-12张朝云
张朝云
如果说教育开始于心灵的旅行,那么美术教学则是开始于心灵美的旅行。遗憾的是,我们传统的美术课堂却忽视了这一点。长期以来,它舍弃了艺术的情感和人文的成分,单纯追求某一艺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艺,从而使“照猫画虎”的活动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课堂又如何能够开启学习者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的心智呢?好的美术课堂应该能够将孩子们引向更多的追问、更高的见识、更大的快乐和更深的爱。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堂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想象力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一定的土壤气候,科学地灌溉、施肥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那么如何从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情境的创设,是想象力的活水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曾经说过‘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情景、实地材质所感所想创造主题、任意发挥,这种活动是学生能够身体力行的造型活动,让学生建立起关注周围、随时发现生活中可塑性材料,能够做到随即拿到任何材料都可以创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作品意识。如在给一年级学生上《文具造型及创意》一课时,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在课堂上玩文具的习惯,用学习文具作为表现造型的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把书包里的文具全拿出来玩一玩,看看可以拼出什么造型,这下可好,孩子高兴地摆弄着手中熟悉的三角板、橡皮、铅笔、卷笔刀、橡皮泥等等学习用具,非常兴奋。不一会儿就搭出凉亭、机器人、小动物、居室电器等很有趣的造型。抓住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探讨:拼图主要是根据文具的基本形状进行想象构思的,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识简单的几何形体,然后运用这些几何形体展开合作学习,进行更为丰富多彩的创意。从最熟悉的学习用品入手,调动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进行基本几何形初步认识的教学,继而学会运用几何形创意,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發掘孩子的创造潜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二、游戏的开展,是想象力的土壤
“游戏活动”在教育中就象“综合式农业中”的野草、野花、野生动物的嬉戏和自然交往,是保证高级智慧生成的生态证。艺术与游戏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他们都需要极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更重要的是游戏中涉及的不经意设计,还能锻炼儿童把不同要素进行艺术拼接的能力。我们知道许多精彩的民间艺术,就是来自于一些不经意的拼接。如在许多剪纸艺术中,猪身上的花瓣变成了梅花,在陶瓷工艺中,一只茶壶的把手变成了葡萄架。如此等等。儿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常常把成人眼中的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拼接”在一起。例如,在孩子面前放半个乒乓球时,他就不一定会像大人那样,判定为半个乒乓球,而有可能根据眼前情形,得出令人吃惊的答案。他有可能立刻把这半个乒乓球放在一个鸽子玩具前面,把它当成鸽子河水的碗:把它放在玩具老鼠的头上,说这是老鼠的帽子:把它插在一根枝条上,说这是一根蘑菇:把它放在雪人的脸上,说这是雪人的鼻子:如此等等。总之,有多少不同情景,儿童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接方式,“情景”变化无穷,儿童的这种“拼接”就会变化无穷。实际上,儿童的这种“拼接意识”和“拼接活动”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它们是一种初级的艺术能力的表现,但还不是艺术:是一种初级的科学能力的表现,但还不是科学:因而位于艺术与科学、直觉与推理、感性与理性的“边缘”。在综合艺术教育中,儿童的这种拼接意识不仅不再被压抑,而且得到鼓励。
三、价值的创造,是想象力的产物
将想象变为艺术现实是创造,将心想经过绘画和制作得以呈现就是创造,将现象、对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写生,并使之形式获得完美,也是创造。凡是经过学生的艺术创造的产物都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所以,美术最忌模式先行,其创造的情、义、性与心想自由表达性,变为打破有模式的桎梏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因此,真正的美术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最大限度的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像历来教学中存在的“君子步亦步,君子趋亦趋”的现象,采取“作坊式”的教学方法,一味的要求画的“像”的呆板教学、训练出来的学生缺乏灵性,只会模仿,不会创造,严重的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作精神的培养”为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改革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美术教师应发挥美术当科学创造性的特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为基础,以遵循美术教育原则,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充分发挥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天真与童趣,采取多种方法,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积极营造一种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合作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挥,在讲手工制作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尝试新材料的运用,通过学生的眼、脑、手协调合作。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中不断完成具有新款创意的作品,其制作过程就是想像创造的过程也是智力发育的过程。
总之,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让学生亲近大自然,通过“劳动”体验去感受美、创造美。美术是一门意识形态的学科,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比较有利的一个平台。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素质,发展个性特长,提高鉴赏和评价美的能力这一目的。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在想象力中突发奇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