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2017-06-11周飞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阅读初中语文

周飞宇

摘 要: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问题意识

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活动,所以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出发,逐渐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下,掌握阅读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以此增强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现状

1.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表现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已经开展了探究性阅读,但是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仍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善。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被教师提问,而且大多局限于一些喜欢语文的同学,部分学生在课上积极性不高,与教师互动性不强,对待语文的态度比较消极,只听教师讲授,很少动脑思考。[2]

2.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学生问题意识缺乏,学生在课堂缺乏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一些学生养成了只听不思考的习惯,即使一些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但是由于胆怯、害怕受嘲笑的心理,导致学生不敢提问。因此这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1.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以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并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一篇课文时,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时应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然后教师开始对这篇文章進行讲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提出自己的问题,无论是简单或者较难的问题,教师都应积极的回答,以此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而且教师提问应面向所有的学生,不局限于部分学生,应给所有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机会。[4]

2.加强探究性阅读方式的实施

探究性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在开展探究性阅读时,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并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评价,以此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阅读效果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教师采用探究性阅读方式,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出几张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从这几张图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回答:“感觉到温暖”、“感觉到自然勃发”等,然后进入今天的主题,教师通过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听,感受春天的美景,在学生听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听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对于在讨论时,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向教师提问。

3.加强阅读问题的创新性

由于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获得丰富多彩的信息,因此思维比较开阔,观念也比较先进,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样才能更加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中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掌握最先进的的信息,才能跟随时代步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为学生介绍目前我国较为先进的现代天气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在讲述过程中,学生们感到非常的新奇,所以教师讲述完,学生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之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去天气的吗?”,并提出了几个俗语“朝霞不出门,晚霞出千里”、“天有不测风云”等,引入今年的课文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积极提出问题以及讨论问题。

4.做好学生的阅读评价

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方式,为学生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评价的方式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同时为了完善课堂阅读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使得教师能够认识导致自身的不足在评价过程中,应以鼓励学生为主,这样可以激励胆小怯懦的积极的思考,发散思维,培养问题意识。但是也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的缺点,教师在提出学生问题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建议,督促学生的及时的改善。

例如在学习《山中杂诗》时,完成学习后,教师采用多元化方式对一名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首先教师表扬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背诗,而且向教师提问了“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手法?”,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但是在思考问题显得较为单一,而且问题意识上还比较薄弱,对此应从多元化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在面对问题,应更加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之后教师向全班同学发放调查问卷,以匿名的方式,向教师提意见,用于教师的反思,

结语

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7):66+82.

[2]陈显赫.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6):82.

[3]赵建平.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赤子(中旬),2013,(10):368.

[4]刘玉良.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J]. 学周刊,2012,(03):168-169.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