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探讨
2017-06-11邝文建
邝文建
摘 要:幼儿正处于成长初期,可塑性较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一生发展都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文从当前幼儿行为习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展开重点探讨。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方法
教育学家陶知行先生曾说过:凡是人生所需的重要性格与人生态度多半是在6岁前培养成功。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对人产生终生的影响。幼儿园时期是幼儿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师可积极的探索培养方法,将习惯训练与日常学习相融合,从而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一、当前幼儿行为习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幼儿的体格变得越来越强壮,但是也因此而养成了一系列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合理或者是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导致孩子逐渐产生一种霸道、依赖和任性的习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害怕、不敢面对和尝试,适应环境和自理的能力相对较差。再加上幼儿园教师本身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如缺乏耐心、方法,导致对幼儿的成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
1.日常生活行为的养成
一个良好的习惯,源自于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和活动[1],例如交给孩子在饭前洗手、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等,习惯是通过生活行为来体现的,具体养成方式有:
①来园
教师每天早晨在班级门口需要站立等候,用微小和礼貌用语问候来园的家长与幼儿,并要求幼儿回应问候,养成一种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在幼儿园上课和活动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准备衣帽、物品,并在活动结束后自主整理并收回。
②自选活动
在幼儿园的自选活动中,教师可基于此来着重锻炼孩子得规则意识,如在使用活动材料的时候,必须要爱护公物,明白这些公共用品的重要性,在整理班级物品的时候要轻拿轻放,培养动手能力与规则意识。
③集体教学
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在教材中深挖德育的内容,从培养幼儿的品德、知识与能力3个方面开展[2],并紧紧围绕课程的不同特点,做好有机渗透。
④进餐
教师应当在学生进园的第一天就强调好粮食的重要性,在饭前教会孩子说:老师辛苦了,在领餐的时候需要排队领取,领到之后马上回到自己的位置,独立进餐,在进餐完毕后将餐具摆放整齐,注意不要浪费粮食。
⑤午睡
在午睡前先了解午睡的意义,了解短暂午睡对身体的种种好处,然后带领幼儿自己脱衣服并叠好放在床边,不可以蒙头睡、趴着睡,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⑥离园
在放学了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需做到保障自己的安全,不打闹、不追逐,在离开时需对教师说“再见”等礼貌性用语。过马路注意看红路灯,听从教师的指挥。
2.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强化
幼儿教育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直观性的思维进行知识学习,在生活中正处于重要的塑型期,喜欢模仿他人的动作、言语等。因此教师应当利用更为直观的教学活动来强化习惯教育,做好保教结合[3],将教学内容与午睡、锻炼、起床、玩耍等环节良好结合起来,实现习惯教育效果的良好巩固。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求所使用的言语和方式能够让幼儿接受,不可单一的讲道理,幼儿的理解能力尚未成熟,应当耐心劝说、或讲故事说明等方式,让幼儿能够听到心里,并充分理解。
3.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
幼儿园时期,孩子刚离开父母,教师应当紧抓这一时期,通过简单的劳动让孩子学会自立,其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独立性,并由此长生一种责任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床铺等,在劳动中学会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学会吃苦,不断形成一种自强的性格,并将这种品格延伸到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定期的组织园内小朋友去花园除草、扫地,或者是去社区看望孤寡老人等,在植树节期间则带领孩子们去植树,并借此教育孩子们应当爱护环境等。
4.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
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教师可根据某一教育主题,如“爱交往”、“保护环境”等,适当开展适宜的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在一个合理的环境中学会正确做法,教师则需每月做好主题的选择,组织园内教师进行实践课程的研究,商讨整个过程的课程授课方法、侧重点和评价方式等[4]。如为了拓展孩子思维,锻炼其实践的能力,教师可开设走向社会的实践课,如在春季爬山、秋季观赏落叶、参观敬老院、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著名景点、参观小学、中学等学校,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氛围等等,教师需要注意每一节课程都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和总结,在活动的过程里,加强教育,将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
5.家庭教育的巩固
在幼儿的习惯养成过程中,尽管其习惯养成多源自与幼儿园的规范化教育,但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更为重要,关乎到孩子性格、价值观的养成。在开展习惯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需要同家庭联合起来,在家庭教育中巩固幼儿园所教育的一些内容,避免出現“家长不当回事”的情况,例如幼儿园教育孩子要懂礼貌,而家长却觉得不需要多此一举,并向孩子宣扬“礼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思想,导致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变化,无法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又如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将玩具随地乱扔,而家长却说‘孩子还小,不懂事,不用管,就会让孩子养成一种坏的习惯。家长有必要接受科学教育方法的洗礼,了解在幼儿时期孩子的特殊情况,并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家庭与幼儿园携手,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结语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幼儿教育阶段中的重点内容,教师们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观念,将习惯培养作为幼儿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习惯、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强化、协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实现巩固,进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袁晓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成功(教育),2013,03(05):165-166.
[2]王晓颖.关于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16,33(04):123-124.
[3]朱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1(11):115-116.
[4]张丽清.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3,16(0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