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教学改革

2017-06-11纪洋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6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纪洋

摘要针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6-0257-02

Discuss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 Yang( 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0044)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and problems in teaching,and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the reform proposal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eaching content,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reforming examination methods,etc.,in order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improv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Assessment method

近年来,由化肥过量施用、农药兽药残留、转基因和非法添加、重金属污染等引起的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维护公众健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国家于2006 年11 月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1]。目前,在教育部号召下,已有多所院校设置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同时各农业院校中也开设了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安全检测等专业课程[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并开始招生已有十余年,为了建设与学校其他专业相协调的特色专业,并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自2004年以来不断进行本专业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完善[3],其中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是教学大纲修订的专业选修课内容。目前此课程作为农学类选修课,课时数为48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提高学生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理论知识水平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1完善教学内容

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农科类学生,特别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国内外管理认证体系以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充分认识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性,并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理解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如何生产安全农产品。该课程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检测与鉴定及农产品认证等领域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笔者所在院系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金发忠主编,2007年版),该教材的优点是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共分为五大章内容,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概念、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及认证体系。此教材的出版时间距今已有10年,书中部分内容无法反映当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态势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要与时俱进,及时把课程涉及的新理论和科技成果等内容添加到教学内容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备课,才可以达到上述要求,比如通过电视新闻、学术期刊、互联网等各种手段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把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授予学生。例如,笔者在讲授农产品污染这部分内容时,介绍目前农业投入品(化肥和农药)滥用和过量施用带来的面源污染,并用最新的研究数据,比如調研数据和野外及实验室内的实验数据向学生呈现当今面源污染的严重性。这样既强调了导致农产品污染的原因,又使學生了解了面源污染的严重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该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以概述性的理论知识为主,目前未设置实践教学,学生难免会因过多的原理和概念性知识感到单调,因此设置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方面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比如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知识背景,在理论教学中增加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仪器分析知识,比如与农产品质量检测相关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色谱分析法,简单讲解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相关原理与应用情况;然后在实践教学中引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相关检测实验,比如原子吸收光谱仪和色谱分析仪的操作使用等,让学生掌握几项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验技术。完善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密切与一些农产品种植和认证基地、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部门等联系,增加学生田间实习的机会,让学生结合理论教学深刻理解我国“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具体田间种植措施、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和相关认证指标,加强对学生就业方向的引导。

2改善教学方法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课程涉及很多概念和原理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有的会认为该课程不同于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等必修课,只是选修课而已,与专业联系不大;有的会觉得该课程内容比较科普化,听起来很枯燥而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照本宣科,改善教学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比如案例导入式、启发式、研讨式等。例如,在讲解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GAP内容时,引入在今年“3·15”國际消费者权益日被曝光的养殖业中滥用兽药喹乙醇和人用西药、过度宣传农产品保健品事件,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新闻报道、图片及数据信息,一方面可借助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围绕农产品污染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展开讨论。

改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甚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多媒体作为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优化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盲目使用多媒体会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由于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时间短暂,学生对授课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对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不透彻;有的学生认为课后可以复制教师的教学课件,因此上课不认真听讲。多媒体教学是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手段,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4]。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本节课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所筛选的多媒体课件能否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需要配合采用哪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比如在讲解农产品追溯系统这一章时,对于种植业农产品追溯体系所涉及各个信息采集环节,可通过板书将种植、采摘、加工、运输等环节所需采集的具体数据以流程图形式向学生呈现出来,再结合多媒体手段将具体生动性的图片同板书上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领会这一重要知识点。因此,采取多媒体与传统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3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检验和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5-6]。目前,这门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是以传统的理论笔试为主,考试方式单一,考试内容一般也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没有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不突出。因此,从日常教学、期末考试到实践考核3个环节上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注重多种考试考查方法相结合,其中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增加日常教学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内容及比重 (如笔试成绩占60%,实践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比如概念和原理性知识为主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品牌农业“三品一标”基本概念、意义等)的考核放到期末的纸质试卷中;实践性较强的实验操作(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氨基酸、多糖的测定)要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准,这方面考核则放到平时的实践教学中。

考核模式的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考核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助于教师对学生作出更为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

4结语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课程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涉及土壤学、植物营养等多个学科内容,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较高要求和挑战,因此教师需要从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及改革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出发提高教學质量,不仅要与时俱进补充教学内容,更新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增加实践环节,还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同时注重多种考试考查方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通过以上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开振鹏,陈珊珊.面向社会生活的非农业院校《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6(25):56.

[2] 骆焱平,朱朝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3-94.

[3] 李仁英,张耀鸿,吴洪生,等.浅谈高校《土壤学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83-84.

[4] 陈莹,刘宇航,王奕娇.对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89-90.

[5] 李映雪,王琳,张耀鸿,等.《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精品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6):183.

[6] 李映雪,申双和,谢晓金,等.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163.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