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6-11陈梦华农丽萍
陈梦华+农丽萍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竞争日趋激烈,而西部地区高校的整体实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从科研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西部地区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普遍存在生源数量不足、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本文拟对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出切实可行的招生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校 研究生招生 存在问题 招生策略
国家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是,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受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发展较为缓慢。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目前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紧缺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肩负着为国家和地区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竞争日趋激烈。而西部地区高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与其他地区的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西部地区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普遍存在生源数量不足、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如何在完成招生计划的同时又能争取到优质的生源是目前西部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
一、我国研究生招生概况及招生政策
1. 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1999年起,国家开始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在扩招政策的推动下,各招生单位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6.5万人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27.3万人,在短短的五年時间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了3.2倍。2005年后,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平均增长速度低于10%。从2010年起,国家为满足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首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人数达到了47.2万人,比上年增长了13.7%。2011年—2014年的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增长5%左右,2014年招生人数为57.43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最大规模。2014年起,国家教育部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全面自费政策,使得当年的招生人数有所回落,2015年、2016年招生人数分别为49万人和51.7万人。由于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发现变化,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是总体人数正在稳步增长。[2]
2. 研究生招生政策不断发展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也进行了多次改革。1981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首次正式出现在我国教育政策体系当中,宣告着我国的学位制度的正式建立。在此后几年中,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初步形成了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整体架构,对今后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2003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复试的差额比例;2004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10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2年,国家考虑到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将原来按三个地区划分初试分数线改为按两类地区划线,而且将农学专业考试科目由统一全国联考改为可选自命题试卷。而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国家首次向所有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研究生教育进入全面自费阶段。201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首次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二、西部地区研究生招生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1. 西部地区研究生招生情况
西部地区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但目前落后的西部研究生教育尚无法与高速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从2002年至2011年西部地区在校研究生人数从8.9万人扩大到34.5万人,人数翻了3.9倍,招生人数从3.69万人扩大到11.57万人,增长了214%。但是,与东部地区的横向对比情况来看,从2002年至2011年东部地区在校研究生人数从29.7万人扩大到89.9万人,招生人数从11.9万人扩大到30.8万人,西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在校人数还是从招生人数上看,都远少于东部地区。[3]
2. 西部地区研究生招生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而且,由于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基础薄弱,缺乏优质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不高,导致西部研究生教育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受西部经济的影响,西部整体高等教育资金不足,师资流失严重。
从2014年起,国家教育部开始向所有纳入全面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的实施影响了部分考生对报考院校的选择、甚至部分学生因此放弃考研,对西部地区高校招生产生巨大影响,2014年以来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生源的不足使得生源质量更加难以保证,很多的西部高校很难完成招生计划。研究生招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三、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招生生源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竞争日趋激烈,而西部地区高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与其他地区的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西部地区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普遍存在生源数量不足、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4]
1.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国家为减小区域发展的差距,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照顾政策,对西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师计划”不仅向贫困地区输送了优秀的师资,而且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获得了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研究生初试的最低分数线被分为了A、B两个地区,西部地区为B区,分数线通常会降低2-1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地区高校的研究生生源压力。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高校的研究生生源问题,国家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西部地区高校的扶持政策,设立西部地区专项基金科研项目,提高西部地区高校的科研水平。同时,为缓解全面自费政策对贫困地区考生的学费压力,可以适当增加西部地区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的发放比例,研究生培养经费也可适当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解决研究生生源的数量问题,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源的质量问题,可以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5]
2. 高校自身的招生策略
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招生宣传是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招生宣传工作,将有利于改善研究生生源 “质”和“量”的问题,既保证了生源數量,又提高了生源质量。西部地区高校应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宣传的策略,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全面宣传,做到电视有形象、报纸有文章、电台有声音、网络有信息、师生有口碑、社会有声誉,全面提升高校的知名度。[6]
总而言之,西部地区高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招生问题,必须要在国家大力扶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引进优质的师资力量,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加强特色建设,增强高校自身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西部地区的研究生招生生源不足问题,在完成招生计划的同时又能争取到优质的生源。
参考文献
[1]梁龙霞.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研究策略》[D]. 陕西师范大学,2006
[2]唐之享. 《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J].现代大学教育,2002
[3]彭道福,梁东. 《高等教育营销的动因与策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5
[4]王纪刚. 《高校院(系)级研究生德育模式简论》[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5]吕津,孟婷婷,郑文轩,刘媛媛. 《对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招生生源问题的思考》[J]新疆农机化,2014
[6]胡秋红. 《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分析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