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06-11张冰娟马宏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践行传统美德

张冰娟+马宏飞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把握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价值观 践行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素以崇尚道德而闻名于世的文明礼仪之邦,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就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的体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传统美德,凝聚中华正能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日益发达的科技文明所创造的物质化,正以其无所不在的形式冲击着人们的传统道德,使人们日益冷漠,也使我们现代的学校对教育的投入与德育的效果严重失调。如现在的学生,学习缺乏正确动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弄虚作假、追求享受、追求“名牌”用品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所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刻不容缓。那我们应该怎样把握传统美德,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借用经典,环境熏陶

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开设班队会、故事会等,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宣讲一些通俗易懂的传统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苦学”的古人古事。使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经过学生的消化吸收,提高他们的明辨是非,区别善恶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他们爱国爱民、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立志勤学、求索攻坚的道德意志;养成他们天下为公、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整洁健身的道德行为。

1. 环境熏陶

墙壁上布置古代名人关于好学、乐学、勤学的名言,学习园地,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题,布置了一个个古代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利用小学生易受暗示、易被感染的特点,让每一寸墙壁都说话,让浸润在良好的氛围中,从而使他们得到有益的熏陶。

2. 组织主题探究

在主题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制订探究计划,通过网络查找、询问家长和社区人员,搜集了许多关于中华美德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在搜集、加工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这项工作,这样,他们对中华悠久的文化及传统美德有了一次比较丰富的了解,许多学生表示,在探究活动中,自己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进一步交流学生探究的心得,把搜集的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向全班交流,通过电脑小报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并进行评选。

3. 开展主题队会

开展“中华美德格言学习”、“勤学小故事”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充分感受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的情感在反复的体验中逐步趋向稳定和鲜明,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渗透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教学又具有教育性。通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任何学科,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具有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通过各学科进行渗透,不僅内容广泛,而且形式多样、角度多变,会使受教育过程变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由于各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各有不同,渗透教育的特点和作用也就不同。因此,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能牵强附会地“穿鞋、带帽、贴标签”,而要认真挖掘本学科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贴切、自然、合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1.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学科,是直接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养成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优势,把传统美德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与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传统美德因素,教学中注意利用这些因素,就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如:在语文课教学中,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动人故事或壮丽诗篇,使学生受思想、情操、道德、品质、意志等方面的感染。

3. 数学学科可以通过讲授历代科学家、发明家的发明和创造及其爱国治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立志勤学,为祖国为人民求索攻坚的科学态度。

三、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行行为训练

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因而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行为训练是一种必要的途径和方法。利用清明节给烈士扫墓,讲革命烈士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让妈妈高兴”的孝道教育;利用“七·一”党的生日,开展“我是党的好孩子”。重阳老人节,组织学生给“五保”老人买米,担水,梳头,打扫卫生等,开展敬老活动;组织学生植树造林,维护交通秩序,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如拥军优属, 为民服务、赈灾、助残、环境保护、义务教育、法制教育等宣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爱民情感。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从而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

四、家校协作同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在对我校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辅导时,发现一些小学生的不良习惯往往根源于家庭的不良教育或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要帮助他们克服、矫治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多渠道了解中华美德思想。我们进行问题生跟踪教育,进行个案分析,让问题生尽快转化。同时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教育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为家校联手改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供案例。

总之,世界很美,不仅因为有春天的姹紫嫣红,还因为有人心的美。在我们学校,我们同学身上就蕴藏着美,凝聚着巨大的“正能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很广,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就会取得可喜的成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让中华美德在我们的心田绽放美丽的花朵,让文明和谐之光普照神州大地!

猜你喜欢

践行传统美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践行“三严三实” 做师生满意的党员干部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