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务管理创新研究
2017-06-11张志英
张志英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现如今我国已经实施了高考改革,力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型人才。高中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促进高中教学顺利开展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中教学中占据着决定性地位。文章对高考改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教务管理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并深入探讨了教务管理系统的创新。
【关键词】高考改革;教务管理;创新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课题项目“‘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研究”(编号:16MYB03)。
一、引言
高中阶段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人才的重要阶段。高中的教务管理机制主要划分为:高中的教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学校的内部事件,以及政府所参与的高中教育。其中,政府所参与的高中教育管理又包含政府、领导、各项事务的工作体系及制度等内容。这些方面的多样性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高中教务管理体系,对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考改革的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务管理系统如何创新,对今后研究高中教务管理的体质与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考改革的特点
(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偏科现象,极易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不完整,部分学科过强,而偏科的那部分则过弱,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特点的培养。高考改革之后,不再实行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点和学习特长统一学习文理科,文理两科统一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兼具文理科素养,对于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理不分科打破了传统的高中分文理学科的教学模式,使得学校在配备教学设备方面更加简便。对于那些高考不作要求的科目,学生只需要满足自己的兴趣点,完成所修科目的内容,保证此科目在学业结束考试合格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压力。
(二)外语科目给两次参考机会
人们在生活中抓住很多机会的时候,也会错失很多机会,然而多一次机会就会多一种可能性。如今,高考的改革新政策“外语一年两考”成了当前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传统的高考体制是“一考定终身”。高考改革后的“外语一年两考”政策有效地改变了这一现象,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极大地缓解了精神压力。以后的外语高考可能会变为一年多考,甚至此政策会惠及其他科目,比如语文、数学,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一年两考”的外语高考改革,也凸显了外语与语文、数学这些科目的区别,进一步显示了外语这门学科的工具实用性作用[1]。
(三)评判标准不再是唯一的分数
考试分数是当前检验学生学习结果乃至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由于当前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的总成绩由统一的语数外三门科目成绩和另外能够反映学生高中学业水平的三门科目成绩组成。其中,这三门科目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点自主选择。改革后的高考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升学的参考。这就要求学生对每门课程都认真学习,以免造成严重的偏科现象,从而成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性人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为当前高考政策的硬性指标,不仅改变了传统高考政策下学生严重偏科的现象,还改变了一直以来高考成绩作为最高评判标准的教务现象,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业,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
此外,高中学校要为学生准备综合素质的成绩档案。综合素质的成绩可以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叠加标准。这样多样化的高考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绩真实可靠,成为高校录取人才的可用性标准。
三、当前高中教务管理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所面临挑战
(一)教学责任主体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教育体制的改革策略,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但是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能为高中的教务管理提供资金支持的机会却很少。政府虽然认识到了高中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但在财政投入方面只给予了一小部分支持。因此,在当前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高中教务管理机制必须充分提高教学责任主体的重视程度,政府必须增加对高中教学的财政投入,给予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应明确其相应的教学责任,提升高中教学水平。
(二)走班制的问题所在与学生选课矛盾性
“走班制”作为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一大特色,虽然给高中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也对学校的教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走班制”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给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权利,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教师乃至考试形式。但是同时,“走班制”又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散漫、松懈的学习状况,从而弱化教师的教学职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不固定,教师的资源配置少,导致对学生的管理很困难。不能采取评价体系,给学校原有的教学体系带来了冲击,使得教学评价存在一定难度。“走班制”的硬件设备要求较高,学校的硬件设备不健全,致使该制度无法有效落实,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高考改革加重了学生面对选课时的盲目性。每个学生由于环境性格的不同,自身的兴趣特点也有所不同,学生的兴趣也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学生在面对选课时难度就会加大,不是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而是觉得哪门学科容易就选择哪门学科。这种学科选择方法会加重学生的功利性,对学生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务管理系统的创新
为了顺应我国当前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变化,部分省市设置了改革试点,很多地区已经率先进行了教务管理机制尝试,在探索期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因此,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要满足高考對高中教学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就必须对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加以改进,深化教学改革,综合推进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
(一)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职责
政府在高考改革背景之下应该大力支持高中教务管理机制的相应转变,为高中提供满足教务管理的公共设施,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促进高中的教务管理。同时,政府还应将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权力进行明确划分,统一编制,合理安排,将每个部门之间所要履行的责任进行统一规划,保证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避免出现责任推诿,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现象。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当前高考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政府应该极力保证能够为高中教务管理提供全面的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及自身所具备的调配公共职务的权力,引导高中教育管理系统能够在当前的高考改革背景之下更好地开展,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全面性且综合素质高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2]。
(三)教务管理在高考改革下的完善创新
高考改革对高中的教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全能型素质人才为教学目的,推动着高中课程结构及管理机制的创新。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该顺应实际情况,对改革所造成的后果进行预判,制定相关制度,确保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方案来解决基础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对课程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学生、教室的数量,并合理利用政府的投资、社会的捐赠来购置更新硬件设施,满足教学需要。
高考改革下的教务管理赋予了学生更多的权利,同时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相关课程的制定进行学生选课调查,确保学生的选课质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协调师资安排,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构建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評价体制,开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加以改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构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让教师借助平台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对教学技术进行改善和提升。通过对课程的合理安排,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对学生的心理规划做相应调查,制定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课程及教务管理机制;尊重学生的选课权利,避免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盲目功利性;借助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及办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当前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的教务系统应该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创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能型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振华.浙江高考改革后的高中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教师,2015(21):104-105.
[2]刘福艳.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