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7-06-11马宏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做题计算能力运算

马宏飞

摘 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进行数学的逻辑运算和推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需要从培养运算信心,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充分加强运算训练,重视口算能力,培养良好运算习惯,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算法等六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计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却让人担忧,由于计算器等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许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过度依赖计算器,甚至有的的学生连简单的有理数加减法都要依靠计算器进行计算,这些都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下降。面对这种现状,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运算信心,让学生面对计算敢于动手

要引导学生从一些常规运算入手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运算的速度。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积极的运算态度和不惧怕计算,敢于计算的意志品质,让每个学生相信“只要基础扎实,基本功熟练,就不怕运算”。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享受运算的乐趣。然而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运算问题是一听就懂,但是一计算结果就出错,还有的同学是思路会,但是计算结果总是不对。长此以往,老师对学生没了耐心,学生对计算失去了信心。其实解决这一问题并非难事,只要按照由简到难,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对常规运算能力的培养,通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让学生对常规运算方法熟练掌握,鼓励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面对计算敢于动手,重视运算过程,坚持运算到最后一步,做到开始计算有信心,计算过程有耐心,运算结果检验要细心,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运算信心,帮助学生从惧怕计算的阴影中走出来。

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就是加、减、乘、除极其混合运算的规则。不少学生对运算法则背的滚瓜烂熟,而一旦做起题来却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这部分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真正地掌握运算法则的内涵,没有领会运算法则的精神实质,应用起来肯定出错。特别是初中数学运算法则和小学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同时结合运算法则出一些针对性强的题目,反复训练,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逐步理解掌握运算法则。只有让学生掌握住了这些法则,老师才算授之以“渔”,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自然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运算能力自然会提高。

三、充分加强运算训练,提高计算技能

学数学,不解题不行,只讲不练,讲多练少或者无重点无目的的重复练习都会影响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任课老师在安排计算训练时,要做到科学合理,有的放矢的安排练习内容,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进行训练,通过让学生先掌握基础运算,再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中阶段的数学计算有有理数的运算、乘方、开方等计算,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解方程、解不等式、乘法公式的应用、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的计算、分式的计算等运算。其实一些单纯的计算,学生一般不容易出错,大都是在综合运算中错误出现得比较多。综合运算本身就是数学计算的一个难点,当各种运算方法综合运用时,知识间易发生混淆导致学生出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训练的重难点,对各种学生可能遇到的情况有一个预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笔算和口算、心算等基本的计算技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要因為学生会用计算器了就忽略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要加强运算技能的培养,避免学生依赖计算器计算,注重分层次,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只要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并加以练习,就会提高计算技能。

四、重视口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坚持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而且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

1. 口算训练,节奏快,活动面大,最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2. 口算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理解题意、分析算法、计算结果等一系列的思考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精细观察,迅速将有关数分解、交换、结合,这样就会提高运算速度。

3. 口算训练由于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口算练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四则运算能力。

五、培养良好运算习惯,提高计算水平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一部分原因是与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在计算时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养成以下良好的计算习惯:养成“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习惯。

一看:即做题前,先完整地看题,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二想:即在看清题目的基础上,弄清算式的特点与各运算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确定运算步骤。三算:即在确定运算步骤和方法后,认真地进行计算。

六、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算法。

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题前要仔细观察能否用简便算法,能简单的一定要简单,不管题中是否要求,对于优秀的学生应当众表扬,鼓励学生在算法上创新,不一定按书本上的算法进行计算。这样也使学生成了细观察、勤动脑、灵活运用了算法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做题计算能力运算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有趣的运算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