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活动

2017-06-11高东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大课间阳光体育体育

高东亮

摘 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本文就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实际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从各个方面更好更高效地为我校发挥育人育体作用。

关键词:体育 大课间 阳光体育

一、研究目的

1. 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全校师生能深刻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并把这种观念深入到生活中去。

2. 使体育教师观念更新,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3. 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獻身和友爱精神,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4.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唤起全体老师、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二、研究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安排项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

规律。

2. 教学中我们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运作离不开几个主导力量的推动:一是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二是级部主任对活动场地的统筹安排,三是班主任组织作用的发挥,四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充分发挥这几种力量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大课间活动的高效进行

3. 教育性原则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4. 师生互动,全员参与原则 通过师生自主、自创、合作、参与变革的全过程实践这种合作形式,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既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使他们真正成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体与主人。

5. 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开展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制订严格紧密的安全紧急预案,有强有力的措施和救助方案。学校有完善的医护制度、懂得紧急救助的人员及常用药品。

三、结果与分析

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心理倾向的评价 《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比,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从我校所收集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普遍持肯定、欢迎的态度。学生将体育大课间活动所带来得影响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获得了知识:认识了许多体育器械,如山羊、跳箱、平梯、跨栏、轮滑;了解了许多常用的体育规则,如篮球规则,排球规则,足球规则等。 第二,掌握了技能,学到了许多技巧,提高了速度、平衡、支撑、判断能力等; 第三,培养了优良的道德品质,如谦让、团结、友爱、关心等等。 第四,培养了一批懂体育、懂规则的体育骨干。学校体育专业班的同学说我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小裁判,这让我体会到为别人服务是多么快乐,也认识到工作的辛苦,学会了组织、裁判、学会了与同学团结、合作等。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第一,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项目是丰富与改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之一 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新课程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阳光体育活动与大课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 第二,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项目符合《课标》的精神与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选择学生喜闻乐见、安全实用和具有锻炼价值的新兴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特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完全符合《课标》的四大理念,为实践《课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大课间体育项目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的发展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第三,实验结果表明,学生、教师、班主任、校领导、学生家长均对此项实验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尤其是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产生明显影响。

2. 在进行大课间活动时,我们要思考以下问题,以求得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1)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实现体格与人格、生理与心理的有机融合。

(2)创设具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有何关系。

(3)开展大课间活动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的问题有待于教师的进一步探究。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课余时间,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意见》的要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正确合作、交流、竞争,为他们将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大课间阳光体育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重视和兴趣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