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7-06-11谢宏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谢宏伟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和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大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课堂即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教学 德育渗透

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没有现在的德育内容,而德育却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学科之中。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生在不断地发展,由于年龄的限制,生活经历不多,正处于懵懂时期,作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微机操作习惯,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精神,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一、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对外界的认知少之又少,教师要尽好自己的职责,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将德育巧妙地渗透于教学点滴,间接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要教育学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注重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微机操作行为习惯。例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解鼠标的使用的知识内容时,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知道,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一些新奇的事物非常好奇,总是喜欢去探索研究,于是,经常会出现学生破坏鼠标的现象。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鼠标的同时,向学生灌输保护鼠标的思想意识。师:同学们,这个鼠标是脆弱的,你们要把它当成你们的朋友,好好地保护它,不要摔打它,让它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鼠标的各个部位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都很小心地对待自己手中的鼠标,做到轻拿轻放,不会因为自己的好奇而去拆解它,而是更认真地去学习和了解它的作用,在今后的操作中,实现它的最大价值。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自我行为约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操作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培养竞争协作精神

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加需要人们的竞争协作,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协作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教师可以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布置一些较为复杂的任务,驱动学生相互合作,并以奖励为诱惑,促使学生相互竞争,无形中激活学生的竞争协作意识。例如,在教学“制作电子小报”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后,为了促使学生思考,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师:同学们,请以小组合作形式制作出几张幻灯片,主题为“地球——我们的家园”。最后,老师将会对你们每个小组的制作成品进行评比,最优秀的小组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学生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立即投身于制作中。首先,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由结组,之后,就开始分工,有的学生查找内容,有的学生查找合适的图片,还有的学生开始编辑幻灯片。学生们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都积极地想象、思考,为自己的幻灯片不断地增添亮点。同时,学生会相互阐述各自的观点,之后,共同讨论这一想法是否可行。学生就这样在任务的驱动下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推动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幻灯片制作的主题本身也是很好的德育渗透内容,学生在搜索的过程中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地球,从而提醒自己不能做伤害地球母亲的事。案例中,教师以设置任务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战斗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学生在做任务中体验到合作、竞争的价值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合作精神。

三、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升学生德育素质

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单纯地只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内容,而是关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其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例如,在教学“文字输入比赛”时,教师不再像以往教学中给学生文章内容,直接让学生进行文字录入,而是大胆创新,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教师让学生扮演“雷锋”,将自己在生活中做的好事记录下来,并将其输入到电脑中。之后,就看到学生化身为“雷锋”,开始录入自己在生活中做的好人好事。有的学生在电脑中输入的是:我昨天中午帮妈妈收拾了碗筷,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为同学A讲解了一道数学题。还有学生写道:我今天課间帮助同学B擦了黑板,我上个礼拜捡到了10元钱,将它交给了老师。此时的操作键盘活动已经完全活化,学生都进入角色,将自己想象成雷锋,体验雷锋精神的伟大;同时,在回忆自己所做的好事时,内心也升起一种自豪感。由此可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德育的熏陶。

总之,学科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地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受到不是在说教的、生硬的教育,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深透教学。“有心栽花满枝”,我们完全有理由深信,信息技术这块教育沃土一定会遍开德育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