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练技术在高职院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2017-06-10赵攀刘琳傅琼

职教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院校

赵攀 刘琳 傅琼

摘 要:“教练技术”最早广泛用于体育领域,之后被美国管理领域借鉴并形成一种新兴的管理技术。20世纪末,教练技术随着跨国企业进入中国,2009年清华大学率先将教练技术引入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而我国其他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尚处于探索阶段。深度辅导是2009年北京市教工委推行的一项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地发现学生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的工作。文章在正确认识高校深度辅导现状的基础上,首次将教练技术与高职院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有效结合,归纳了教练式辅导员的特点,深入探讨了教练技术在高职院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练技术;高职院校;辅导员;深度辅导

作者简介:赵攀(1987-),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琳(1989-),女,辽宁宽甸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傅琼(1972-),女,江西樟树人,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教练技术在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编号:NSYB-1505),主持人:赵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93-04

教练技术(coaching),最早因一位名叫Timothy Gallway(20世纪70年代)的网球教练用短短20分教会零基础的人打网球而风靡体育界,20世纪末,由国际教练联盟(ICF)总结提升为科学系统的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方法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教练技术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教练技术是指教练有针对性的通过启发性的思考帮助来访者澄清并坚定其未来目标,使来访者发现自身的潜能,并通过自己的调适达到既定目标的创造性过程。所以教练不是帮来访者解决问题,而是作为向导,帮助其重新评估自己,洞悉自己。将教练技术与高职院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相机结合起来,可以使深度辅导工作成为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三赢”的管理工具,帮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老师从战略的层面开发学生能力、挖掘学生的深层目标,调整学生的心智模式、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深度辅导,是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2009年,北京市高校率先试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行个性化、精细化的深度辅导,并取得不错的成效。这说明大力推行深度辅导,不仅能大大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率,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深度辅导的根本目的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精、做细、做实,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辅导员对所带学生情况的精确把握,从而确保得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说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是“千人千面”,那么深度辅导则是对该项工作制度化、精细化要求的高度概括。同时,教练技术以激励来访者自身潜能为核心,以引导和帮助来访者主动发现问题为原则,提倡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因此,运用教练技术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既不是帮来访学生做决定,也不是说教式地“教”来访学生怎么做、做什么;而是通过正向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工作中,有些辅导员老师认为学生工作是“上不着天,宽不挨边”的,其实不然,学生工作虽然纷繁复杂但也是讲究技巧的。2009年清华大学率先将教练技术引入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这是辅导员能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创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成分多样、学生自制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养成教育欠缺、人生目标不清晰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深度辅导的实施可分为前期准备、分类实施、定期督导三个步骤进行,而其中谈心谈话作为现阶段深度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运用教练技术在特定步骤开展谈心谈话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把教练技术在企业当中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例子,吸收和引进到高职院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中来,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的现状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学生面临多样化环境,有多样化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目标。”201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希望以此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始终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但就目前看来,现状并不乐观,效果并不理想。

(一)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整体效果不理想

根据四川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中人均负责学生数高达289人,辅导员日常工作量及辅导规模过大;仅有36.5%的学生接受过深度辅导,深度辅导覆盖面小;在接受过深度辅导的样本中,91%都是毕业班级学生,深度辅导的次数也是最高的,他们接受深度辅导的需求主要是毕业去向(继续深造、就业)方面的疑惑;在“辅导员专业结构”调查中,仅有58.7%的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专业研究生,还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他们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也很难抽出时间自学;在“影响辅导员深度辅导效果的原因”调查中,有22.2%的同学认为与辅导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有31.7%的同学认为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经验阅历欠缺,其余46.1%的同学认为存在辅导员时间精力有限、日常工作繁琐、分管学生人数过多等现状[1]。由此可见,辅导员应及时有效地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努力构建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为深度辅导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对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期望值较高

在“你希望辅导员用什么方式(方法)进行深度辅导”调查中,有81.9%的同学表示希望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帮助自己思考、提供启发式的意见,由此可见,学生在遇见问题时,更希望辅导员老师引导思考而不是给出问题答案;在“你认为深度辅导是否有必要”调查中,有69.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这说明多数学生是渴望且支持深度辅导工作的,他们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自己进一步认清自己,自己为自己解决难题见图1。

二、教练技术在深度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教练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积极心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TPB的演化思路,将这种新兴的行为改变应用技术应用于深度辅导工作中,能有效地弥补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知识不足、科学化水平不够及深度辅导后续跟进不力等问题[2]。所以,教练技术在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中的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定位,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精准定位和技术演练。

(一)准确定位

早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开展深度辅导最常见的方法则是谈心谈话。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首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做好来访学生的指引者、陪伴者、支持者。运用教练技术进行谈心谈话,集中体现在摒弃说教、学会倾听和帮助思考、重在引导两个方面,这亦是教练式辅导员的特点之一。

1.摒弃说教、学会倾听。深度辅导中,要让来访学生彻底消除隔阂,自愿敞开心扉,就要及时建立信任关系。首先,辅导员要一改传统的“知识灌输”,不再说教,学会倾听。其次,在“听”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到无是非判断,不随意打断、插话,不急于下定论、贴标签、给建议,不能植入过多的个人价值导向及期望,全程要側重关注事实、关注感受、关注意图。接触过教练技术或者焦点解决的辅导员在来访学生没开口之前,通过其肢体语言即能感知学生想要表达的事实、情感及意图。在共建信任关系之后,辅导员可以通过个别关键词扭转话锋,并掌控局面,鼓励学生用积极正能量的语言阐述想法。这大大有别于以往的辅导员日常工作中说教式的谈心谈话,也对辅导员自身所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帮助思考、重在引导。在辅导员与来访学生共建信任之后,辅导员要放空自己,始终保持“I am here, just for you”这种高度配合、全程陪伴的状态,帮助学生全面评估自己、认清自己、分析事件利弊;鼓励来访学生通过调适自己的心智模式来克服当前困难;引导来访学生确立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不需要给来访学生确定目标、拟定计划,这些都交由来访学生自己去决定。当谈心谈话临近尾声,辅导员要再次表明对来访学生能够实现目标的信心,要让来访学生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才是解决自身问题的钥匙。待谈心谈话结束后,辅导员要多关注该学生,通过侧面了解、跟踪支持的方式后续推进,帮助学生消除困惑、达到既定目标。

(二)技术演练

教练式辅导,即高校辅导员在开展辅导工作时把传统的角色转换为教练角色,从激发潜能、促进对方自主学习和能力提升角度出发,应用教练理论中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问题,促进其成长成才[3]。

教练式的辅导员好比一面会说话的镜子,不会评判你长相俊俏与否,却会让你看清自己长得怎么样。通过如实地反映状态,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并就其表现给予直接回应,促使学生去解决问题[4]。这就需要一些教练技术结合一些简单的教练工具来实现。

1.擅用刻度化询问技术。刻度化询问(scaling questions)技术是一种赋值技术,可以帮助来访学生将抽象的概念或者体验,以具体地、量化地方式表达出来。当学生出现人际关系困惑的时候,比如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学生表示“寝室关系不融洽,想要换寝室”,传统辅导一般是开门见山,给学生讲明宿舍管理条例和学校规章制度,让学生克服生活上的困难,求同存异,努力构建和谐寝室等等。运用刻度化询问技术开展深度辅导,详见场景演练一:

生:“老师,我想换寝室!”师:“为什么这么说呢?”生:“性格不合、生活方式相差太远。”师:“有没有哪件事情让你最难以容忍?”生:“太多了,她们仨说话声音太大、鞋子从来不会放到鞋架上,总是脱下之后就不管了!窗户开的大大的,也不拉纱窗!洗衣服从来不甩干,滴的到处都是水!寝室的小阳台上堆满了她们拾来的废旧饮料罐子……”师:“就这些?”生:“基本都是这类的,我受够了!”师:“在这之前,你有没有跟她们说过你的感受?”生:“说过,根本没用。”师:“能大致说下你怎么跟室友沟通的吗?”生:“我就说你们说话小声点行不行?鞋子放到鞋架行不行?洗衣服能不能甩干啊,不用洗衣机甩干能不能拧干啊?当时说完可能好点,第二天又照常,没用!”师:“你的室友有没有给你提过什么建议?”生:“那倒是没有。”师:“哦,你看,你提议完当天你的室友就有所改变,只是她们习惯成常态了,不好维持。据我了解她们三个都是来自农村,她们的自理能力也极强,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和你一样,也都是班上的班干部,都拿了奖学金,你不觉得你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么?”生:“可能吧。”师:“如果10分是满分的话,你会给你的室友打几分?为什么?”生:“6分,改掉他们那些坏习惯就是满分。”师:“好,那同样,你认为你的室友会给你打几分?为什么?”生:“7分,也许我拖完地都用吸水拖把再拖一次,也许我梳完头把散落的头发捞起来……。”师:“可是这些细节,你的室友都没有跟你提过,对吗?”生:“是的,老师谢谢你。我突然觉得我好渺小啊。”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寝室关系,加油!”

在场景一中,辅导员老师基本在倾听,全程没有谈大道理、没有谈规章制度。直至谈话尾声,辅导员采用刻度化询问技术,帮助来访学生对自己和室友进行全面的剖析。让来访学生明白,寝室中的集体生活不可能像在家一样自由自在,寝室生活必然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的。生活方式的不同让大家在生活习惯上产生的一些小摩擦不必在意,善待他人,亦是提升自己。综上,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如遇人际关系等问题时,都可以采用刻度化询问技术帮助来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擅用奇迹式询问技术。奇迹式询问(miracle questions)技术,主要是通过语言方式的转变来带动思维方式转变,从另一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学生面临选择焦虑,不知道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这在深度辅导中也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传统辅导中,辅导员一般会摆出学历学位的重要性,再谈谈就业的重要性,也有的辅导员会直截了当的表达继续深造完了之后还是得就业的观点。而运用奇迹式询问技术开展深度辅导效果却大不一样,以下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详见场景演练二:

生:“老师,我考上本校3+2专本连读了,但上个星期刚收到了A省龙头企业B集团的录用通知,不知道怎么办”(师沉默)“放弃3+2我觉得可惜,再读两年我就有学士学位和本科学历了,可是放弃B集团,我又担心待专本连读毕业后,是否还有这么好的机会进入这么好的集团企业……”师:“你真是太棒了,别人还在努力的,你却已经得到了。”生:“唉,实在是难以取舍。”师:“假如你睡一觉醒来发现问题都解决了,你觉得极有可能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生:“除非是B集团同意我读书。”师:“那怎样让用人单位同意呢?”生:“我想先过去B集团报到,跟他们说明我的真实情况,如果实在不行,我再回学校努力,看看学校能不能先让我去工作,学籍这边先帮我保留着。”师:“你真是太棒了,赶快行动吧。”生:“我现在就打电话给B集团。”师:“我来联系下继续教育学院,看看能不能寻求相关政策的支持。”生:“谢谢老师。”师:“不用谢,谢谢你第一时間告诉我你的真实想法。我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的!”

在场景二中,辅导员没有给答案也没有做决定,这些都交给了学生自己来做。相反,辅导员采用了沉默、赞赏与奇迹式询问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来访学生消除消极心态,积极去探寻解决办法。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值得广大辅导员借鉴引用的。在整个谈心谈话过程中,辅导员仅仅是一个陪伴者,给其自信,帮其澄清目标。综上,在遇到选择焦虑等问题时,辅导员可用大胆尝试采用奇迹式询问技术,从另一角度引导来访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此外,在教练式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还可以大胆采用成功画面、换框技术等方法。这些技术方法都能极大程度地弥补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基础薄弱的不足。在谈心谈话结束后,还可以采用“跟进”与“检视”的方式,促使学生实现自我觉醒。

综上所述,教练技术在深度辅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练式辅导员工作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提炼、总结。

参考文献:

[1]陈启胜,游洋,等.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现状调研及教练式辅导的提出——以四川大学为例[J].新课程学习(上),2014(4):17.

[2]陈洪波,倪潇潇.运用教练技术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3(2):62-63.

[3]甘容通.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研究——基于福州市大学新区高校的调查[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韩威,魏搏,蔡甄.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9):83-85.

责任编辑 秦红梅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职院校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