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交车上看“新年”

2017-06-10张新昀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炒栗子裤兜叫卖声

张新昀

快过年了,不想总抱着手机窝在家里。于是,带上公交卡,看清站牌,认好方向,坐上公交车,穿梭于街巷之间。

一大早,公交车便载着乘客上路了。紧握手机不断往前挤的女人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焦急,小孩儿嘴里大口嚼着的煎饼发出清脆诱人的声响,甜面酱的香甜味和报纸散发的油墨味,一起荡漾在拥挤的车厢里。窗外,大门上新贴的春联洋溢着喜庆的味道。

我喜欢一个人站在靠窗的地方。冬天的早晨,哈在车窗上的白汽还没散开,就看到窗外高高瘦瘦的大树们缓慢地朝身后“跑”去,一棵接着一棵,速度越来越快。风吹落了最后的叶子,摇弯了光秃秃的树枝,好似在挥手道别,然后渐行渐远。等阳光懒洋洋地洒下来,车门打开,伴着稀稀拉拉的脚步声,风也卷走了一早上的吵闹。

比起早高峰,上午的公交车还是比较空荡的。几个人相隔坐着,有的倚着窗,有的耷拉着眼皮。车也十分随性慵懒,块头虽大却一直给小轿车让路,还要在每一站停靠。站台上,一个女人手里拿着超大串的冰糖葫芦,同行的还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位老奶奶。小女孩蹦跳着上了车,手里还牵着一只红色气球,清脆的笑声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和欢喜,大概正编织着彩虹色的梦吧。车厢里,女人和老奶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或是笑着责备小女孩淘气好动,或是谈论哪里的蔬菜便宜又新鲜。想必对她们来说,今天應该是晴朗幸福的一天吧。

下午的阳光洒满车厢,照亮了座椅、米白色的帆布鞋和干净的车窗。伸开手,空空的掌心折射出柔和的光。披上衣服,在公交车上小憩。在微微摇晃的旋律中做个来年春天的梦,也算是种别样的享受吧。

傍晚,提着电脑包的人们在公交站跺着脚,时不时地探出头看看车来了没。远处,似有似无的鞭炮声瞬间消散在凛冽的风里。司机师傅好像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看到车后奔跑过来的人,然后停下来等那个满身寒气的乘客。在公交车上看夕阳斜照,看窗外的小轿车呼出白汽静静喘息,看路边铁板烧的灯牌闪了几下又亮起,看远方的落叶被风卷起打着转儿,看买年货的人们挤满曾经空旷的大街。耳朵里刚传来糖炒栗子的叫卖声,立即又被响亮的二踢脚的叫卖声淹没。

带着对来年的盼望坐车回家。在瑟瑟寒风中揣一兜糖炒栗子,手里攥着路边大爷新写的春联,红纸做底,金粉为墨,传递着“新年”的快乐和祝福。栗子隔着纸袋,掌心一碰,还能感到丝丝热度。下车,寒风裹着香味,掀起衣角,不小心露出裤兜里刚买来的红包。

此时的星星好似银钉一般,钉在腊月最后的幕布上。风更大了,远处,天空变得很暗很暗,但依旧可以看到街上的孩子们在人行道边点燃小小的鞭炮。

这就是我在公交车上看到的“新年”。

佳作点评

我们习惯于在街巷、在集市看“新年”,而作者却选在一个新颖别致的地点——公交车。由于公交车的流动性与乘客的不稳定性,作者的视角也随之变化起来。上午的空荡宽绰、下午的温暖阳光、傍晚的凛冽寒气,都未曾改变,而“一兜糖炒栗子”“新写的春联”“裤兜里刚买来的红包”都给这看似平常的时光镀上了喜庆的色彩。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春节到来时平常人心中微微的欣喜。

(刘宝增)

猜你喜欢

炒栗子裤兜叫卖声
叫卖声里的文化记忆
小裤兜
那袋糖炒栗子
午后的叫卖声
乌角之诗
清晨的叫卖声
记忆深处的叫卖声
别人的裤兜
偷懒
炒栗子时为什么要放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