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叫卖声
2017-06-06半山月
半山月
前几天北京风和日丽,我便约了三五老友出门散心叙旧。正走着,耳畔突然传来一阵悠远又熟悉的叫卖声:“又解渴来,又败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闹碗儿尝,酸梅汤来,不一味儿。”引得我们这些老翁不禁驻足,原来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游人如织的老北京文化街——大栅栏。
声声叫卖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几十年前。儿时门外的吆喝声一起,我便赶紧向父母要上几分钱,飞奔到门外换取一碗酸梅汤大口牛饮。汤汁酸而不烈,甜而不酽,冰而不钻牙床,简直是盛夏中至高无上的享受。
售卖冷饮的小商小贩们往往手持一个名叫“冰盏儿”的响器,用食指上下掂打两个小铜碗,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街坊邻里听到了便纷纷出门买上一碗消暑解馋。
我们这辈住在胡同深处、土生土长的一代人,对叫卖并不陌生。单凭耳畔飘来的叫卖声,就能知道四季的变幻:春天一到,小贩们开始售卖大小金鱼、蛤蟆骨朵;炎炎夏日,冰镇酸梅汤和雪花落就成了紧俏货;金秋时节吆喝的则是海棠和甜柿子;呵气成冰的冬日则是冰糖葫芦和烤白薯。
老北京枝枝蔓蔓的胡同深处散落着五行八作的各色门脸和老物件儿,清晨收拾齐整的小商小贩们清清嗓子,随口而发:“磨剪子咧,戗菜刀”“又不糠来又不辣,五捆萝卜一边大”“石板缸盖”……一声声或悠远或简短的叫卖声,诉说着京城的繁华风物。
老北京的叫卖声韵味绵长,讲求有板有眼、有腔有调、有辙有韵。京城风物,向称繁华,无论王公贵族抑或平头百姓,对饮食起居都讲究应景,再加上当时遍布老城区的胡同街巷,叫卖便成为小商贩们不可或缺的广告手段。叫卖声从早到晚、一年四季地回响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一大早先叫卖大米粥、油炸果,然后是卖菜、卖花,接着百货商贩和修理工匠们逐一开工,晚上“馄饨喂——开锅”为饥肠辘辘的人们备好了夜宵。
生于北平的著名学者梁实秋在《北平的零食小贩》一文中这样描绘叫卖声:“清脆婉转、抑扬顿挫,有的豪放如唱大花脸,有的沉闷如黑头,又有的清脆如生旦,在白昼给浩浩欲沸的市声平添不少情趣,在夜晚又给寂静的夜带来一些凄凉。”
那聲声吆喝,随着岁月与老北京旧日繁华一起,成为了这座城市精神气韵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市井声也像北京的城墙一样,逐渐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如今,旧时京城风物已近零落,想听到旧时走街串巷的小贩们的叫卖声也成了一种奢侈,非得大老远跑去剧场才能听上一场由传统艺人表演的《老北京文化演绎》。大幕拉起,老北京五行八作的商贩们伴随着京味浓郁的背景乐,或吆喝或敲打着手中的响器从舞台两侧缓缓而出,组成一幅动态的老北京风俗画卷,观者宛如置身碧空如洗、鸽哨悠悠的胡同街巷之中。
旧时那些韵味悠长的叫卖声,随岁月钻进了我的心里。在寂静无声的深夜,配合着叮当作响的响器,老北京的一幅幅风俗画不自觉地在脑海里铺展开来,让我思绪万千。
繁华深处有叫卖,儿时的叫卖声在胡同深处,如今的叫卖声在舞台剧场。而于叫卖声中,我们能聆听到这座古老城池的心跳。